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4-9) (总第136)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3)

 

为了法身慧命,宁舍生命,永不犯戒

提要:

  • 修行不能脱离生活,指导生活中修行的法就是佛法,要在生活中实践佛法、断烦恼

  • 要守护好戒,使功德越来越增上

  • 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情况,也不应打妄语

  • 为了法身慧命,宁舍生命,永不犯戒

  • 为了广大众生的利益,为了正法的弘扬,需要开戒时可开戒

  •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

修行不能脱离生活,指导生活中修行的法就是佛法,要在生活中实践佛法、断烦恼

你们将来度众生,这些都要注意啊。而这些偏偏在佛门里没人讲,好像总认为这些话都不是佛法。完全搞错了,这刚刚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讲法的时候,这些讲得特别多。但是听说有些人烦恼起来了,想要走了。那么你走嘛就走吧,他偏要说几句闲话,表示他走得有道理。

他怎么说呢?“我在这儿学了几年,真正的佛法倒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什么收获。”他把我讲的这些话当成好像聊天那样,以为是家常便饭说说。这就是佛法呀。今天事实证明,经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嘛,你怎么能说这不是佛法呢?而且佛法脱离了生活,你怎么修行啊?你怎么在生活里断烦恼啊?咱们佛教到底不是茅山道士,一天到晚躲起来打坐,尤其是菩萨法,要广度众生的。

要守护好戒,使功德越来越增上

守护而转”,刚才讲的这些话,你们受五戒的居士应该要守护好,非但要守护不打妄语,还有这些应该要知道的、要做到的,也要守护好。“而转”,希望大家越转越上,功德要不断增上,要在如来讲的话里边越转越上。

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情况,也不应打妄语

“乃至虽为生命故,亦不知而妄语也”,乃至你碰到生命危险,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也不应该说妄语,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比如佛以前行菩萨道的时候,国王打猎,有一个小动物吓得逃啊,等到国王的卫兵追过来,问释迦菩萨说,“你看到吗?它往哪里跑的?”假如告诉他们,这个小动物就保护不了了。但是不能打妄语呀。假如你好心,这个小动物明明往这边跑,你指错路,往那边指,你也是打妄语。这个时候释迦菩萨也不打妄语,也要保全小动物的生命,他就不开口。随便你国王动瞋恨心,怎么样对付他,他也不开口,意思就是:“我死可以,要我打妄语,我不打的,要我给你指路,害这个生命,我也不干。”在《阿含经》,还有其它的经典里,比如《本生经》,这种释迦佛从前行菩萨道时的故事多得很啊。

为了法身慧命,宁舍生命,永不犯戒

在律仪戒里边——律仪戒,人们称小乘戒。小乘,意思他心量很小,专门为了解脱自己——有这么一句话“宁舍生命,永不犯戒”,我这个皮肉的身体可以死掉,你要我犯戒,办不到!因为我生命虽然舍掉了,可是我法身慧命保留了。一犯戒,法身慧命死掉了。所以宁舍生命,永不犯戒。

为了广大众生的利益,为了正法的弘扬,
需要开戒时可开戒

在大乘菩萨戒里,又两样了。所以各种戒不同,各种戒的要求也不同。因为大乘菩萨戒,他目的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他是给发大心、发菩提心的人受持的,他不仅仅是保护少数人,而是要保护很多的人。在菩萨戒里,有需要开戒的就可以开戒。但这不是为了你个人,而是为了保护广大的众生,为了保护正法能够得到弘扬,为了保护整个的佛教能够在娑婆世界永存,要牵涉到千千万万众生的利益,这种原则下,你可以开戒。像这种情况下,你说几句方便妄语,这是属于开戒。

这儿呢是讲律仪戒,而不是讲菩萨戒。所以讲律仪戒就要照律仪戒的原则讲。所以“乃至虽为生命故”,为了保全我的生命,我就打妄语了,这在律仪戒里边不许可的。你打起妄语,你就是“知而妄语也”。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

妄语这一条戒,最后要告诉大家,妄语中有大妄语,当然大妄语罪过更加重。什么是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算大妄语。你没有得到,你说“我得到了”,你没有证到,你说“我证到了”。比如有些人经常说自己,或者说别人,“他已经开悟了,他已经得到什么境界了。”如果他没有开悟、他没有得到,你这是大妄语。

首页 > 生活的教育 > 趣闻奇事

趣闻奇事 (185)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

*佛门感奇*

折服韩愈的大颠禅师③

只知二五 不知一十

禅师进一步又问:“你既然上表谏迎佛骨,不赞成皇上信奉佛教,想必一定对佛教了解甚深,所以才不赞成?”

韩愈一听到佛教就有了气似的,在禅师面前又忘形似的骂起佛教来:“你们佛教,口不道先王之言,而妄谈轮回生死之法,身不践礼仪之行,而诈传祸福报应之说,无君臣之义,没有父子之亲,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以残贼先王之道,愈岂能默然不语?”

这样一来,大颠和尚对这个只知二五,不知一十的狂儒,非把他降伏不可,否则往后他将更加狂妄。于是禅师又诘问韩愈道:“你批评佛教如此的不合先王之道,不言仁义,无父君之事,你在哪些佛经上看到的?”

韩愈说:“我哪有暇读彼之书?”他连一本佛经也未看过,就大胆的妄肆批评,真是幼稚好笑。于是大颠禅师对韩愈说:“你该知道有个‘舜犬吠尧’的故事吧!舜畜一犬,尧过其门,舜犬吠之,犬不识尧,并非尧是恶人也,今子不看佛经,不谙佛理,而妄肆攻讦佛教,与舜犬相去几何?”禅师语虽笑谑,韩愈亦是明人,对大颠禅师之喻,亦只有点头默认。

(摘自《佛门故事大全》煮云撰)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