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5-10) (总第147)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5)

 

不学法就修不起来,没有法上的智慧,也不会有觉悟

提要:

  • 不学法就修不起来,没有法上的智慧,也不会有觉悟

  • 喝了酒的人做事情,不是错就是乱,颠颠倒倒

  • 喝醉了酒,倒在路上,被母猪咬掉喉管死掉了

  • 喝醉酒的人,会把冰箱当厕所

  • 喝了酒兴奋,容易掉举、散乱,甚至像发狂那样

  • 借着喝酒任性发挥自己的烦恼,这种人不可原谅

不学法就修不起来,
没有法上的智慧,也不会有觉悟

我年轻时候在上海,每天出门我都喜欢走路的,路过一个香烛店,里边有一张方桌,有个老头子,天天在敲木鱼念经,我也不知道他念的是《金刚经》还是啥个经。因为香烛店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的了,那么他一边念念经,一边敲敲木鱼,一边看看,他也算天天在修行。你不听法,你怎么修得起来?你没有法上的智慧,你怎么能觉悟?你没有觉悟,你究竟死了到哪里去,你自己也搞不清楚,修行能够离开觉悟的“觉”吗?

喝了酒的人做事情,
不是错就是乱,颠颠倒倒

事无错乱”,喝了酒的人做起事情来,不是错就是乱,颠颠倒倒。比如说,一个人喝了酒,口渴了,他想喝点水,杯子放在口里,总算这个还没错乱,等他喝完了水,糊里糊涂把盖子一盖,盖到闹钟上了。人家说,“你盖子没盖。”“盖了。”“这是钟啊。”“哎呀,这是杯子!”

从前只有精神病会那么样。我二哥,因为当时家穷,所以他去电扇厂当学徒,上海那个时候不叫学徒,叫练习生,这个厂还算是出名的。老板的儿子,在办公室也有他的位置,所以他天天也来上班,不过老板儿子是个精神病。他脱了礼帽,不是挂在挂钩上,是挂在一个风扇的上面,还欣赏,“风扇带帽子”,他边欣赏边哈哈笑笑,挺得意。

只有喝酒的人才会去赞叹喝酒的人,不喝酒的人看见喝酒的人,真讨厌了。

喝醉了酒,倒在路上,被母猪咬掉喉管死掉了

喝酒的人还会跟非常脏的猪睡在一起,因为这个喝醉了酒的人路上倒下去,睡着了。农村的猪东走西走的,闻到他吐出来的东西,就过去吃,它吃得高兴啊,结果把他鼻子也咬掉了,这个人还醒不过来,后来把他喉管也咬掉了。因为这个人吐出来的东西里有酒的,这个母猪吃下去,也醉了,就躺在他身边睡着了。天亮了,人家一看,这个人怎么跟母猪睡在一起?一看,他已经死了。

喝醉酒的人,会把冰箱当厕所

这种笑话很多了,还有一个喝醉的人去小便,把门一开,他以为是厕所,就往里边小便,结果被老婆骂,“你在冰箱里小便已经好几次了!”(众笑)所以我们戒酒的人就“事无错乱,言无错乱”。

喝了酒兴奋,容易掉举、散乱,
甚至像发狂那样

不喝酒就不容易发狂,喝了酒,一兴奋啊,妄想特别多,那么容易掉举、散乱。如果你能够戒酒的话,就“不掉举、不散乱”。为什么喝酒的人有时候像疯狂那样?因为他打妄想打得厉害,而且凭着他的神经兴奋,想出来的妄念都是傲慢的,都把自己看成是英雄。

借着喝酒任性发挥自己的烦恼,
这种人不可原谅

从前有个喝酒的人,站在酒店门口,走过一个人他就骂,走过一个人他就骂。有些人一看:哦,他可能喝醉酒了。那么也不计较,原谅了他。其实这种人是不可原谅的,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为什么敢这么做?他头脑里边知道:如果你真的跟我打起来了,我朋友就出来了,只要跟你说一句话,“算了算了,你看你看,他喝醉了,喝醉了。”那么这个人只好自认倒霉:我今天碰到一个喝醉的人。反过来,假如一个人民警察过来呢?他敢骂吗?他看见了,就像老鼠看见猫,偷偷地溜走了,这人难道没有理智啊?他坏啊,因为他贪瞋痴泛滥了。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二〇一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九五问:智慧之差别?

答:菩提道次第说:“有通达胜义(无我慧)、通达世俗(五明处)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了解有情现于义利、修行之理,于有情有大义利,则所种福称因大,得果亦大)。”此处乃观待菩萨学处而说智慧差别,亦就所对之境而言。一切智慧皆摄于胜义、世俗二种,今何故特为开示菩萨学处?以菩萨以利益有情为重,故别开令其明显(一切智慧非笼统而说差别,应有多种差别)。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如何处理信仰
与家庭事业的关系?③

另外《华严经净行品》里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问,他提问的内容有十一个总类,每一个内容里面又有十种问题,实际上是一百一十个问题。这个提问主要就是说,做人怎样才殊胜?怎样才有功德?从这些方面来问的。文殊菩萨在解答中,就包括一百四十一个解答,这一百四十一个解答就包括从在家到出家,包括生活语言到行动,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微都包括在其中。禅宗讲,生活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现实就是道。

对于智首菩萨的提问,文殊菩萨有一句总的解答:“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你学佛走正道,你要想获得一切功德,就看你的心,要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在这里说要善用其心,为什么众生有烦恼痛苦?世界上有争斗?这是什么原因?就是这些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善用其心就恰恰能招来烦恼痛苦,一定要找出这个原因。文殊菩萨解答后,就在一百四十一愿里讲,不管你出家在家,你的行住坐卧、言语说话、动作走路,存心要善,要一切想到别人,想到一切众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当愿众生如何,只想到众生,并没有说是愿我怎么样,这就是无我精神。

一百四十一个“当愿”中,开头几个是关于家庭的。

(一)第一首: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你处在家,就要善对家庭,要认识到家的组合都是缘,有善缘有恶缘,顺心一点就是善缘,不顺心的就是恶缘,都是因缘组合,有聚有散,有分有离,都是性空的,这个要搞清楚,那么这样子就不会受逼迫,不会走投无路。

唐代有个庞道玄,他的女儿庞灵照,父女俩相当有道行,他女儿每天就以编蔑活(蔑活:指四川的竹器)来维持两个人的生活,而庞道玄有文采,不愿意当官,喜欢过清闲生活,他写有几首偈子,其中有几句:日在空中行,夜在空中卧,空空空吟诗,诗空空相合,莫谓多言空,空是诸佛座。

你们想想这个道理,一切都是观诸法性空,佛的境界就是空性,《华严经》上讲:“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趣,令心所向皆无碍。”心如虚空,其量无边,可以包容森罗万象。这个境界就大啊,在虚空是无挂无碍的。这个庞道玄父女,就是那么的高尚。

“莫谓多言空,空是诸佛座”,你不要说我什么都在讲空,你们要晓得空是如来的宝座,如来能够证悟空性,与空性相契和,就登如来的宝座,能够了解空意就见了法身如来。《华严经》的法界观,就包括一切事物及一切事物的性与相,性就是本体,相就是现象,都包括在法界里面。

你能够观空,就能够见一切如来境界、如来净土,层层无尽。你能够观缘生法、观有,就可以晓得一切器世间、众生世间的“一、多、大、小”,从微尘到整个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的佛,有业报佛、理性佛、愿望佛等各种各样的佛,你处处都可以见到,能够了空就是理性佛,理性佛有十种,这个境界大得很。所以对“空”字要有个正确的解释,不是“什么都没得了”,而是真空显妙有。了解空就能够证得佛果,了解无我就可以与诸法平等,境界就广大了。

(惟贤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