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76-2)(总第623)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23

妄想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少,起了烦恼能很快转变,这是看得见的现实的修行成果

提要:

  • 佛法是现实,是辩证法

  • 三皈依包括戒定慧,要持好三皈依戒,修好三皈依定,圆满三皈依慧

  • 修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就是为三皈依禅定打好基础

  • 求生极乐世界也要依靠现实,依靠现实才靠得住

  • 现在就持戒,就能拿到戒的力量;现在就修禅定,现在就能一心不乱;现在就听法,把极乐世界的种种搞清楚,心就更加定了

  • 在现实里修好戒定慧,在现实里得到利益、成就,远比指望临终一刹那靠得住

  • 妄想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少,起了烦恼能很快转变,这是看得见的现实的修行成果

佛法是现实,是辩证法

现实是最最重要的,这几十年来,我对佛法的信仰都是现实的,所以我常说这句话“佛法是科学,佛法是现实,佛法是辩证法”,佛法不是宗教,佛教比宗教伟大,伟大在哪里?伟大在它讲究现实。

三皈依包括戒定慧,要持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圆满三皈依慧

从现实生活中来讲,你们今天都有希望,都有要求,都不远千里来到崇教寺,想学禅定。我们这次在崇教寺学习三皈依,三皈依里边就包括禅定。学三皈依就包括了戒定慧,我常说“要持好三皈依戒”,皈依佛了,不能再皈依天魔外道,“要修好三皈依的定,要圆满三皈依的慧”,这就是三皈依,就是戒定慧。

修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
就是为三皈依禅定打好基础

你们这次跟常住一起学三皈依,咱们前几天已经开始为你们学三皈依的禅定打好基础,第一句就要你们做到:精神抖擞,面带微笑。这就是叫你现在就开始修起来。今天跟你们讲《定学开导》,你们来了都在听《定学开导》,都在修禅定,这就叫修行,这就叫现实。

求生极乐世界也要依靠现实,依靠现实才靠得住

根据现实讲话,现在修唸佛法门的居多,希望你们要有所依靠,有依靠嘛就靠得住,依靠什么?依靠现实。你们修唸佛法门的居士,如果你能依靠现实,多好哇。你现在还没有到临终,你想到极乐世界也去不了啊,到极乐世界,要断了气才能去。说:“我现在就要去,我自杀。”自杀要下地狱的,那更加去不了。

现在就持戒,就能拿到戒的力量;现在就修禅定,现在就能一心不乱;现在就听法,把极乐世界的种种搞清楚,心就更加定了

但是如果你现在能够持戒,那就靠得住了,因为你已经在生活里拿到了戒的力量。唸佛法门是以一念止万念,你们如果唸佛的时候把所有的妄念都止住,这是现实。如果你现在能够修禅定,你现在就能达到一心不乱,这是现实的,这靠得住啊。你经常听法,知道西方究竟在哪里,虽然过十万亿佛土,还能一刹那就到,一刹那怎么个到法?极乐世界到底啥个模样?莲花到底有多大?我这么大的身体钻得进去吗?你把这些问题都搞搞清楚,那你心就更加定了。从这里相信叫正信,什么都不知道去相信,叫迷信。

在现实里修好戒定慧,在现实里得到利益、
成就,远比指望临终一刹那靠得住

戒定慧是一体的,所以希望你们都要在现实里修好,在现实里得到利益,在现实里得到成就,这远远要比你指望临终一刹那得到东西靠得住。如果你只想求临终一刹那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你脱离了现实。打个比方,你的现实是用功读书,临终一刹那就好比考试,你考及格了就能升级,升到极乐世界去。能不能考不及格,就看你平时的功课怎么样,你现实不好好读书,你考得及格吗?

妄想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少,起了烦恼能很快转变,这是看得见的现实的修行成果

再说一句,你在现实生活里唸佛也好、修禅定也好,这都是用功的方法。你自己明白:我修禅定,妄想越来越少了,我止住妄念的力量在增加,我做种种观想,观境逐渐在明显了,这是现实啊,靠得住的呀。那么旁边人也会感觉到:你是提高很多了。

你们想:“他修禅定有没有打妄想、有没有提高,难道旁人能知道啊?”旁人看得出来的,“你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修行,我看你烦恼越来越少了,即使起了烦恼,你转变得很快。”这就是现实。那是你真的得到好处了,即使你不到一百分嘛也到了七十分了。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二〇〇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九四问:何者为智慧之自性?

答:菩提道次第说:“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其拣择。此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如何处理信仰
与家庭事业的关系?②

二、解

从解上来讲,有信必须要有解,从解之中了解基本教理,从而就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要信,认识到为什么要学,巩固正信,这是解的重要。

我以《维摩诘经》来讲,对于处在家庭来说,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维摩诘经》上讲:“虽处居家,不堕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虽处居家,不堕三界”,虽然住在家里面,但是在内心来讲,不要有所贪恋,要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是并不安乐的,三界如是,家也如是,所以不堕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有妻子有儿女,但是要晓得,与家人的聚合都是缘分,缘聚则合,缘尽则散。内心要保持清净,要依照佛法修清静之行,梵行就是清净之行,也就是说不要留恋,不要沾染,要看得清楚。一切都是因缘会合,因缘是有生有灭,有聚有散,要有个正确的观察,这是《维摩诘经》里讲的。

维摩诘经的第二段讲的是什么呢?对于出家的四种鉴别,第一种身出家心也出家;第二种身在家而心出家,等于说我生在尘世,心在山林,那心胸就很清高,很淡泊;第三种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第四种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这是一般人。所以说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应该是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出世俗家只能说是形式上离开家庭,穿了一件僧衣,但实际上他心里面没有修养,贪恋红尘,那么就等于没出家。因此,作为在家居士,你只要心里边清静淡泊,看问题清楚明白,有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就等于出家。

(惟贤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