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7-8) (总第60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18

为了报四重恩,就要学好修好佛法,转变自己的个性

提要:

  • 不在烦恼起来时断烦恼,反而逃走,这不叫出离烦恼,这是逃避烦恼

  • 发了菩提心的人,要负起度众生的责任,看到别人的烦恼、缺点,应该去帮助、劝导

  • 看到众生有烦恼就怄气、逃掉,这是退菩提心

  • 跟佛法的知见一样叫正知正见,不一样叫邪知邪见

  • 外道知见里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

  • 佛教的正见是要修戒定慧,以戒为师,以定生慧

  • 为了报四重恩,就要学好修好佛法,转变自己的个性

不在烦恼起来时断烦恼,反而逃走,
这不叫出离烦恼,这是逃避烦恼

发出离心不是叫你逃出世间,而是叫你在世间上断烦恼,是出离世间的烦恼。你不想在烦恼起来的时候断烦恼,反而逃走,你还有道理,“不是我不好,因为我看不惯,你看这些人多烦恼啊!”他烦恼归他烦恼,你断烦恼归你断烦恼嘛。即使他有烦恼,你看不惯他,他还没有退出这个团体,他还有股菩提心力量,你呢?好像比他高一点,看不起人家的烦恼,“那么我就走。”那么出离心也退掉,菩提心也退掉。说:“我到别的地方也好修行的。”可能别的地方的人不会惹你吧?你能找到一个不会惹你的地方吗?你逃到一个不会惹你的地方去,也不叫出离烦恼,这叫逃避烦恼。

发了菩提心的人,要负起度众生的责任,
看到别人的烦恼、缺点,应该去帮助、劝导

你们都是有出离心来到这儿学法修行的,将来要成为人才。如果你们退了出离心,我是很失望、很伤心的。你看不惯的人最多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最多了吧,我看不惯的人一百多个啊。(众笑)你是来跟我学的,你称我“老师”的,我对你寄托很大希望啊,希望你将来弘法利生。

再加上菩提心,菩提心要负起度众生责任啊,你看到别人有缺点,你应该去度他呀。什么叫度?同学之间帮助帮助呢,鼓励鼓励,开导开导,劝导劝导他,你这么关心他,人家也会听你话的呀。

看到众生有烦恼就怄气、逃掉,这是退菩提心

一看见众生有烦恼就怄气,理由十足,“都是他不好,那么我跑。”你这是退菩提心啊。我当年为了一个学生思想闹情绪,我给他开导,讲啊讲啊,一讲总要两三个小时,我也没有跑掉,我也没有叫他跑掉。下次他烦恼又起来,那么我再讲啊讲啊,所以我说了一句话:“我开导学生个别谈话的时间,远远超过我讲法的时间。”你跟我学这一点点也好嘛。

看到烦恼就想跑,这就是“我见”,“我”的看法就是这样。你错了,你被“我见”所害了,佛没有叫你这么做,佛叫你不要退菩提心啊,佛叫你度众生,佛叫你挑重担啊。

跟佛法的知见一样叫正知正见,
不一样叫邪知邪见

培养人才的素质,第三点,要有正知正见。以什么为正?以佛法为正,所以佛法称正法。现在佛门里都会讲,都知道“要正知正见”,讲没有用,要看你的知见是不是跟佛法的知见一样,一样叫正知正见,不一样叫邪知邪见,说得好听没有用的。

外道知见里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

你如果说:儒教也讲究正人君子,也是正知正见,我尊重儒教;道教也有正的一面,讲清净无为,我尊重道教。今天我们是在佛门里讲话,要讲讲清楚:这是儒教的正见,这是道教的正见,不是佛教的正见,因为他们对佛教懂也不懂,哪来佛教的正见?

佛教的正见是要修戒定慧,以戒为师,以定生慧

我们佛教正见跟他们不一样,还得要修戒定慧,还得要以戒为师,以定来开智慧。孙悟空的慧眼,据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烧出来的,我们的慧眼要从悟空来,而不是火烧眼睛烧出来的。我们可以尊重各种学派的正见,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等同于佛教的正见。

为了报四重恩,就要学好修好佛法,
转变自己的个性

最后跟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其实你们对我这个人不了解,我年轻时候很少说话的,也就是我不会做人啦。成家后,我妻子的同事到我家来玩,我在小房间里听到的,我妻子同事问她:“你先生怎么不说话的啦?”我妻子帮我说话:“唉,是的是的,他在家里也不大说话的。”可是我现在话特别多啊,为什么?观念转变了,不说话咋度众生啦?必须要转变啊,我转变得很快,而且想想: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听了要忘记,那么加一点风趣话,加一点故事、幽默,这样容易记得住。其实你们看过我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是证据,没有一张照片是笑的,都是铁板着脸的。(众笑)现在发菩提心了,为了度众生,弘扬佛法,为了报众生恩,为了报佛的恩,咱们还是要学好、修好。

好,今天到这里。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九九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九三问:于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答:应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于后第三章详说。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问题: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力就是经历。痛苦可以促使人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懂得痛苦,刀砍过来不会流血,爱人离去不会伤感,很多东西就不会珍惜。而且自己不经历痛苦的话,就不理解其他人的痛苦,也无法帮助他们。所以逃避痛苦,或是遇到痛苦就自我安慰,这样的生活不会带来遗憾吗?

佛法并不是让我们逃避痛苦,也不是在遇到痛苦时用一套理论自我安慰,而是让我们在遇到对境时作出智慧选择,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同时选择有利于生命成长的部分。无法选择时,就坦然接纳,包括顺境,也包括逆境。

其实从修行角度说,逆境比顺境更重要。因为顺境有催眠效应,容易使人忘乎所以。而在面对逆境时,需要接纳、承担、应对,需要思考人生,学会用智慧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心智得到成长,人格得到完善。再次面对逆境时,就能善巧处理,不犯同样的错误。

但如果盲目地把经历当作目的,摔了一跤之后,不去总结教训,继续摔第二跤、第三跤、第四跤,这么做有意义吗?你愿意重复这样的痛苦吗?所以重要的不是经历,而是在经历中成长。

(济群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