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3-3) (总第56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13

根据人的眼睛、耳朵、思想来确定一切,会搞错的

提要:

  • 世间上各种复杂、难以理解、不知道的问题,佛教里都讲清楚了,所以叫圆满、彻底、究竟

  • 死后到投胎前中间的身体,叫中有身

  • 中有身由细五蕴组成,人眼太低级,看不见

  • 根据人的眼睛、耳朵、思想来确定一切,会搞错的

  • 空中的灰尘,人眼看不见,冬天的光线下就看得见

  • 不管看得见看不见,有总是有,没有总是没有

  • 轮回到底有没有?佛法里解答问题非常明确,没有丝毫模糊

世间上各种复杂、难以理解、不知道的问题,佛教里都讲清楚了,所以叫圆满、彻底、究竟

你不学佛教,不懂佛教,这是你的错啊,你既然有学儒教的精力,何不用这个精力跟释迦佛学学?不管是世间上多么复杂的问题、难以理解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佛教里边全讲清楚了,佛教伟大就伟大在这里,所以叫作圆满、彻底、究竟。

死后到投胎前中间的身体,叫中有身

什么叫中有身?中是中间,中间有一个身体就叫中有身,什么中间?人死了,活着时候的身体死了烧掉了,还没有去投胎,就是下一世的身体还没有形成,这个中间还有一个身体,叫中有身。所以以后我们不要讲什么“灵魂”啊“鬼”啊,佛弟子还是讲讲佛弟子的话,我们称为中有身。

中有身由细五蕴组成,人眼太低级,看不见

中有身到底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有物质,也有心理,也就是中有身这个身体,也是五蕴组织成功的,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就是心理。怎么看不见?因为这个物质细得不得了,像灰尘那样,不是看不见,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凡是存在的东西,有就是有了,不会一会儿说有,一会儿没有,一会儿看见,一会儿看不见,不会这样的。所以中有身不是看不见,而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因为我们的眼睛功能太低级了,有许多东西都看不见的。

根据人的眼睛、耳朵、思想来确定一切,
会搞错的

比如说吧,现在我们面前有没有灰尘?人人都说没有灰尘。有灰尘!你为什么说没灰尘?因为你的眼睛看不见,就说没有。要破“我见”就是这个道理,不能根据我们的眼睛、根据我们的耳朵、根据我们的思想来确定一切。如果你根据我们的眼睛、耳朵、思想确定一切,这就是“我见”,那你会搞错的。

空中的灰尘,人眼看不见,
冬天的光线下就看得见

到了冬天,太阳光一照进来,冬天阳光的光线下就能看见灰尘。不是这个灰尘,夏天没有了,冬天有了,不是那么回事。是我们要看见灰尘,必须要我们眼睛跟空间的光线配合起来,才能看得见。

不管看得见看不见,有总是有,没有总是没有

再讲句土话,鬼到底看得见看不见?可以说看不见,也可以说看得见,因为你在某种光线下就看得见,如果不是这种光线下,你就看不见。不管看得见看不见,有总是有,没有总是没有。

轮回到底有没有?佛法里解答问题非常明确,没有丝毫模糊

前几天在湖南岳阳莲花寺的时候,有一个大学教授,领着一帮大学生来听法,他们都是哲学系的,临走他们有一个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佛法里都讲清楚了,可是现在的人对于眼前的、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他不重视,对遥远的、玄虚的东西他特别重视。他们提了一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轮回到底有没有?

我解答问题不是“可能”,我解答问题是非常明确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干干脆脆回答。有些人回答起问题,绕了一大圈还不敢肯定说有,肯定说没有,那么人家不耐烦:“到底有没有?”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深入经藏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小业分别经学习录(26)

──德雄尊者编译

出身高贵的原因

接着佛陀回答须婆的第十二个问题:

“年轻婆罗门,在此,某个女人或男人不顽固,不傲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致敬应受致敬者,礼拜应受礼拜者。由于他如此地从事与完成这样的业,在身体破裂,死亡之后,他投生于善趣天界。如果在身体破裂,死亡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善趣天界,而是回来人间,那么,无论再度投生在哪里,他都会出身高贵。年轻婆罗门,这是导致出身高贵的方式,也就是──不顽固,不傲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致敬应受致敬者,礼拜应受礼拜者。” 

从佛陀这段回答中我们了解,出身高贵的原因是不傲慢,对应当受到恭敬者表达恭敬。如果这种善业在临死的时候成熟,它能使众生下一世投生在天界或人界。如果投生在人界,这种善业能令人出生于社会地位高贵的家庭,跋提尊者就是一个例子:跋提尊者过去在胜莲华佛的教化期中发愿得到这项荣衔,那时他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累积许多善业,包括修行止禅与观禅在内。

在迦叶佛与乔达摩佛之间的某一世,他是波罗奈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他听说有七位辟支佛时常在恒河岸边用餐,于是他为他们在那里设置了七张石头制成的座椅,使他们能坐在石椅上用餐。这是他提供座位给应受座位者的美德,也是他为了得到出身高贵的果报所累积的善业之一。

在跋提尊者的最后一世,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的一个皇族家庭,他的母亲迦里果达是释迦族里地位崇高的女性。当跋提统治着释迦族当中属于他自己的那一国时,阿那律王子是他的好朋友。当阿那律向母亲请求要出家时,他的母亲在尽力婉留无效之下,同意说如果跋提王也要出家的话,阿那律王子才能出家,希望藉此使阿那律打消出家的念头。但是阿那律王子来找跋提王,将跋提王的所有推辞的话都一一化解,并且催促他与自己一起出家。最后,跋提王、阿那律以及其它四位王子都一起在阿努比亚芒果园出家。据说跋提在出家后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间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不久,跋提尊者时常在幽静的树下禅坐,安住于涅槃的安乐。出定后他往往由衷喜悦地如此说:“Aho sukham aho sukham,”──“哦,真是快乐!哦,真是快乐!”其它比丘听到了,以为他禅修出了问题,或者想念起以前当国王时的欢乐,所以将这件事报告佛陀。佛陀叫人去将跋提比丘找来,当面问他这件事。跋提尊者回答说:以前他住在王宫里,尽管各处有许多守卫保护,戒备森严,但是他的内心仍然感到恐怖与惊惶。现在虽然他独自一个人住在树下,却毫无怖畏,内心清净无为,安稳自在。这就是他之所以有感而发“哦,真是快乐!”的原因。

由于过去世善业的缘故,跋提曾经连续五百世作国王,乃至在最后那一世当中,尽管当时还有许多出身高贵的比丘,佛陀还是宣布跋提尊者是出身高贵第一的大弟子。由此可见,不傲慢、对应受恭敬者表达恭敬的善业能产生出身高贵的果报。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