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二、盗戒摄修(9-7)(总第195)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4.19

接受供斋,是为供斋人培福,可不是为了图享受

提要:

  • 接受供斋,是为供斋人培福,可不是为了图享受

  • “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贪享受的人,现世苦,后世更苦

  • 修行人求福报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修行

  • 不修行的人求福报,贪心一来,非但要免除穷的苦,还要满足发财的富

  • 即使也在做好事、修布施供养,可是贪图享受,就不在修行

接受供斋,是为供斋人培福,可不是为了图享受

听说今天有人供斋培福,这当然是好事,供佛及僧嘛。可是我不希望你们天天供斋啊,吃胖了叫我给你减肥,我是没办法的啊,虽然我是希望你们胖的,我不希望你们忙着减肥啊。你供斋是好事,你培福嘛。我们接受供斋,是为供斋的人培福,让他福气增长,可不是为了图享受,总要有点这个觉悟吧?要不然的话,如果连着十天有人供斋,到了十一天,你吃罗汉菜也苦得要命,你叽里咕噜的:“今天咋的呢,没人供斋啦?没有素鸡素鸭了?”

“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贪享受的人,现世苦,后世更苦

所以前面不是有两句话吗?“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为什么是众苦之门?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且不要说你死了,你在地狱里的根已经生好了,你就是今世也够苦的了,越图享受,你享受的范围越小。一个不图享受的人,你给他吃四个菜,他能够享受四个菜的味道,因为他不图享受,全要吃。图享受的人呢,“这个我吃不来,那个我不要吃,那个味道不好。”只能吃一只菜,吃一只菜还是勉强,“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你们怎么这么苦啊?”他不想想,人家吃四只,他只吃一只,他还说人家苦。他才是苦呢!

前两天我吃了一点糙米饭,觉得糙米挺好吃。你到大城市里给大城市里我的这些学生吃吃看——“谁要吃啊?(鄙视地)糙米啊!”(众笑)好像糙米只是给码头工人吃的,他是办公室的大先生。

修行人求福报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修行

为什么要求福报?求福报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修行人,修行人求福报,他不是为了享受福报,而是为了把福报用在修行上,因为修行要福慧双全。

不修行的人求福报,贪心一来,
非但要免除穷的苦,还要满足发财的富

还有一种是不修行的人,他为什么求福报?也有两种原因,这两种原因都不是为了修行。一个是为了贪,因为求到福报了,将来越来越富,他贪财富越来越多。从前我小时候听到这么句老话,“前世不修今生苦,今世不修来生苦。”这句话本来是对的,可是后来呢,大家都不知道佛法是啥了,就照这个文字上来解说了,“今生苦”,苦什么?穷啊,穷了才苦啊,那么我今世再不修福报,来世更加苦啊。那就是说:我培福是为了免除我穷的苦。贪心一来么:我培福非但要免除我穷的苦,还要满足我发财的富。

即使也在做好事、修布施供养,
可是贪图享受,就不在修行

有些信佛的人虽然做了一些好事,富了以后,他也主张布施供养,可是看看他的生活呢,他过的是修行人的生活吗?你们回家探亲,世俗上的生活现在条件都好了,你在家里也得到了享受,一享受,你们是在过修行生活吗?你是把这个条件用来自己更好的修行吗?不问别的,就问一件事情:你每天早晨几点钟起来的啊?总要睡到五点六点吧?过几天么七点八点,再过几天么九点十点,人家说:“你怎么这么晚起来?”“我昨天睡得晚呀。”这叫修行生活吗?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61)

四姓害子(1)

在某一生中,菩萨转生在一个贫苦的穷人家中。他的降临,使这户本来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人家的生活更加难以维持。父母为了不让他饿死,悄悄地将他扔在经常有人行走的路上,希望能够遇上好心人来收养这个苦命的孩子。

恰好,这天是一年中的庆典,当地居民按照本国的风俗习惯,都来到野外参加盛大而又隆重的集会。有一位德高望众的修行人被这种热烈的场面深深感动了,于是便站起身来祝福大家:“如果谁有福气在今天生了孩子,是男的长大了定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是女的一定会美丽漂亮,温柔贤慧!”整个庆典的气氛因为修行人的祝福而更加热烈。

在座的有一位叫做“四姓”的学者,结婚多年却没有子嗣,是他心中一个很大的遗憾。他听了居士的吉祥话之后,心中不禁暗欢喜,就派人四下去寻找这一天诞生的弃婴。

菩萨转生的弃婴,就这样辗转来到四姓学者的家。

刚开始四姓家族的人也是用心地喂养,十分疼爱这个收养来的孩子。但或许真应了那个修行人说的话,这个孩子给四姓带来了福音,没过多久,四姓的妻子也怀孕了。

四姓心想:“我是因为没有儿子,才抱养了这个弃婴。现在上天已经赐给我一个儿子,有了传宗接代的福分,我又何必养个别人的小孩呢?”

四姓有些后悔,于是他背着妻子把那个婴儿扔到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土坑里。

小婴儿躺在土坑里哇哇啼哭,竟让附近一只母羊动了恻隐之心,它每天都自动到土坑里去给孩子喂奶。没过多久,这只羊的主人意外地发现了这个特别的情况,牧羊人便把这个孩子抱回了家中。

几天以后,四姓突然想到:“万一我的妻子生下来的不是男孩而是女孩该怎么办呢?”又开始反悔。他倚仗自己的权势和财富,把那个孩子从牧羊人的手中抢了回来。

几个月以后,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这下,四姓的恶念又萌生了,他又想拋弃养子,但他并没有把养子再送回给牧羊人,不同的是,他把孩子用布包起来,放在路上的车辙里,想让过路的车辆碾死他。

没想到,养子大难不死,还是有人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而收养他。

反复无常的四姓,他那颗恶毒的心受到了良知的煎熬,又忏悔地说:“我真是个不仁不义,缺少品德的人。”为了减轻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他又开始找寻养子的下落。

几经波折,四姓又将养子寻回自己身边,并且对天发誓,要在今后一视同仁地对待养子和自己的亲生儿子。

过了几年,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养子相貌堂堂,智慧超群,才华横溢,远远胜过了他的亲生儿子。四姓十分嫉妒,于是用绳子把孩子绑起来,用布蒙住双眼,把他送到深山,扔在茂密的森林中,要把这个孩子活活饿死。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但这总是被遗弃的小孩却因此产生了慈悲的心怀:“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将来努力修行,如果我能够成佛,一定要把众生都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心生欢喜,不要再像我这样,受苦难的煎熬了。”

双眼被蒙住的他,用脚试探着往前走。他鼓足勇气,顺着山坡往下一滚,就到了小溪边。刚好一名附近砍柴的樵夫看见,解开了捆绑孩子的绳索,把孩子领回了家。

不久,四姓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由得越发恐惧,用许多贵重的财宝把孩子第四次领回家中,并让他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起念书识字。

而这养子因为十分的聪慧,天赋很高,对各种法令、文章一看即懂,过目不忘,他生性仁慈孝顺,说起话来也是出口成章,富于哲理,大家都十分敬重他,说他是个圣人。

但是,大家对养子的所有赞誉,看在四姓的眼中,却只是煽动心中妒火的风,他无时无刻都在算计着如何用更狠毒的计谋,来除掉这个不负众望、受人爱戴的养子。

(出自《六度集经》)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