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73-1)(总第590)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16

跟众生一起学法、修行,以身作则,教化就有力量

提要:

  • 跟众生一起学法、修行,以身作则,教化就有力量

  • 自己能修得起来,众生也会跟你一起修,自己不修,强令他修,诤讼无益

  • 社会上工作充满了勾心斗角,与学校里天真烂漫的生活大不相同

  • 许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掉了青春的热情

四、同事

能海上师说:“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与彼同学,不语之语,自身能行,他必从之,自身不行,强令他行,诤讼无益,故当同事。”

颂:同事自能行 恒常力精进

  虽不教彼修 相习亦随转

  口说正教理 自身不能行

  诤讼难益他 调人勤调己

跟众生一起学法、修行,
以身作则,教化就有力量

今天我们讲菩萨四摄法里的第四种“同事”。“同事”,每个人在社会上工作的时候都有同事的,称呼也是称呼“同事”。那么菩萨四摄法里的“同事”究竟是怎么解说呢?能海上师说:“教他所修,自亦应修”。第一句就说清楚了:我们摄引众生,跟他同事是跟他一起修行,这才是四摄法里的同事。“自亦应修”,你既然教化众生,希望他修行,你自己也应该要修啊。“与彼同学”,你跟他一起学,“不语自语”,你不跟他多说,也就等于跟他说了,人们常说:无声胜有声。还有一句话:以身作则。这样子教化就有力量。

自己能修得起来,众生也会跟你一起修,
自己不修,强令他修,诤讼无益

自身能行,他必从之”,你自己能够修得起来,那别人呢,也会跟随你一起修。“自身不行”,假如你自己不修,“强令他行”,勉强、强求,或者强制性的叫他修行,“诤讼无益”,很容易起矛盾,争来争去,这是没有好处没有利益的。“故当同事”,所以在摄引众生的时候,修菩萨法的人应该修好同事。

社会上工作充满了勾心斗角,
与学校里天真烂漫的生活大不相同

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进入社会,就有同事。社会是个熔炉,我进入社会的时候,那个时代很早,今天时代不同了,你们学校毕业出来,进入社会到底怎么样,我是不清楚,可是看看报纸呢,也有点知道。

从前我在工作的时候,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出来,开始工作了,我常听到这句话:“社会上工作的生活,跟大学里学习的生活大不相同啊。”不同在哪里?“怎么社会上这些人都是勾心斗角的呢?矛盾、斗争怎么这么多呢?”所以他们开始很不适应,非常有感叹:在大学里,大家都没有名利之争,还保持着年轻人的天真烂漫,一进了社会,就不一样了。结果怎么样呢?慢慢他也被同化了,他也参加到勾心斗角的队伍里去了。

许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掉了青春的热情

你们从前在单位里工作,有些同学辞职了,来到这儿修行,这是国家开放政策的好处,你可以跳槽,你可以辞职,跳槽很简单。

你们当年在工作单位,这么多同事,我不知道你们过的什么生活,可能有苦有乐吧?跟你没有进入社会前两样吧?

抗战胜利以后,那个时候我也开始进入社会工作。因为抗战胜利了,我的姨父从内地回来了,给我安排的工作还不错呢。我这个人可能因为年轻的关系,孩子气很重。

有一天吃完中饭休息,有一个同事年纪比我大得多,看起来比较老实,也不大说话,我就喜欢跟这种人说话。我开口提到爱国,这个同事马上就跟我说:“我像你这样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可是现在,你这种话就别说了。”因为他觉得我说的话不太现实。那个时候在他们心里,还谈什么爱国啊?只想着工作拿工资,好好的生活就是喽。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深入经藏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小业分别经学习录(25)

──德雄尊者编译

出身低贱的原因

接着佛陀回答须婆的第十一个问题:

“年轻婆罗门,在此,某个女人或男人顽固与傲慢,不礼敬应受礼敬者,不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不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不让路给应受让路者,不恭敬应受恭敬者,不尊重应受尊重者,不致敬应受致敬者,不礼拜应受礼拜者。由于他如此地从事与完成这样的业,在身体破裂,死亡之后,他投生于失落处、恶趣、苦界、地狱。如果在身体破裂,死亡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失落处、恶趣、苦界、地狱,而是回来人间,那么,无论再度投生在哪里,他都会出身低贱。年轻婆罗门,这是导致出身低贱的方式,也就是──顽固与傲慢,不礼敬应受礼敬者,不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不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不让路给应受让路者,不恭敬应受恭敬者,不尊重应受尊重者,不致敬应受致敬者,不礼拜应受礼拜者。”

从佛陀的这段回答当中,我们了解造成出身低贱的原因是顽固与傲慢,对于应当尊重的人不表达尊重。如果这种傲慢的不善业在临死的时候成熟,它能够造成众生下一世投生在恶道。但是如果有善业造成众生投生为人,这种傲慢的不善业在人界成熟时,能产生出身低贱的果报,优波离尊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在胜莲华佛的时代,优波离是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名叫善生。当胜莲华佛来到他们住的城市开示佛法时,善生在大众中注意到为佛陀支撑华盖七天的善庆沙门。佛陀授记说善庆沙门未来在乔达摩佛的时代将名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是说法第一的大弟子。善生也想在未来见到乔达摩佛,当他听到胜莲华佛宣布波提迦比丘为受持戒律(背诵戒律)第一的大弟子时,他发愿自己在乔达摩佛的时代也能得到同样的荣衔。

为了达成这项目标,他累积了许多善行,其中一项就是以重资为佛陀与僧团建造一座寺院,名为所伯那。他也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然而,在二大劫以前他是国王安阇那的儿子,名为善喜。有一天他骑着大象到公园去,路上遇到辟支佛提瓦拉,他以种种方式辱骂那位辟支佛。他之所以造作这些不善业,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王子身份感到骄傲的缘故。那时,善喜王子立刻全身发高烧,一直到他在众随从陪同之下,去向那位辟支佛道歉之后,高烧才退下去。辱骂辟支佛的业是他最后一世出生在低贱家庭的原因。

在我们乔达摩佛的时代,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理发师的家庭,后来在王宫里为王子们服务。当阿那律、阿难等王子们要去阿努比亚芒果园跟随佛陀出家时,优波离伴随着他们去。那些王子们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送给优波离,但是优波离一再考虑之下还是决定拒绝接受,而且他自己也想出家为比丘。他之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知道释迦王族大多数是急性暴躁的人,他们可能会怀疑他谋杀那些王子而夺取他们的珠宝,如此他恐怕自己的性命难保,所以他想到还是出家比较好。

在那些释迦王子的请求之下,佛陀先剃度优波离,以便让那些王子学习谦虚。优波离的戒师是迦比达迦尊者。当优波离请求佛陀教导他禅修业处及允许他到森林里去修行时,佛陀没有同意让他去森林里修行,因为如果他到森林里去修行,他只能学到禅修而已。然而,如果他与佛陀身边的比丘们住在一起,则他不但能学习到禅修,而且还能学习到佛法。优波离接受佛陀的建议,他精进地修行观禅,并且在五根达到成熟时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佛陀教导优波离整部律藏,并且在僧团大众当中宣布优波离尊者是精通戒律第一的大弟子。优波离尊者经常被提到是律学的权威,在王舍城举行的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中,优波离尊者负责解答所有关于戒律的问题,阿难尊者则负责解答所有关于佛法的问题。由优波离尊者亲身所受业果关联的这项启示中,我们了解傲慢的不善业力能产生出身低贱的果报。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