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二、盗戒摄修(10-4)(总第202)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4.20

三辈往生,都离不开菩提心

提要:

  • 以为吃素念佛放生就叫修行,看到真正修行的要求,自然觉得“要求太高”

  • 三辈往生,都离不开菩提心

  • 用要求低来吸引人,所谓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了儿戏

  • 修行要求高一点,将来成就才有希望

  • 对出家人的要求,居士可以尽量学、尽量做,做到有功,做不到无过

  • 居士应向出家人学习,向三宝学习,才叫归依三宝

以为吃素念佛放生就叫修行,
看到真正修行的要求,自然觉得“要求太高”

当然他这位大哥要求是很低,低到怎么样?只要拿串念珠,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修行的要求也很低,只要吃素念佛放生就叫修行。在他们这个圈子里,真正的佛教再也找不到了,佛说了四十九年法也不知道了,连自己修的净土法门的三本主要功课,《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都不知道了。要求这么低,难怪他很吃惊,“要求太高,要求太高。”

三辈往生,都离不开菩提心

你们去看看《佛说无量寿经》,里边说:往生极乐世界分成三辈:上辈、中辈、下辈,连下辈往生极乐世界都要发菩提心,所以有位法师说过:没有菩提心,你是往生不了极乐世界的。这是根据经文来说话,哪有只要念就能往生的?要求这么低!

用要求低来吸引人,
所谓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了儿戏

要求低么也有一个特点,容易普及啊,人家一看要求这么低,还能达到这么好的目的,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谁不愿意?

听说从前,也不知道在日本还是在美国,有个富翁,反正他有钱嘛,他把钱闹着玩儿——说起把钱闹着玩儿,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从前我办公的地方是上海河滨大楼,那个时代河滨大楼是高级的,我们办公地方的隔壁邻居是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华侨,他的钱多得不得了,偏偏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他气坏了,他把这些人民币在房里乱抛,“有什么用啊?有什么用啊?”还好,没有丢到窗外去。有钱人就喜欢搞这一套,发泄发泄。

话再说回来,可能这个有钱人发泄里边包括着好玩儿,反正丢掉一些钱他无所谓,他把钱从窗外丢下去,像雪花那样飘下去,下面人等着,看见钱飘下来,抢钱啊。这么简单就能够拿到钱,抢的人多啊,普及了。其实抢钱的人看见钱就抢,也不冷静想一想:可能上面丢下来的都是假币,因为用不出去,这个富人在跟你开个玩笑。

修行要求高一点,将来成就才有希望

要求这么低,对你有什么好处?修行不是拿来消遣消遣、欣赏欣赏、玩玩的,那个叫修行吗?修行里有给你占便宜的地方吗?不管什么法门,都应该是修行人修的法门,修行人应该要求高一点,那样你将来的成就才有希望。

对出家人的要求,居士可以尽量学、尽量做,做到有功,做不到无过

所以有些对出家人的要求,对出家人不算高,对居士来说,也不算低,那么居士学还是可以学,看还是可以看的,你尽量的学,尽量做到嘛。你做到有功嘛,做不到呢?做不到,没有过失,因为你是一个居士嘛。这些要求是对出家人说的,出家人做到有功,做不到有过,这是出家人跟居士的分别。

居士应向出家人学习,
向三宝学习,才叫归依三宝

虽然居士做不到无过,但是你总应该向上啊,跟出家人学习啊,我们归依三宝就是向三宝学习,你不学怎么叫归依三宝?归依佛,是学习佛的觉悟,归依法是学习佛的智慧,归依僧,僧不是一个人啊,不光是你归依的师父,僧是指的僧团,僧团里的所有的比丘比丘尼都是我们的师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叫归依僧啊。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深入经藏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小业分别经学习录(29)

──德雄尊者编译

结语

佛陀回答了须婆的十四个问题之后,最后他总结地说:

“如此,年轻婆罗门,导致短命的方式带来短命,导致长寿的方式带来长寿,导致多病的方式带来多病,导致健康的方式带来健康,导致容貌丑陋的方式带来容貌丑陋,导致容貌怡人的方式带来容貌怡人,导致没有势力的方式带来没有势力,导致很有势力的方式带来很有势力,导致贫穷的方式带来贫穷,导致富有的方式带来富有,导致出身低贱的方式带来出身低贱,导致出身高贵的方式带来出身高贵,导致愚痴的方式带来愚痴,导致有智能的方式带来有智能。年轻婆罗门,众生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人,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戚,以业为依靠。业使众生有差别,也就是--有下等与上等。”

人与人之间有种种高下的差别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多数人不了解造成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也无法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于是有些人就认为这些差别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任何原因;有些人认为这些差别都是命运注定的,没有办法改变,所有努力都是白费的;有些人认为这些差别是由于需要而形成的;有些人认为这些差别由于环境所造成……等等。对这些差别提出种种偏差与错误的见解,都是由于未能彻底了解业果法则的真相所造成。佛陀是一切知者,透彻地洞悉业果法则的真实本质,所以能够清楚地指出造成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

从佛陀这段话中,我们了解业果法则的必然性:导致短命的杀生业成熟时,就带来短命的果报;导致长寿的不杀生业(慈爱业)成熟时,就带来长寿的果报;导致多病的伤害业成熟时,就带来多病果报;导致健康的不伤害业(关怀照护业)成熟时,就带来健康的果报;导致容貌丑陋的愤怒业成熟时,就带来容貌丑陋的果报;导致容貌美好的不愤怒业(忍耐业)成熟时,就带来容貌美好的果报;导致没有势力的嫉妒业成熟时,就带来没有势力的果报;导致很有势力的不嫉妒业(随喜业)成熟时,就带来很有势力的果报;导致贫穷的吝啬业成熟时,就带来贫穷的果报;导致富有的布施业成熟时,就带来富有的果报;导致出身低贱的傲慢业成熟时,就带来出身低贱的果报;导致出身高贵的不傲慢业(恭敬业)成熟时,就带来出身高贵的果报;导致愚痴的不亲近善知识(善友)业成熟时,就带来愚痴的果报;导致有智能的亲近善知识业成熟时,就带来有智慧的果报。

个别的业造成个别的果报:不善的业造成下等的果报,善的业造成上等的果报,所以佛陀说:“众生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人,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戚,以业为依靠。业使众生有差别,也就是,有下等与上等。”如此以指出各人过去所造的业是造成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

接着是最后一段经文: 

这样说了之后,都提亚的儿子年轻婆罗门须婆对世尊如此说:“太好了!尊者乔达摩,太好了!尊者乔达摩。尊者乔达摩以种种方式阐明佛法,就好像将俯盖向下之物翻仰向上,将隐藏覆蔽之物开张显现,为迷路之人指示道路,也像在黑暗之中擎举明灯,使得具有视力的人能够见到众颜色。我归依尊者乔达摩,归依法与归依比丘僧团。请尊者乔达摩记得我是从今天开始直到命终都归依的在家居士。” 

佛陀明白地指出造成人类有种种差别的因缘,须婆听了这段话之后,明了业果法则的本质,并且对佛陀生起坚定的信心,所以他称赞佛陀说法方式的善巧与美妙,犹如将俯盖的东西翻转向上,将隐藏的东西开显出来,为迷路的人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擎举明灯,使视力正常的人能够见到事物。然后他表达终生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意愿。三宝是真正能让我们依靠的对象:“佛陀”是真理的发现者与传授者,“法”是佛陀所发现与教导的真理,“比丘僧团”是实践佛陀所教导的法而亲身体证真理、进而弘扬佛法的出家团体。依靠佛、法、僧三宝,我们也能走在修行的正道上,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由光明之处迈向更光明的前途,乃至究竟解脱内心的一切染污,达到至上清凉的安全处。

这部《小业分别经》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最后祝福大家都能在三宝的指引下,修行戒、定、慧三学,亲身体证业果法则,乃至达到不死的无为境界──涅槃。(完)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