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71-9)(总第575)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11

人有了财位,就会出生傲慢,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

提要:

  • 人有了财位,就会出生傲慢,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

  • 邪法兴旺,这是得魔加持

  • 贪图快乐的环境,放不下享受,很难修行

  • 进了三宝的门,就好比骑上了一匹千里马,这才是真正的“宝马”

  • 贪图快乐、心里傲慢、什么都放不下,这样的人,佛菩萨也难度

  • 十方佛都赞叹释迦佛,作为释迦佛的弟子,更应该赞叹本师释迦佛

人有了财位,就会出生傲慢,
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

前面说的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呢?内有贪欲,在贪欲中,如果你得财位了,非但勾住了,放不下,你还会出生傲慢,出生傲慢以后,最容易得到魔加持。修行人有的容易着魔,原因就是他有傲慢,所以得魔加持。着魔了,都是从傲慢这个孔洞里进去的。

邪法兴旺,这是得魔加持

现在有些人想不通,“老师啊,你弘扬正法,发展很慢啊。”我花了十多年讲经说法,真正发心来到我这儿的,可能两百人还不到。可是奇怪,有些地方搞的不是正法,他们很顺利,很兴旺,“老师,你怎么解说?”我解说给你听,他们得到的是魔加持,魔会帮他忙的。魔为什么帮他忙?魔的目的就是要摧毁佛教,魔就是要修行人修不成就。从前魔王波旬跟释迦佛说过,“如来在世,我没有能力破坏你的法,如来涅槃,我就要进入你的法里,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住你的庙,专门破坏你的法。”

贪图快乐的环境,放不下享受,很难修行

为什么大财位者很难度?第一个,他没空,第二个,他傲慢,第三个,他喜欢呆在快乐的环境里,他不喜欢呆在艰苦的环境里,那怎么修行啊?

前两年我们在开化文殊院,那些企业家,有些还是有善根的,那么到文殊院来住个三天,都是兴高采烈,好话连篇。当然他们会结合他们的发展经济,但是听听法嘛也有觉悟,所以也要结合弘扬佛法,所以他们喊出口号:发展经济,弘扬佛法。谁知道,回去以后只发展经济,不弘扬佛法,(众笑)回去了,再也不来了。

进了三宝的门,就好比骑上了一匹千里马,
这才是真正的“宝马”

这还算好的呢,他们来的人,有个别人还陪了一两个朋友来,都是开的小轿车啊,现在小轿车各种牌子都有,听说还有一种牌子叫宝马。

你们呀,也坐在小轿车里,你们的小轿车名字也叫宝马。你进入了三宝的门,骑上了一匹千里马了,不是叫“宝马”吗?(师笑)

贪图快乐、心里傲慢、什么都放不下,
这样的人,佛菩萨也难度

结果那几个开了小轿车来的,本来想住几天,朋友也劝他住个三天,他们东看看西看看:一个房间有这么多张铺,空调也没有,电视机也没,吃饭嘛全是素菜,马上开着轿车,“呜——”开走了。(众笑)所以贪图快乐、心里傲慢、什么都放不下,是很难修行的,即使佛菩萨度他,也很难度啊。

十方佛都赞叹释迦佛,
作为释迦佛的弟子,更应该赞叹本师释迦佛

我们大家都知道,释迦佛赞叹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而十方佛呢?也赞叹释迦佛,赞叹娑婆世界。有不少菩萨,还发愿要往生到娑婆世界来。所以佛跟佛是平等的,互相赞叹,这些我们应该学啊。现在佛弟子赞叹阿弥陀佛的多,赞叹释迦佛的很少听到。你赞叹阿弥陀佛,很好啊,有功德啊,那么阿弥陀佛也赞叹释迦佛,你怎么不赞叹赞叹释迦佛呢?所以我们崇教寺,还有清凉寺,墙上都写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你看到,心里念一念也好嘛。我们这些佛弟子都是凡夫众生啊,远远比不上佛,应该向佛学习学习呢,阿弥陀佛要赞叹,药师佛也要赞叹,释迦佛更要赞叹,因为是我们的亲妈呀。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修行人之路

修行人之路 (174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何为真正开悟?

开悟和未开悟的人有何不同?

问: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开悟?

答:有的人认为洞察世事就是开悟,那是没开过悟,不懂什么境界是开悟。

开悟是识得自我,即自己的神识看到自己的肉体,或躺或坐,神识离体轻明。开悟的人知道开始修行了,可不像世俗人,听谁讲得好不好,有没有道理,语言生不生动等,全都放下。知道体内有神识,知道地狱轮回苦;世间万事都可舍弃,就是修行万万不能舍弃。

所以,禅宗人讲开悟是修行的开始,而不是结束。禅宗人修到开悟时快马加鞭,一刻不敢停,争分夺秒,时间比什么都宝贵。净土人证得念佛三昧,做梦时高飞,而且往自己的心里飞;开始是向外飞,飞的一尺来高至空中,当能往自己的心里飞,找不到边际,觉不出大小时,才有把握往生。为什么?因为自性非常大。

临开悟前,有时见物体模糊不清;若开悟后,有时见物体是移动的,不是物体在动,如放电影,片子在动,人物没动。总之,看破假像佛,才见真性佛。

佛随顺世间,根据众生业力而有所说。

在出世间,在佛真如法性那里,无法可说,无一句法可说。

众生愚迷,执著文字般若、纸上三十二相,不知佛真如法性。

文字般若、纸上如来在无常力之下,很快不复存在,而佛真如法性,佛性之法,佛性真僧,无常力永远不能破坏。

佛的三十二相,是示现给众生见的,让众生起欢喜心而求道;证悟后方知真佛无相,有相不真常。所以,有佛入涅槃,无涅槃佛。

佛的真如法性本来就没有诞生、涅槃,只是随顺世间众生根基而示现。

只有定能生慧,慧出三界,无定无慧,不能出三界,不能成就佛乘。

为什么禅宗对“定”这么重视!有禅有定生智慧,才出世间、破四相、明心见性。定从参禅静坐中来,无坐无定。现在人不理解真相,拿一句“行住坐卧都是禅”来比喻参禅不须坐,是误人误己之说。

“行住坐卧都是禅”是圣人的证悟语,在有定力的智慧下,才有“行住坐卧都是禅”。如无定的智慧,“行住坐卧都是禅”是一句空话、虚辞、虚空鸟迹。

现在还有人说,静坐是外道。不知外道的坐和佛教的静坐有本质区别,所依法不同,戒行不同,坐姿不同,所参不同,证悟境界不同等,能说白菜和萝卜是一回事吗?

问: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答:开悟就是从迷惑中、从无明里跳了出来;没有开悟就说明还处在无明这个黑漆桶里面,见不到一点光明。开悟是一种境界,你我都从来没有经历过,对我们来说,那是个陌生的境界。这个陌生的境界,需要我们自己去慢慢地熟悉它,这叫做“生处转熟”,别人说是没有用的。

在没有开悟以前,你的所作所为,都是被习气拖着走。开悟以后,你就可以自己作主了,并逐渐地淡化原先的那些习气毛病和烦恼无明,疏远它们,这就叫“熟处转生”。原来很熟悉的东西(指习气毛病),要慢慢忘记它们,远离它们,使它们变成陌生的东西,原来完全陌生的东西,要使它们变成非常熟悉的东西。这就是悟的境界和功夫上的事情。

作为我们初入门的人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认真地、一点一滴地去对治自己原来的那些无明烦恼习气。这些无明习气根深蒂固,要断除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可以顿悟,但在事上要渐修。所谓渐修,就是要不断地克服习气,保任觉照,使习气毛病逐步淡化,最后,从一个迷惑的人变成一个完全不受迷惑的人。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这是“终身大事”。古人就是尽一生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的。我们今天的人容易心存侥幸,这是不对的。有了侥幸的心理,修行就不会成功。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刚入佛门不久,坐了几天禅,念了几卷经,就渴望能够像佛一样,什么业障也没有了,什么烦恼也没有了,总能找到一种捷径,或者希望有那么一种灵丹妙药能代替艰苦漫长的修行。由于有了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丹啊丸啊,说什么你吃了一颗,十万大劫的恶业罪障都给你消尽了,再也不会堕地狱了。诸如此类的事情,真是一言难尽。这都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来投我们这些凡夫的所好搞的一些鬼名堂。

真有这么简单吗?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弘法四十九年,他也没有能够把当时所有的印度人都领到开悟、成佛这条道路上来,只有一部分人开悟了,有一部分人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一部分人成了菩萨。十方诸佛都说,众生度不尽,因为众生只能是自性自度。佛不度众生,佛只是告诉我们得度的方法,告诉我们一条道路,告诉我们怎样到达目的地,关键的是要我们自己去艰苦地努力,不懈怠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摘自华人佛教网净慧老和尚)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