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高洁大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40-3) (总第326)

───────────────────────

成就别解脱戒体之十一支颂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4.9.6)

凡夫跟菩萨一样都是佛性具足,都能觉悟,都能行菩萨道

提要:

  • 要战胜困难,就要皈依佛,依靠佛陀智慧的力量

  • 以菩萨的所作所为为榜样,决定成为菩萨

  • 菩萨过去跟我们一样,菩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凡夫跟菩萨一样都是佛性具足,都能觉悟,都能行菩萨道

  • 有畏难情绪,很难走上菩萨道

  • 邪师邪说的影响,宣扬自卑感,使得佛弟子越来越丧失了雄心壮志

  • 自卑、害怕得只想逃到他方世界去,娑婆世界的佛教就完了

  • 自顾自跑掉去享受,这叫菩萨,这叫大乘吗?

要战胜困难,就要皈依佛,依靠佛陀智慧的力量

我们为了自己将来的成就,就要不怕困难。幸福的地方是给人享受的地方,不是培养人的地方。只有苦难的地方,才是锻炼人的地方。我们怎么样使自己在苦难中不倒下去,我们自己没有这个力量,所以我们要皈依佛,我们要学佛。我们只有接受了佛陀的教育,接受了佛陀给我们的力量,我们才不会倒下去。

以菩萨的所作所为为榜样,决定成为菩萨

所以“闻诸菩萨难行事”,菩萨过去的所作所为就是我们今天的榜样,菩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修菩萨道的人决定会成为菩萨。我们今天是学菩萨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就菩萨。第一步就是初地,第二步就是二地,一直到九地,超过九地就是佛地。

菩萨过去跟我们一样,菩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我们不能说“菩萨是菩萨,我是我”,要明白我们的今天就是菩萨的过去。菩萨在没有成就菩萨道的时候,他还不是跟我们今天一样?全都是人呀,仅仅是智慧不同,觉悟不同。所以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他有一个决定性的方便:他跟我们有共同语言。菩萨不管在过去、今天、现在,他也是过人的生活,我们今天是凡夫,过的生活也是人的生活。所以菩萨教育众生,就能够使每个人听到以后深受感动,有切身体会,能够打动每个人的心,因为他跟我们有共同语言。

凡夫跟菩萨一样都是佛性具足,
都能觉悟,都能行菩萨道

表面上看起来不同,内在看起来一样的。菩萨凭佛性的觉悟,他修菩萨道。我们虽然是凡夫,在烦恼中做事,可是我们的内在仍然是佛性。所以菩萨给我们分析烦恼的时候,我们都能理解,因为他是过来人。菩萨给我们讲佛法的时候,我们也能听得懂,也能觉悟过来,因为我们也有佛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从觉悟中消除畏难情绪。

有畏难情绪,很难走上菩萨道

很多佛弟子今天没有消除畏难情绪,反而增加了畏难情绪,是不是因为他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怎么也克服不了,因此他害怕?往往不是,往往这种有畏难情绪的人,他根本不想走上菩萨道,也根本没有走上去,就已经怕得这个样了,他还会走吗?

邪师邪说的影响,宣扬自卑感,
使得佛弟子越来越丧失了雄心壮志

怎么会越来越怕?就是受了邪师邪说的影响,现在遍地都是拿了念珠,好像也在修行,但他们所宣扬的言论全是使你胆小害怕、自卑低沉,丧失雄心壮志。

自卑、害怕得只想逃到他方世界去,
娑婆世界的佛教就完了

如果佛门出不了人才,佛门里边没有龙象,这个佛教肯定逐渐完了。无论什么事业要兴起来,全靠人才。自卑得这样,把自己看得这么渺小,困难还没来,已经害怕了,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敢往前冲,只知道逃,逃到他方世界去,那么样娑婆世界佛教不就完了吗?

自顾自跑掉去享受,这叫菩萨,这叫大乘吗?

比如说叫你到一个穷乡僻壤去当老师,那个地方什么条件也没有,简直像过最穷困的原始生活,再加上人家宣传,“先不谈别的,你这个身体吃得消吗?像你这样的身体到那面去,冷会被冷死,我告诉你,那边没有暖气的;热会被热死。你想去啊?别打这个妄想了,伟大伟大,伟大值几个钱?”这么一句那么一句,你就没勇气去了。

那么你说:“你给我指个方向吧,我该到哪里去啊?”“你到美国去啊。”所以大家往美国跑得个快,去享受啊。这叫菩萨吗?这叫大乘吗?这叫度众生吗?这叫修行吗?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34)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问:我想找一个适合个性的禅修对象,有时我长时修习念佛,但心却定不下来。我尝试修习身至念、念死,但是都无法得到安止。因此,我对该怎么做全然不知所措。

答:放下它。当你全然不知所措时,就放下。

问:有时有一些安止,但随后许多回忆便开始进来,于是我再次分心与散乱。

答:就是这个——无常。无常!一切都是无常。只要持续教导你的心:“不确定,不一定!”一切心理现象绝对是不确定的,别忘了这点。若心不安,那是不确定的;若心平静,那也同样是不确定的。别执著这两种状态,且别把这任何一种情况视为真实的。“心是无常的”,你听过这句话吗?你研究过这句话吗?对它你会怎么做?

安止不是恒常的,不安也不是恒常的。因此你应如何修行呢?应如何看待事物呢?若具有正见,就会了知安止与不安这些情况都是不确定的。然后会有哪种感觉呢?持续观察此事。

若心变平静,那会持续多少天呢?若它不安,又会持续多少天呢?只要持续说:“不确定!”然后事情会停留在哪里呢?如此持续,不著两边。

你修习念佛但不平静,修习入出息念也不平静。你为何那么执著安止的概念呢?修习念诵“佛陀、佛陀”并了知不确定性。别把你的心境看得这么严重,无论平静或不安,由于这个爱著的缘故,它们都是在戏弄你。我们必须比它们聪明一点,当这两种情况出现时,觉知它为不确定,然后事物止息。试试看!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持续以“不确定”对治它。通常我们不以正念对抗或经历它,而是跟着它团团转。

若有人想要做许多禅定的练习,我为他喝彩。经上说到有两种解脱——定解脱与慧解脱,“解脱”是意指灭除渴爱与无明的杂染。由定解脱者,透过禅定培养心力,终而产生智慧。

有些树浇许多水会长得很好,但有些则只需要少量的水。就如此地的松树——别浇太多水,否则它们将会死在你的手上。有些树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长大与开花,它们如何办到,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

禅修也是如此。在定解脱中,你严格地禅修,需要培养许多禅定。这是一种方式,就如树为了长大需要许多水,但也有树不需要太多水。

因此他们说达到解脱,有定解脱与慧解脱两种方式。要达到解脱,行者当然必须凭籍智慧与心的力量。这两种方式并非真的不同,那么为何有此区别呢?那只是一种说法罢了,你若把它看得太严重,并尝试区分它们,只会让自己感到迷惑。

它们确实在某些观点上,各有些许的强调重点。称两者相同并不对,而说两者相异也不对。这就如谈论性行①,教说中提到贪性行、瞋性行、痴性行与觉性行,那是指出某个倾向比其他的强。它们只是用来分类事项的名相,但请别忘记,我们一切学习以及所做各种修行的重点,是为了参透了悟诸法无常、苦与无我的本质,来达到解脱。

译注:①性行是指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所显露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业的不同,人的性格也因此不同。阿毗达磨诸论师将性行分成六种:贪、瞋、痴、信、觉、寻,如贪行者适合修持十不净与十随念等十一种业处。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