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学修三皈依

学修三皈依(63-2(总第555)

────────────────────────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1年7月29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帮人说好话,喜欢夸大,就失去了真实面貌

提要:

  • 口说“仁是爱一切人”,却对奴隶主杀奴隶大为赞叹

  • 帮人说好话,喜欢夸大,就失去了真实面貌

  • 爸爸干了坏事,儿子应该包庇,这不是真正的孝

  • 说“先做好人了再学佛”,目的是诱导佛弟子先去学儒教

  • 我们是培养佛教人才,不是培养儒教佛教各一半的“人才”

  • 儒教追求发财,佛弟子要做无产阶级

  • 已经选了一个水平最高的老师,还到三流老师那儿去学,非但搅乱了思想,还浪费了时间

口说“仁是爱一切人”,
却对奴隶主杀奴隶大为赞叹

有些时候孔子的学生问老师,老师无言回答。比如有一个国家的奴隶主拼命杀害奴隶,孔子大为赞叹,“应该杀,因为他们不听话嘛。”这个学生想不通,“请问老师,仁义道德的‘仁’怎么解说?”孔子回答:“仁就是爱一切人。”那就是说:奴隶不是人。孔子有一次派一个最会说话的学生到各个国家去,游说各国,结果好几个国家打起来了,不知道杀害了多少人?

儒教不见得一点好事也没有做。儒教能做到路不拾遗,晚上睡觉可以不关门,使人觉得太好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小偷了?当然有小偷有强盗,就是人们不说了呀。

帮人说好话,喜欢夸大,就失去了真实面貌

有一种风气,凡是帮人说好话,总是尽量夸大。比如有人要帮我说话,也是尽量夸大。我听到了都是辟谣,我都不承认的。十多年前就有人说我有“他心通”,我说:“我根本不修神通,哪来他心通啊?”还说我是什么罗汉。中国人就是这个习气。那么有些人听到别人帮他夸大,听了高兴,有些人嘛也不说“是的”,也不说“不是”,来个默认。有些人夸大到什么程度?连做个梦也都是当成真的,说“某某人是什么菩萨转世”,嚯!传开去了。梦都是虚妄不实的,《心经》里说要“远离颠倒梦想”,他还要去抓住梦!全搞得不像样了!

爸爸干了坏事,儿子应该包庇,这不是真正的孝

确实那时还有小偷强盗啊。一个学生问孔子,“某某人的爸爸偷了人家的东西,他的儿子去告发他,老师,你说应该不应该?”孔子说:“不应该,儿子要包庇爸爸。”连偷都要包庇,所以言行不符啊。

说“先做好人了再学佛”,
目的是诱导佛弟子先去学儒教

“要学佛先要做好人”,这句话听听不错,其实问题很大。实际上,这句话都是那些在佛门里劝人学儒教的人说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佛的人先学儒教。都是因为佛教传到中国来,一开始就是儒教、道教、佛教混起来的,所以就有“要做好人先向儒教学”的思想。

我们是培养佛教人才,
不是培养儒教佛教各一半的“人才”

儒教学好了,也不见得变了好人,那么要学佛教了,是带着儒教思想来学佛教,这就坏了!从前不是有句话吗,“不能带着资产阶级的思想来改造资产阶级思想。”结果,儒教思想放不下,因为先入为主了,佛教思想呢,半信半疑,成了一个混杂体。这样怎么培养好人呢?要明白:我们是培养佛教的人才,我们不是培养儒教佛教各一半的“人才”。

儒教追求发财,佛弟子要做无产阶级

儒教要培养人才,我们不反对,我们互相尊重,由儒教学会去培养。现在儒教开班多得很,他们开班都要收学费的,学的人一多就发财。我这个老师弘扬佛法四十年,还是无产阶级。

已经选了一个水平最高的老师,还到三流老师那儿去学,非但浪费了时间,还搅乱了思想

我们佛弟子怎么想呢?我们该不该说佛的伟大呢?如果不能说,这个讲法就没办法讲了。 既然不伟大,我皈依什么呢?如果你认为儒教好,孔子、孟子也伟大,释迦佛也伟大,你考虑一下看,究竟哪个伟大?一个当学生的,总是挑选一个水平最高的老师,你挑选好了一个水平最高的老师,再抽一点时间到三流老师那儿去学,那不是浪费了吗?不是搅乱了吗?

我这些话只在佛门里说,只对信佛的人说。至于社会上称孔子是伟人、圣人等等,我不说话,我从来不去攻击任何人。说:“傅老师,你已经批判很多了。”批判不等于攻击,批判是分析问题。比如说,你来反问我,“老师,你说释迦佛比孔子、孟子伟大,那么你说说看,你是怎么比较的?”那我要给你分析分析,讲出道理来呀!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修行人之路

修行人之路 (189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一梦漫言①

弘一律师 题记

见月尊师(见月尊师之事迹,亦收录于‘宝华山志’、‘净土圣贤录’。世腊七十九。),一生待人接物做事,态度威厉不露恩慈之情。也许有人会认为他过分严厉,不近人情。但是末法时代的一些善知识们,多半没有铮铮刚骨,与世俗随习同流合污,还自称是‘权巧方便,慈悲顺俗,’来掩饰自己。这本书中所叙述的尊师的言行,正是对症的良药。儒家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听闻到伯夷的人格风范,顽劣之人都会变得清廉正直,懦夫都会树起雄心大志)。我看这也适用于尊师见月。九月五日,我编写完尊师年谱摘要,又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要注释,并写了题记。九月十三日写完《随讲别录》两篇,躺卧在床,追思见月老人的往事,并发愿明年去华山(宝华山)礼拜尊师灵塔。不觉泪水涟涟,深感佛门气象凋零不振,痛彻肺腑。

以前在藏经目录中曾见载有《一梦漫言》。以为是现在人所写的通俗劝导世人的佛书,就借了一本,读了起来,才知是明朝宝华山见月律师自述他行脚参访的苦行事迹。我欢喜雀跃,深觉珍贵无比,反覆阅读,连吃饭都忘了。阅读之中,深受启发,感动得潸然泪下几十次。因而概括分段大意,加上眉注,并参照地图另绘了一帧大师行脚路线图,以为后来研学此文的学人减少碍难。

甲戌(1934年)八月十日阅读完毕。二十五日抄录完毕并此题记,弘一于晋水兰若。

卷上

康熙甲寅(公元1674年)冬,离言等各位阿阇黎(轨范师。意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即导师),以及寺中众班首领、执事,恭敬恳请,要我述说我的行脚参访经过和事迹,以资鼓励后人。所以就提笔,从始至末,拉杂直述,不加文饰。

我是云南楚雄府许家之子。十四岁时,两个弟弟尚小,不幸父母先后去世。兄弟三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伯父年事已高,膝下无子,对我们倍加爱怜,恩育教诲。当时我曾临摩画了一幅观音大士像,人们都称赞我是小吴道子。

我性好到处游览观光,脚步不停。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十五岁时,听说大理府和北胜州接壤之处,有一条金沙江,沿江居民以淘沙金生活。我就邀约了二三个同伴,走了五百里路去观光,看到了实际情况,真是大地造化,养育生灵竟有如此方式。又听说鹤庆府,地处群山之中,山势如墙壁耸然而立,河流平坝道路险阻。古时有一业龙想把它变成海。此处东南地势低凹,叫甸尾,水流到此,积聚受阻,渐将氾滥。有一印度神僧摩伽陀尊者,慈悲救生,用锡杖在甸尾的山脚处,穿凿了数十个孔洞,深达五里多,把积水导入金沙江。在此我遇到了浪穹县的学士肖暗初,他曾在楚雄请我为他画一幅观音大士像,一见面,很高兴,就邀请去浪穹县。接著又有孝廉杨绍先等人前来访会。肖暗初和杨绍先两家是亲戚,都是巨富人家,各有名园别墅,大家情投意合,因此,我在那里逗留了五年。

(摘自《一梦漫言白话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