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虚空观开示

虚空观开示(9-4)(总第43)

────────────────

傅味琴 讲于2001年5月29日

心不清净,到了极乐世界只能进莲花,不能见佛

提要:

  • 心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心不好,到了极乐世界,也没有那么好

  • 心不清净,到了极乐世界只能进莲花,不能见佛

  • 心量大,心地好,上品上生,马上见佛

  • 广学多闻,才能解如来真实义

  • 引导听法的人心量越来越小,只听一个人讲,只为自己往生,还像大乘吗

  • 阿罗汉称为小乘,这个“小”是跟菩萨比,凡夫连烦恼都放不下,远远不如阿罗汉

心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心不好,到了极乐世界,也没有那么好

你的心没有这么好,你到了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也没有这么好,懂了吗?你不要以为我傅老师说话不对,“极乐世界是非常好的,你傅老师怎么说极乐世界也不会这么好?”好像我胡说了。哪有胡说?你的心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依报根据正报转的。

心不清净,到了极乐世界只能进莲花,不能见佛

极乐世界不是你发愿成功的,是法藏比丘发愿成功的。你是你的一颗心呀,你这个心到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根据你的心转变了,至少你进了莲花就出不来。到了极乐世界,进了莲花,竟然出不来,要花开了才见佛,这不是环境已经变掉了吗?

心量大,心地好,上品上生,马上见佛

你的心量大了,心地好了,心量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上品上生,那你的环境又变了,马上花开见佛:极乐世界是这么好。你心量小,在莲花包里,看来看去就这么一点,好像一个玻璃的小房子,看外边迷迷糊糊的,好比隔了磨砂玻璃。当然有玻璃嘛,外面的无量光照样亮得很,所以不叫幽冥世界,可是真正的极乐世界你是看不到的。因为你的心地不正嘛。心地不正,依报也差,依报就是环境。所以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广学多闻,才能解如来真实义

一个孩子吃到糖了,心里想:“妈妈好,给我吃糖。”可是旁边一个大人心里想:妈妈哄小孩,叫他别哭了。到底哪个能见如来真实义啊?医生在旁边又想:我要劝这个妈妈几句,老吃糖,要蛀牙的。所以还要批评一下,“你们做妈的别老给孩子吃糖,牙齿已经发黑了,你还给他吃糖。”角度变一变,观点就要变一变,哪可以不广学多闻?学了佛法,你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你就产生某一个知见,你要从各个角度看,你才能看清楚佛法的真面目。

引导听法的人心量越来越小,只听一个人讲,只为自己往生,还像大乘吗

在学法上心量也要放大,有人听到某些话,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愚蠢的高兴,什么话呢?“听法最好听一个人讲,听一个人讲,给你指导一条道路,听两个人讲,就两条道路,听三个人讲,你站在三岔路口,听四个人讲,站在十字路口,你怎么办?”那么“听一个人讲”,到底听谁啊?这个人在讲嘛,当然是听他的了,或者听你师父的,你总不会反对你师父,或者听你师父的师父,你总不会反对,他们就说:“拿现在来说嘛,讲经说法只有某某人最好。”

导引众生心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执着于一,这是佛教吗?这是佛法吗?佛法处处讲无量,尤其是大乘佛教。只有那些愚痴的人,不肯听法,一颗自私心,不管佛教,也不管众生,只管一个“我”,为了“我快快往生极乐世界”,听了这话高兴啊,鼓掌。佛门末法时期滑稽的事情太多了,离经一字,已经是魔说了,何况跟释迦佛讲的话全面反对,跟释迦佛对着干。所以切记切记,修行人一定要扩大心量,否则你这个修行人不可能成就。

阿罗汉称为小乘,这个“小”是跟菩萨比,
凡夫连烦恼都放不下,远远不如阿罗汉

你就是要断烦恼、证阿罗汉果,你以为阿罗汉是小乘心,以小心证小果,这个“小”还要讲讲清楚哩。什么叫小?阿罗汉跟大乘比起来是小呀,跟成佛比起来,当然是小呀,可是跟凡夫比起来,他可大了。佛法是相对的呀,世俗谛里一切语言文字全是相对的呀,绝对的东西能讲得出来吗?绝对的东西不可说不可说,要你自己去悟的呀。

阿罗汉跟菩萨比,称为小乘,跟凡夫比呢?如果比凡夫小,那么凡夫算什么?难道凡夫比菩萨小一点,比阿罗汉大,有这种说法?事实证明,阿罗汉放得下烦恼,你凡夫还放不下了,气量大的人才能放得下烦恼呀,凡夫的心量比阿罗汉小得多了,连烦恼都放不下。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九〇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八五问:忍之差别?

答:忍之差别有三:一,耐怨害忍。菩提道次第说:“他作损害全不在念。”(心如木石,当然无怨敌);二,安受苦忍。又说:“自身生苦,安忍受之。”(谓修善法所生诸苦);三,法思胜解忍。又说:“于法决心堪忍。”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问:对于已故之人,佛教的诵经超度对他们有多大帮助?又如亡故千百年的祖先,若后世儿孙诵经回向给他们,对他们有什么意义?超度能否将亡人度到极乐世界?

答: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超度可以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本来要堕落地狱五百年,超度后,减少到五十年,或者转投于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又如,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生到天道。具体效果如何,由超度者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就像我们请人介绍工作,能不能如愿,也要看所托之人是否有能力帮你办事,是否用心帮你办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济群法师)

问:我不敢受五戒,但决心按五戒来生活,这是否具有与受戒同样的功德?

答:不同。凡为佛子,第一大事便是受戒。凡受了三皈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是在家佛教徒对自己生活、修行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成佛、度众生基础的基础。

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语。不受戒而按五戒生活,只是形式上的遵守,并无戒体的纳受,功德是有限的。皈依三宝之后的纳受佛戒,才是成佛之道的开始起步。

不敢受戒者,往往是担心受戒后犯戒而加重罪过,或者是对守戒有种种疑虑。佛法不违世法,佛教的戒律也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不是不受戒做了坏事就不担责任。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事进行负责。我们应通过学习五戒、受持五戒来树立慈悲的观念、道德的观念、智慧的观念,增进我们的道德情操,完成人格。

(净慧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