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8-1(总第388)

─────────────────────────────

◎ 傅味琴 讲于 2003.10.8

不调伏贪心,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都不可能平等

提要:

  • 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有烦恼就会不平等,就有种种的痛苦产生

  • 不断烦恼、不提高觉悟,即使用各种手段极力想达到平等,也无法平等

  • 现象上的不平等,起源于心的不平等,心的不平等,起源于人的贪心

  • 不调伏贪心,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都不可能平等

  • 竞争促进了社会发展,可是也促使人与人之间斗争加剧,烦恼发展,痛苦增加

一心顶礼宝生佛~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

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有烦恼就会不平等,就有种种的痛苦产生

今天我们讲“一心顶礼宝生佛”,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 “正真无染着,伏贪平等门”,修宝生佛这个法门就是修平等。怎么样才能达到平等呢?人怎么会不平等呢?从贪开始就起了不平等。贪瞋痴一染着了,很难去得掉,时间一长,烦恼就形成了习气。人为什么有种种痛苦?因为有不平等,才有种种痛苦。穷的人痛苦,富的人实际上也没有离苦。富的人多吃多占,形成了别人的贫穷困苦,所以贫富始终没有平等过。为什么平等不起来?因为人的心始终没有平等过。

不断烦恼、不提高觉悟,即使用各种手段极力想达到平等,也无法平等

过去虽然极力想做到“平等”两个字,比如说,工作么铁饭碗,打不碎的,这样一来,就出了另一种情况,有些人觉悟不高,反而变了懒惰:我努力也是这样,不努力也是这样。由于人心里有个贪心,努力的人往往是贪钱财,不努力的人往往是贪懒惰,这两者都是心的觉悟问题。后来一看这样子,吃大锅饭是不行的,那么就开始竞争。

现象上的不平等,起源于心的不平等,
心的不平等,起源于人的贪心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有的人肯做贡献,在钱财方面他能放得下,可是他也有一个贪求,对他产生刺激作用,就是贪名。从前就是贪表扬,如果他表现好,大家都对他尊敬、赞叹、表扬,那么他就往贪名方面去发展,乃至发展到利用种种的手法,希望自己爬上去。如果人的品德败坏了,又会出现把人家打下去,自己爬上去。这种种的不平等现象,起源于人的心不平等,心不平等,起源于人有贪心。

不调伏贪心,人与人之间,
乃至整个社会都不可能平等

人的烦恼,贪瞋痴以贪为首,如果不调伏自己的贪心,对人是不可能达到平等的。不调伏自己的贪心,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平等,乃至于整个的社会也不可能平等。

竞争促进了社会发展,可是也促使人与人之间斗争加剧,烦恼发展,痛苦增加

现在采取竞争的方法,一争就发展得很快,物质文明发展也快,生产劳动发展也快,社会上的一切变化发展也快,这个事情好不好?是好事情。

可是我们再来做个检查,在竞争过程中,人们又起了贪心,有的人心量狭隘,道德品质败坏,走歪风邪道,最好把人家搞垮,自己嘛爬上去,最好使人家倒闭,自己嘛发财。当然你能力强,有智慧,有头脑,你主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情况我们肯定应该说是很好,可是人的心啊,可没有在觉悟上提高。所以现在法院里的工作也很忙,因为在竞争的社会里,很多人触犯了法律,很多人在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起来,同时去打击别人,对于别人受苦受难,他不管的。

                  
【中国禅宗】(57)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达摩禅法 (27)

另有一位居士说,他在参禅打坐的时候,在寺院的禅堂里容易入定,回到自己家里坐的时候,因为环境不同,不容易入定。寺院叫做道场,道场这个词和现在的科学是吻合的,道之场。现在不是说有磁场吗?那是磁之场,这个寺院就是道之场。所有来这里的人都是抱着一颗善良的心、求道的心,所有人的意念都集中在这个地方。这个意念是什么呢?这个意念叫无表色,是一种能量,它也是色法的一种,但是看不见。这个意念和我们的戒体是一样的意思,戒体这种力量也是无表色。一个人真正得到了戒体,他就能够坚持不犯,他有持戒的毅力在支持他。这个道场就是道之场,修道、成道、证道都在这个寺院里。寺院中最年轻的恐怕就是我们的玉佛寺了,120岁,从人的年龄来讲,也算不得了。还有的寺院1200岁,它的场的力量就更大。当然我们这120岁的道场,大家都来修持,这个磁场的力量、道场的力量就会增强,这是肯定的。所以在寺院里你修行一天会比你平常修一年更有进步。(完)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见性就是见空性理体

道就是真理。换句话说,大道无形就是人生宇宙的事实真理,道理道理就是这个含义。法界宇宙的真理,就是一切法皆不可得的空性理体,名之为理性,又名之为空性理体。

见性就是见空性理体。听明白道理不算数,要按照真理如法地落实做到方是真智慧。换句话说,把空性理体落实在自己的心心念念,自己的心心念念都能空净平等不着相,方是见理。

见理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白一切皆空皆幻皆不可得,明白空性理体不再着相名之见性。性是理体真空无一物,无法用眼见,只有心领神会。心领神会就是自己当下听闻,当下心中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知虚妄就要做到不再执着虚妄的幻相。

不着相就是见性,见性就是不着相。为什么不着相呢?因为自己的真心是空无一物的了了灵知,没有一点东西,灵知真心即是真性。听闻了空性真理,自己心中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叫理悟,不是真悟,更不是证悟。

要把听闻明白的空性真理如理如法地落实,真正不着相、真正无私无我、真正不执着,遇事无分别、无爱憎心、无计较心,方是真开悟、真明白、真见性。

理性真空没有什么能见与所见,如果能所双亡化空,也就是把能见的心、所见的境相一时打断化空,在身心境相全部化空,没有妄念妄想时,又不是死人,更不是断灭无知,这无知、无念、无我、无分别、无执着的了了灵知,即是我们的真心佛性。

若能时时安住灵知真心,用空性慧观照一切皆不可得,即是明心见性。见性就是遇事不着相、不当真、不粘黏的中道大智慧。中道大智慧又叫根本智,又叫平常心,又叫清净解脱心,就是自己无心无不心的无我之心。

心中如果做到无我、无执着,还有什么烦恼、痛苦、生死可言呢?说来说去一堆废话,谁能做到心空无我不着相,安住灵知,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着相有我见的人,怎么听也无法体会。

若求明心见性,若要真正落实做到不着相,只有一个诀窍:万缘放下,一切放下,全部放下,彻底放下。只有这一个方法,别无二路可走。如果按照自己的知见、意思、我知我见与我慢行事,拼搏苦修无量大劫,决定也无法真正开悟见性。只有彻底放下,当下放下,当下心空不着相,当下即可见性。

(仁德大和尚)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