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二、盗戒摄修(9-4)(总第191)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4.19

讲佛法应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走上清净道,而不能朝着世俗方向讲

提要:

  • 破坏生态环境去发财,这是卑鄙的

  • 讲佛法应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走上清净道,而不能朝着世俗方向讲

  • 多求必然图享受,不多求才是清净

  • 贪了许多财富,自己不享受,也不为众生谋利益,这样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

  • 无产阶级最光荣,佛陀也讲究无产阶级

  • 发财是把自己的财发出去,后世人贪财厉害,不肯发财只肯收财

  • 收了再多的财,死后还是一堆白骨,还要别人来收骨头

破坏生态环境去发财,这是卑鄙的

昨天我出去看了看,咱们四面环山,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风景区,我说:“这儿的林山要变草山了,树林都差不多砍光了,虽然还有点绿色,都不是树,全是草。”求啊,求发财啊,国家的政策很好,大家奔小康,但是人们用什么手段奔小康啊?河里的鱼都捞光了,连小鱼也逃不了,为什么用破坏生态来求小康?这是道德还是卑鄙啊?

讲佛法应引导众生离苦得乐,
走上清净道,而不能朝着世俗方向讲

话再说回来,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世间上人都会看不起你,说你太卑鄙。事情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后,人家都羡慕你,“你们都富起来了,你们动脑筋动得好、动得快。”佛教是净化人心,使众生离苦得乐,讲佛法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讲,而不能朝着世俗方向讲。如果世俗上什么都是清净的,何必讲佛法呢?释迦佛何用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度众生?度众生怎么度?就是叫你走上一条清净的道路。

多求必然图享受,不多求才是清净

什么叫清净?不要多求。多求的人不图享受,现时代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好像还没有听到过。多求的人必然求享受,你不享受,多求干嘛呀?

贪了许多财富,自己不享受,也不为众生谋利益,这样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

昨天看到一个佛在世的故事,有个银行家死了——那个时代不叫银行家,反正他很会搞钱喽。他没有儿子,按照当时国家的法律,没有儿子的人死了,家产就要归公,所以国王就到他家里去接受他的财产。路过佛在的地方,就进去礼拜佛,佛就问他,“你这么忙去干啥呀?”他说因为有这么件事情。

据说死了的这个人,平时一点不讲究享受,据说他穿的衣服也仅仅是用树叶子穿起来做的衣服,连买件衣服他都舍不得的,他坐的车子,遮太阳的篷篷,也是拿树叶子做起来的篷篷,拿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吝啬鬼。佛就讲了:贪求了这么多财富,自己又不享受,又不给众生谋利益——因为他不肯布施供养——这个人活在人世间到底有什么价值?所以佛对此是反对的。

无产阶级最光荣,佛陀也讲究无产阶级

我到今天还是老思想:无产阶级最光荣。当年佛陀也讲究无产阶级。富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你富了不做好事,活在世上有啥意义?

发财是把自己的财发出去,
后世人贪财厉害,不肯发财只肯收财

人们大年初一,看见人就说“恭喜发财”,是不是今后改一改?应该说“恭喜收财”,哪个人肯“发财”?连文字都用错了。“发财”是叫你把你的财发出去,现在“发财”变了,“我最好今年黄金万两。”那叫收财,不叫发财。古时候的话本来蛮好的,称为“发财”,就是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情,你赶快要把你的财发出去啊,就是要布施供养,培培福啊。后来的人贪财贪得厉害,不肯发财只肯收财。

收了再多的财,死后还是一堆白骨,
还要别人来收骨头

夫妻之间就是猫狗同笼,一个想发财一个想收财,这还合得来吗?丈夫最好年初一多收一点财,妻子后来信佛了,最好年初一多供养供养,发发财。两个人吵起来了,丈夫说:“你要发财,我要收财。”妻子冒火了:“收财,收你的骨头!”你收了这么多的财,死了还不是一堆白骨?还不是叫妻子来收你的骨头?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