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烦恼起来时断烦恼,反而逃走,
这不叫出离烦恼,这是逃避烦恼
发出离心不是叫你逃出世间,而是叫你在世间上断烦恼,是出离世间的烦恼。你不想在烦恼起来的时候断烦恼,反而逃走,你还有道理,“不是我不好,因为我看不惯,你看这些人多烦恼啊!”他烦恼归他烦恼,你断烦恼归你断烦恼嘛。即使他有烦恼,你看不惯他,他还没有退出这个团体,他还有股菩提心力量,你呢?好像比他高一点,看不起人家的烦恼,“那么我就走。”那么出离心也退掉,菩提心也退掉。说:“我到别的地方也好修行的。”可能别的地方的人不会惹你吧?你能找到一个不会惹你的地方吗?你逃到一个不会惹你的地方去,也不叫出离烦恼,这叫逃避烦恼。
发了菩提心的人,要负起度众生的责任,
看到别人的烦恼、缺点,应该去帮助、劝导
你们都是有出离心来到这儿学法修行的,将来要成为人才。如果你们退了出离心,我是很失望、很伤心的。你看不惯的人最多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最多了吧,我看不惯的人一百多个啊。(众笑)你是来跟我学的,你称我“老师”的,我对你寄托很大希望啊,希望你将来弘法利生。
再加上菩提心,菩提心要负起度众生责任啊,你看到别人有缺点,你应该去度他呀。什么叫度?同学之间帮助帮助呢,鼓励鼓励,开导开导,劝导劝导他,你这么关心他,人家也会听你话的呀。
看到众生有烦恼就怄气、逃掉,这是退菩提心
一看见众生有烦恼就怄气,理由十足,“都是他不好,那么我跑。”你这是退菩提心啊。我当年为了一个学生思想闹情绪,我给他开导,讲啊讲啊,一讲总要两三个小时,我也没有跑掉,我也没有叫他跑掉。下次他烦恼又起来,那么我再讲啊讲啊,所以我说了一句话:“我开导学生个别谈话的时间,远远超过我讲法的时间。”你跟我学这一点点也好嘛。
看到烦恼就想跑,这就是“我见”,“我”的看法就是这样。你错了,你被“我见”所害了,佛没有叫你这么做,佛叫你不要退菩提心啊,佛叫你度众生,佛叫你挑重担啊。
跟佛法的知见一样叫正知正见,
不一样叫邪知邪见
培养人才的素质,第三点,要有正知正见。以什么为正?以佛法为正,所以佛法称正法。现在佛门里都会讲,都知道“要正知正见”,讲没有用,要看你的知见是不是跟佛法的知见一样,一样叫正知正见,不一样叫邪知邪见,说得好听没有用的。
外道知见里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
你如果说:儒教也讲究正人君子,也是正知正见,我尊重儒教;道教也有正的一面,讲清净无为,我尊重道教。今天我们是在佛门里讲话,要讲讲清楚:这是儒教的正见,这是道教的正见,不是佛教的正见,因为他们对佛教懂也不懂,哪来佛教的正见?
佛教的正见是要修戒定慧,以戒为师,以定生慧
我们佛教正见跟他们不一样,还得要修戒定慧,还得要以戒为师,以定来开智慧。孙悟空的慧眼,据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烧出来的,我们的慧眼要从悟空来,而不是火烧眼睛烧出来的。我们可以尊重各种学派的正见,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等同于佛教的正见。
为了报四重恩,就要学好修好佛法,
转变自己的个性
最后跟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其实你们对我这个人不了解,我年轻时候很少说话的,也就是我不会做人啦。成家后,我妻子的同事到我家来玩,我在小房间里听到的,我妻子同事问她:“你先生怎么不说话的啦?”我妻子帮我说话:“唉,是的是的,他在家里也不大说话的。”可是我现在话特别多啊,为什么?观念转变了,不说话咋度众生啦?必须要转变啊,我转变得很快,而且想想: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听了要忘记,那么加一点风趣话,加一点故事、幽默,这样容易记得住。其实你们看过我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是证据,没有一张照片是笑的,都是铁板着脸的。(众笑)现在发菩提心了,为了度众生,弘扬佛法,为了报众生恩,为了报佛的恩,咱们还是要学好、修好。
好,今天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