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体验外境了知事物的实相
在此禅的修习中,首先可能因远离外在欲境而感到平静,未听到声音,未经历其他的感官欲境,我们可以平静。就它本身而言那是好的,因为能暂时避开事物。就如某些疾病,例如癌症,它可能暂时是隐性的,没有疼痛或肿瘤等症状,因此这个人在疾病发作前,都觉得还不错。
那是处于止禅中,不注意任何事,觉得自己没有烦恼。但当我们离开平静的环境,开始遭遇形色与声音时,可能会被那些事扰乱。那么接下来你能怎么做?在这世间你可藏身何处呢?你可以到哪里而不用看、不用听、不用嗅、不用尝,或身体不和任何事物接触呢?
佛陀希望我们的眼睛去看东西,耳朵去听声音,鼻子去嗅气味,舌头去尝味道,身体去感受软、硬与冷、热。他希望我们有这个全方位的体验,而别活在完全孤立的环境中。他希望我们去经历这些事,并了知:“啊哈!这就是事物的实相。”这是我们能生起智慧的方法。即使我们并未一直在坐禅或行禅,心仍能保持正念与正知,精进修行毫不放逸。善巧者就是以此方式修行佛法。
你们见过以前的禅修大师吗?他们对事物并无分别心。我们无法真的了解他们的平等心,因他们的心是冷静且有智慧的。每次痛苦尝试接近时,它都无法动摇他们;当快乐生起时,它无法动摇他们。“别烦我,小朋友!”那是他们看待这些事物的方法。当痛苦生起时——“别烦我,小朋友!”他们是大人,烦恼只能无助地坐在一旁。我们看着他们,并好奇他们是如何办到的,我们自己的心正为这些事而热恼。
因此经上说,我们应找一位已成就的心灵导师,以他或她的例子为基础,然后长期思维它。
八、持之以恒
逐渐地,我们可以从事禅修。我们尚无深奥的智慧,并非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可一次进步一点点。我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有进步,但可一点一滴地做。
当吃东西时,在第一口之后就饱足了吗?你不会有那种感觉。但可说已饱足,虽不是很饱。吃第二口,你更饱,但它依然只是一点点。若持续吃,一次一点点,你将会达到目的。想一想,向前看,你将看见自己要去哪里,最后你将缓慢咀嚼最后一口。积少成多,饥饿减少,直到最后你将满足——可能饱到无法再看食物一眼的地步。你所吃下的每一口,一次一口,已经填满你。
此地的老人会告诉你,干竹子里有火。从前,火柴很难取得,且并非经常有效。当人们进入森林时,只能一些干木柴,他们知道里面有火。每次想煮东西时,只要把两片干竹子放在一起摩擦就能点火。他们只是持续摩擦它们,起初柴枝是冷的,摩擦一段时间后,它开始转热,然后有烟。它确实在一段时间后会转热,且更久之后冒烟,最后起火。
现在他们的子孙与后裔——处于现代我们,不太有耐性,若尝试摩擦竹片生火,两分钟内就会不耐烦。我们受够了,并放下柴枝:“休息时间到了!”然后当再次捡起它们时,发现它们冷了。我们开始再次摩擦,但由于是重新开始,因此它们无法很快变热,我们再次不耐烦。像这样可能持续一小时或一整天,都还看不到任何火苗。我们擦了又停,擦了又停。然后开始批评老人:“这些老家伙疯了,不知道在说什么,他们一定是在说谎。这段时间以来,我已一直在摩擦柴枝,但仍一无所获。”
若我们的了解与对修行的投入不够深入,就会发生这种事,明明还不够热,却期待有火。老人们已办到,他们知道它得经过一番努力。你必须持续摩擦,不要休息,否则只会得到冷柴枝。
这就如学生来到这里学习禅法,听闻一些教法便想赶快获得它,希望找到最快速成就的禅修方法。我告诉他们:“欲速则不达。”有“因”与“果”,要想怎么收获,先得那么栽;“果”不会因为我们希望而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最快速”——连佛陀也却步。
我们将因为持续努力而逐步成就道业,就如有人摩擦竹片取火,不停地摩擦,热度便会增加。他愈摩擦,它就变得愈热,当烟冒出时,火就不远了;但在取得烟时,他并不休息。那并非儿戏,因此他知道必须持之以恒。以这样的方式,他取得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