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0-12) (总第104)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13)

 

悲心要体现在语言态度上

提要:

  • 没有耐心、不尊重人,都是没有悲心的表现

  • 悲心要体现在语言态度上

  • 要把来的同学的生活、学修照顾好

  • 父母冒火,粗暴打儿女,儿女要躲开,免得父母日后愧疚遗憾,这才是真正的孝

  • 一欢喜,心里的气没了,怄气就消除了

没有耐心、不尊重人,都是没有悲心的表现

没有悲心呢?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很容易明白的。没有耐心就没有悲心,没有谦虚就没有悲心,你不尊重人就是没有悲心,傲慢就是没有悲心,出言不逊就是没有悲心。没几句话,不耐烦就出来了,“我是在帮忙你,你怎么不好好听啊。嗯,你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修行,修行就得听我话,要么下地狱。跟你说了一个小时,你看你这个脸呢,一动不动的,笑一笑也好啊。”你这么一说,人家更加笑不出来了,勉强笑么,也是无可奈何地笑、苦笑。

悲心要体现在语言态度上

你要对人家有悲心,首先要注意你自己的语言态度啊。

要把来的同学的生活、学修照顾好

你们这次来的小住同学比较多,听说后面还是有人陆续陆续要来,那么你们一定要把大家的生活照顾好。听说这儿的西瓜特别便宜,实在天热么要吃西瓜的啊,(众笑)不要客气,不吃白不吃啊。(众笑)还有清凉的消暑的冷饮要吃一点,我是特别喜欢喝决明子茶,决明子挺好,喝了以后人非常舒服。

你们假如有问题,可以趁来的机会问问,这要安排好。首先呢由这里其他的老师解答一下,或者挑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交给我,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全要我解答也来不及啊。

我想那样吧,你们假如有问题可以写纸条,因为有时候嘴巴讲不清楚,记也记不住了。写好纸条,交给学习部,学习部先看一看,认为某些问题很难解答,要交给我的,那么交上来。明天假如有问题要我解答,我就来解答一下。

提问题要根据今天的讲课,今天是讲不杀生,你要在不杀生的范围内提问题。有许多小问题么就别由我解答了,比如说:“我是想不杀生,家里的老鼠怎么办?蟑螂怎么办?米虫怎么办?”那些问题就别提到我这儿来了。

父母冒火,粗暴打儿女,儿女要躲开,免得父母日后愧疚遗憾,这才是真正的孝

还有些问题,“我的爸爸脾气特别暴躁,打起孩子来他不是用什么鸡毛掸子打,是用门栓打的,那我该怎么办?”这很简单,你赶快跑嘛,还来问我怎么办,难道挺着给爸打死啊?(众笑)这种问题就别提了。

说:“我跑么对爸爸不孝啊。”你跑是最大的孝顺,你爸把你一条腿打坏了,他要背因果的,逃了么他就不背因果了。而且真的把你腿打坏了,你是孝了,害得爸爸终身遗憾,一看见你走路一拐一拐的,他心里就难过。(众笑)你就跑么。

一欢喜,心里的气没了,怄气就消除了

还有一些问题,“老师啊,我老咳嗽怎么办?”我不会看这个病的啦。有一个病我倒会看的,从前女众部有个年纪很小的同学跟我说,“老师啊,我今天怄气了,咋办?”这个很简单,这种问题么问问我也可以,其他老师也可以解答,很简单,一句话就解决了,我马上回答她,“你到厕所里放几个屁好了。”她哈哈一笑么气也没了,很灵的啦。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以戒为师

(67)

佛陀制戒十大原则②

第三条是“令僧安乐住”。僧团有了戒律,一切都按照戒律来做,衣食住行都有了保证,大家都依戒而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和谐了,不会产生矛盾,相互之间不会有什么干扰,所以能够安乐共住。比如,戒律中讲,僧团要“有食有法”,才能安乐住,无食无法,就不可能安乐住。肚子饿了要吃饭,没有饭吃怎么能安乐呢?吃饱了饭,光是饱食终日,没有佛法的利益,也不能安乐。所以还必须有佛法的利益,如果没有佛法的利益,没有法乐,出家人就跟世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第四条是“难调者令调”。有一些人不好管教,佛陀时代也有这种现象。佛陀制戒有一条原则,就是为了借大众的力量来调服那些难调的人。你既然做了比丘,你就得遵行作为一个比丘的行为准则。有了戒律,大家都按戒律来办事,你也必须按戒律行事,这样难调伏的人也就调伏了。(净慧长老)

戒经(下)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比丘犯戒,便害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诸贤,犹如有树,若害根者,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不得成。诸贤,当知比丘亦复如是,若有犯戒,便害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

“诸贤,若比丘持戒,便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诸贤,犹如有树,若不害根者,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得成就。诸贤,当知比丘亦复如是,若有持戒,便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使习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舍梨子所说,欢喜奉行。

(出自《中阿含经》卷第十·习相应品)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