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2-8) (总第56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12

要恭敬出家人,出家人至少放下了“我所”,居士连“我所”都放不下

提要:

  • 不广大的阐明,学的人囫囵吞枣,仍然不懂

  • 只讲一句话他修不起来,还是要广讲

  • 对听法的众生要平等看待

  • 要恭敬出家人,出家人至少放下了“我所”,居士连“我所”都放不下

  • “我见”就是执著有我

  • “破我见”不是“什么意见也没有”

不广大的阐明,学的人囫囵吞枣,仍然不懂

可能年代不同吧,在我这个学法的年代,我听能海上师讲法、听清定上师讲法,都不是像我这样啰嗦。譬如我听法的笔记上,清定上师就是讲了这么句话。假如我不广大的阐明,我也照这句话来讲:“甚深般若能破我执、法执、空执”,那么怎么解说?“破我执么把我执破掉,破法执么把法执空掉,破空执把空执破掉。”其他呢,不会讲了,这就是囫囵吞枣,不消化呀。

只讲一句话他修不起来,还是要广讲

记得从前清定上师在九华山的时候,有一个当家师发心,临时当清定上师的侍者。这个当家师有一天跟我在一起走路,他问我一个问题,“要把烦恼空掉,这个烦恼怎么空掉?”我说:“上师在嘛,你去问上师。”他说:“上师就叫我们要把烦恼空掉,烦恼空掉。”

那时候即使他问我,我也没有条件跟他详细讲,哪有走到楼梯的一半,“好,现在我跟你讲。”那么在楼梯上站两个小时。所以你们今天有条件啊,好好听一听:烦恼怎么空掉。

对听法的众生要平等看待

我经常到苏州去看病,华医生把我病看得很好。他水平很高,医德非常好,他是很讲究调养的,他不主张使你病马上好,他是慢慢地调。后来熟了,他也知道我的病都是太辛苦的关系,所以他一直跟我讲:吃药是个辅助作用,还是要靠你自己好好休息,好好调理。

因为熟了,他就跟我讲了句话:“你以后讲课,是不是改一改方法,你是不是专门给博士、硕士这些人讲?其他的法么你就叫你学生讲讲好了。”世间上都是如此的。那么我看,今天我们这个佛门里边,有哪几个是博士、哪几个是硕士啊?即使有,我两个小时就给他们两三个人讲啊?

那不是博士、硕士的人要有意见了:“老师不平等,要听大家听,又不是保密的法!他们虽然是博士、硕士,我看也是刚进佛门,有时候还比不上我们,硕士——念书念得太多了,脑子锁起来了。”我呢还嫌听法的人少呢。所以不管老头老太,不管有文化没文化,只要你来听,我就喜欢。

要恭敬出家人,出家人至少放下了“我所”,居士连“我所”都放不下

你看,清定上师就讲了这么句话,“般若空我执、法执、空执”,怎么空?这儿呢,上一次略微地跟大家提了一下,后来就专门讲“我执”这个问题。讲“我执”呢,我是讲:我、我执、我执习气、我见、我所、我爱、我慢、我空,我空真理,这些也稍微跟你们提了一下。

在提的时候,我还记得,特别赞叹出家同学,出家同学懈怠也比居士精进好得多,这样讲是不容易理解的。不是说懈怠好,精进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出家人放下了“我所”,居士到今天还放不下“我所”,“我所”都放不下,“我”怎么放得下?

“我见”就是执著有我

因为“我”、“我执”、“我执习气”已经讲得比较多了,今天我想把“我见”好好地跟大家讲一讲。“我见”就是执著有我。

“破我见”不是“什么意见也没有”

“破我见”,那么是不是我什么看法也没有?如果你什么看法也没有,你怎么修行?什么也没有,还修什么行?譬如说你要洗衣服,什么也没有,既没有水,也没有肥皂,也没有衣服,什么也没有,你怎么洗衣服?说“我虽然什么也没有,洗不成衣服,但是我看你洗啊。”看别人洗是别人洗,不等于你洗,他把衣服洗干净了,不等于你的衣服洗干净了。

破我见不是“我没有什么意见”,做个什么意见也没有的老好人。什么意见也没有,释迦佛怎么讲四十九年法?佛讲的四十九年法就是释迦佛的意见。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57)

阿难总持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修持了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一字也不漏失?”

于是众比丘便前往佛陀的住所,请求世尊开示。

佛告诉比丘们:“这个总持功德,是由福德所成。无数劫前,有位比丘,收养一沙弥,严厉地加以训导,令沙弥天天诵经,如果沙弥完成规定的功课,比丘就很欢喜;如果没有完成,比丘就痛加斥责。于是这个沙弥,心中常常感到懊恼。这位沙弥原本就很喜欢诵经,只是苦于饮食等资具不足,需要外出托钵。托钵若是顺利,便有充足的时间用功,若是不顺利,便会耽误功课而见责于师父。

沙弥心中愁闷,于是边走边哭。这时恰逢一位长者经过,见到这位沙弥边走边哭,便上前关心询问。沙弥回答:‘长者,您有所不知,我师父非常关心我的道业,所以规定我要每天诵经。如果诵经足数,师父便很欢喜,如果没有完成功课,便会加以责备。我每天还要外出托钵,如果能很快得到食物,就能完成功课,如果乞食晚了,诵经就完不成。如果完不成诵经,必定会被师父痛责,因为这个事,我忍不住难过掉泪。’

长者听了之后,就对沙弥说:‘从今以后,你就常到我家来吧,我会供你饮食,断除你的后顾之忧,你就专心地多多诵经吧。’

从此以后,沙弥在长者的供养下,每天都能专心诵学,师父规定的功课再多,也都能如期完成。师徒于是都很欢喜。”

佛陀告诉大众:“故事中的那位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弥即是我,供养饮食的长者就是阿难。阿难由于过去生诚心护持修行人用功办道,修了大福报,所以今生才能听闻法音一字不失,获得如此殊胜的果报。”

诸比丘听佛宣说阿难的因缘,都生大欢喜心,信受奉行。(摘自《贤愚经第九卷·阿难总持缘品》)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