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3-1(总第343)

─────────────────────────────

◎ 傅味琴 讲于 2003.9.25

执著于世俗的喜乐,就很难产生佛法、禅定的喜乐

提要:

  • 饮食,表禅悦为食

  • 初禅是离生喜乐定,由离开五欲、五盖,产生喜乐而入的定

  • 内有贪欲,外有世俗迷惑的境,再加上执著难放下,就很难得定

  • 执著于世俗的喜乐,就很难产生佛法、禅定的喜乐

  • 世俗的种子翻起来,疲厌心就产生了

  • 世俗心一起来,修行的心就退掉了

   清定上师说:

    阿刚~慈心与乐

    巴当~悲心拔苦

    布白~正思维

    都白~菩萨戒

    阿鲁格~真俗二谛

    更德~律仪戒

    勒尾德~禅悦为食

    下答~智慧

    杂底杂吽~吉祥圆满

    娑诃~成就

饮食,表禅悦为食

我们继续讲八供,“勒尾德”就是饮食。饮食能够滋养我们的肉身,我们修行人拿饮食来表法,“勒尾德”是表禅悦为食。禅定中得到的喜悦,就叫禅悦,修禅定的人初步就得到一个喜悦。

初禅是离生喜乐定,由离开五欲、
五盖,产生喜乐而入的定

初禅是离生喜乐定,由“离”——离开五欲、离开五盖而产生的“喜”——心里的欢喜,“乐”,全身非常舒适,这样而进入“定”,这样进入定就叫“离生喜乐定”。

内有贪欲,外有世俗迷惑的境,
再加上执著难放下,就很难得定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贪欲心厉害,外界世俗的迷惑性很强,内因外境合起来,再加上众生有执著的习气,执著了,难以放下,这样就很难得定,因为你没有修好“离”嘛。

执著于世俗的喜乐,
就很难产生佛法、禅定的喜乐

而且你这样产生的喜乐也不对,你执著于世间上的喜乐,你就很难产生佛法的喜乐,很难产生禅定中的喜乐。

世俗的种子翻起来,疲厌心就产生了

有些人初来时非常欢喜,越听法越欢喜,可是过几天欢喜心就降低了。人们说他这是“时久生疲厌”,时间久了,疲厌心就产生。那么时久怎么会生疲厌呢?这里边也值得思维、值得研究。分析下来,因为时间久了,他世俗心慢慢又恢复过来了,心想着世俗,即使还在听法,也没有像刚刚开始那样听得进去了,并不是因为今天的法讲得他不感兴趣,而是他心不在意,心开始打妄想了,世俗的种子又翻起来了。

世俗心一起来,修行的心就退掉了

有的人头一次来小住,发心很大,说:“看书也没有看到过那么好的法,在外边听别人讲讲,也没有听到过那么好的法。”一欢喜,那个发心大啊!烦恼好像也没了。

但是日子一长,世俗心又恢复了,又想想:家里怎么样了,我的公司怎么样了,我儿子、女儿怎么样了,一想嘛,慢慢思想的路线又回去了。其实嘛,你回去跟不回去还不是一样?但到那个时候他说话就两样了,“我不能不回去啊,我不回去家里,咋办呢?”那么又回去了,家里待待,又没有劲了,那么又来了,住不多久,又回去了,回去又来了……最后说:“我一切都放下,连生意也不做了,决心修行了。”没住几天又回去了。像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来,他一次不如一次啊,这到底什么原因啊?就是被世俗心冲掉了。

首页 > 生活的教育 > 趣闻奇事

趣闻奇事 (179)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

*佛门感奇*

神异莫测的僧稠禅师②

解开二虎相斗

不久,他到怀州西王屋山修习禅法,路上看见两只凶猛的老虎,正在极力相斗,吼声震山谷,打得头破血流,难分难解。于是他用禅杖,轻轻地从两虎的中间一隔,它们对他望望,摇摇尾巴各自散去了。

一次,忽然有两卷仙经放在他的床上,他看了看说:“我是修习佛道的人,这种东西放在我这里又有什么好处呢?”他的话刚一说完,仙经忽然不见了。

僧稠禅师每一入定,都要经过七天才能出定。

孝魏明帝前后下诏3次要想见他,但他皆不应命;并且对人说:“普天下都是一个很好的弘法对象和地方,我何必拘泥于一方呢?”孝明帝听了心里非常感佩,就每天派人送食物去供养他。

山神不让下山

齐天保二年文宣帝下诏,以弘法度生之旨,来请僧稠禅师下山。当他应命下山时,猝然全山震动,响声悲切,骇扰人畜,这样一直连续3天3夜。禅师便对山神们说:“你们以前仰慕我的道德是那么的深切,而现在怎么立即变成这样呢?人生的聚散,原是无常的,你们自己好自为之吧。”说罢他径自下山了。

他既到了京城,齐帝自然非常欢喜,便恭敬的接他进宫,于是他便开示着说:“三界本来空无一物,所以国土也是如此。世间的荣华富贵,更是时时刻刻不能随意保得住的。”接着他便广说四念处法。宣帝听后,不觉毛骨悚然,汗流浃背,自动要求从他具受菩萨戒,并且戒去酒肉妓舞。他所统治的国家,上下忠信和睦,顿然成为一个仁爱的国家了。

陛下降临不迎不送

以后,齐文宣帝为僧稠禅师在龙山建筑了一所云门寺来供养他。每逢办完了国事,便带着卫士到寺里参谒问道。但是每次僧稠禅师随他来来往往,却不曾迎过一次。时间久了,弟子们有的看不过去,便劝谏着他说:“陛下降临,你不去迎送,恐怕会遭受非议呢?”

僧稠听了却不以为然,他说:“从前宾头庐迎王七步,致使国王蒙难七年,因此我唯恐自己使皇上折福啊!”

(摘自《佛门故事大全》煮云撰)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