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学修三皈依

学修三皈依(55-8(总第486)

────────────────────────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

傅味琴讲于岳阳莲花寺 2010年11月4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自己为名为利忙了一辈子,还要“保护”儿女继续为名利忙,忙到病忙到老

提要:

  • “养儿防老”的事实是,养儿防不了老

  • 不想学法修行度众生,钱多了还想多,都是受了贪欲的迷惑

  • 年轻时在世俗上忙事业、地位、名声,忙到病忙到老,连听法也困难了

  • 自己为名为利忙了一辈子,还要“保护”儿女继续为名利忙,忙到病忙到老

“养儿防老”的事实是,养儿防不了老

从前说“养儿防老”,今天看看报纸,养儿防不了老!我经常怀念我过去上海的邻居,甚至想抽空去看看,昨天方才知道,我也用不着看了。一个邻居,死的时候没人知道。是不是没有儿女啊?虽然儿子死了,可是还有孙女啊。辛辛苦苦把孙女养大,孙女一结婚就不管他了。

还有一家邻居生癌症死了,还有一家邻居住在楼下,有两三个子女,据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这些子女都不管他。而这些人当年对待子女都是非常爱,照顾得非常好。想养儿防老,办得成吗?

不想学法修行度众生,钱多了还想多,都是受了贪欲的迷惑

多少人在受生老病死的苦,而我们佛弟子竟然跟他们一样,还不想学佛法,好好修行去度度他们,改变改变社会上这种不好的风气,还不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你要这么多家产干什么用?你即使只有二十万,你到我这儿来,够你修行修一百年了,这还是说你自己付生活费,还嫌不够啊?你有五十万家产,一百万、两百万、一千万,你干什么用?说:“给儿女。”把财产留给子女的不是好爸爸。那么你听进去了,“好,我不给儿女。”那么干什么?“我给自己,死了叫儿女买冥国银行钞票烧给我。”儿女会烧给你吗?他们会说:“我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要这么多钱,都是受了贪欲的迷惑了,这种贪欲有什么好处?

年轻时在世俗上忙事业、地位、名声,忙到病忙到老,连听法也困难了

有些人来看我,或者是因为过去有些学佛的因缘,或者是人情世俗上的感情,或者嘛,我这么个年纪了,总算也是个老师,或者是一个长者、长辈,那么既然来了,劝他有空多来听听法,可是他来不了。看看样子嘛他是很困难,可能是大病刚愈,或者有这个病那个病,还有个困难,走路嘛走不动,开汽车嘛开不来。那么年轻时候怎么不学啊?那时忙啊,事业有成就啊,一个人能够在事业上有成就,别人就看得起,有地位、有声望多好啊,所以没有空学佛法,理由就是“实在太忙,实在太忙”。

自己为名为利忙了一辈子,还要“保护”儿女继续为名利忙,忙到病忙到老

那么儿女呢,一谈到儿女,都喜欢跟老师讲,也是两个极端,一种是讲,“我现在儿女干什么什么工作。”意思就是很有成就。还有一种来跟我诉苦,“我这个儿女不对头了,老师咋办咋办?”

就讲前一种,做父母的事业上有成就,一辈子就过去了,总算受人家看得起;自己儿女事业上有成就,也觉得光彩,所以都喜欢讲给人家听,“我现在女儿是怎么样怎么样好,儿子怎么样怎么样地好。”都是讲事业上成就。那么我说,“我这次在上海讲法,叫他们来听听。”“哦,他们没时间,忙忙,没时间。”喏,我说的都是事实。

自己事业上有成就,为名为利忙了一辈子,全身是病,没死掉还算幸运。儿女呢,“保护”他们继续走他们世俗的路,说“他没时间”。就是“保护”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继续在名利上奋斗。在名利这条路上,父母嘛老大,儿女嘛老二,紧跟,将来也是白白胖胖全身是病。喏,这就是世俗,这就是人间,我都是摆事实。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31)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五部 禅修要点

一、止与观

禅修的安止,通常被区分成由定产生的平静与由慧产生的平静。在由定产生的平静中,必须避免自己和他人互动与接触,眼必须远离色,耳必须远离声,然后不见、不听、不识等,将可因此达到安止。

无论经验什么,都只是法尔如是

这种平静自有其价值,但它并非究竟的,而是暂时与不可信赖的。当感官接触可爱或不可爱的外境时,它因为被吸引或不希望它存在而改变。因此,心必须一直和这些境对抗,智慧不会生起,因为禅修者一直因为那些外在因素而无法平静。反之,你若决定不逃避而直观事物,将了解缺乏安止不是因为外境或外缘,而是因为错误的了解所致。

当你一心一意想在禅修中找到安止时,可找个最宁静与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不会遇到形色或声音,或发生干扰你的事,心便可沉淀下来并达到安定,因为那里没有刺激它的事。检查这个状态,去看看它有多少力量:当走出那个安静的地方并开始经历感官接触时,注意你如何变开心与不开心、高兴与沮丧,以及心如何被扰乱。那时你将了解这种安止是不真实的。

无论经验领域中发生什么事,都只是法尔如是。当某件事令我们开心时,就判定它是好的;当某件事令我们不开心时,则说它不好,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心在给外境贴标签。

了解这点,我们就有了一个观察这些事并如实看见它们的基础。当禅修中有安止的时候,它无须做许多思维。有某种具有觉知特质的敏感度会从安止心中生起,这不是思维,而是择法觉支①。

禅定不只是打坐,在一切姿势中都可能有禅定

这种安止不会受到经验与感官接触所干扰。但问题来了,“若它是安止,为何还会有事情发生?”在安止内有某些事情发生,但并非以普通的方式发生,它只是如实显现而不会被过度延伸。在安止中发生某件事时,心非常清楚地觉知它,并生起智慧。

我们如实观察事物发生,此时安止会遍及一切,当眼睛见色或耳闻声时,我们认出它们的实相。在后面这个安止的形式中,当眼见色时,心是平静的;当耳闻声时,心是平静的。无论经历什么,心都不为所动。

这种安止正来自另一种安止——那种无知的定,那是使它生起的因。智慧来自安止,了知来自不知;心从不知的状态,从像这样学习观察中逐渐了知。定与慧等持,无论在哪里或做什么,我们都看见实相。我们了解心中经验的生与灭,然后不再多事,没有任何事要被更正或解决,不再有疑虑,哪里也不想去,不再逃避。

我们只能透过智慧出离,如实觉知事物并超越它们,然后得到安歇。一旦练习达到目标、觉知目标,并成为目标,此后当我们活动时,绝不可能招损或受害。当端坐不动时,我们绝不可能受到伤害,无论任何情况,没有任何事可影响我们,修行已趋于圆满,已达到目的。

也许今天并无机会坐下来禅修,但我们没问题。禅定不只是打坐,在一切姿势中都可能有禅定。若能真的在一切姿势中修行,我们将可如此受用禅定,没有任何事可妨碍它。我们不会说:“我现在内心不清明,因此无法修行。”我们将永远不会有那种感觉。修行就应该是如此,没有疑惑与纠葛。

译注:

①择法觉支是七觉支之一。在禅修中,它是种直觉的、具有辨识力的慧,可辨别“法”的特性,通达涅槃的本质,是“智慧”的同义辞。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