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78-4) (总第61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19

不肯放下个人观点,不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往往导致失败

提要:

  • 受戒不能随便,戒师戒律不清净,得到的戒体也不清净

  • 只抓一点一滴,是因为懒惰、投机取巧

  • 不肯放下个人观点,不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往往导致失败

  • 不与大众和合,无论是工作、生活、修行、弘法,都搞不好

  • 四众弟子的修行团体复杂,更需要慈悲心,等待觉悟提高,慢慢转变

  • 看病讲究调,修行也讲究调,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人家改正错误

受戒不能随便,戒师戒律不清净,
得到的戒体也不清净

比如说受戒是一件好事情,佛的教导:佛涅槃以后,以戒为师。但受戒不能盲目受戒,给你授戒的这个戒师,必须要自身戒律清净。你必须要了解清楚,观察清楚。现在受戒有些只是举行个仪式,真的成了宗教仪式了。一听说哪儿开戒了,就去受戒,什么都不管了。

为什么佛要规定的这么严格?因为给你授戒的这位师父,如果他戒律不清净,你受的戒也不清净。你从不清净的戒师那里,得到了一个不清净的戒体,就好比母亲血里有毒,生下的孩子血里也有毒。现在佛弟子很多都把戒定慧、把学佛法修行,看成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很不严肃,很不认真啊。

只抓一点一滴,是因为懒惰、投机取巧

还有抓一点一滴成风。抓一点一滴成风,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众生习惯于偏见,习惯于懒惰,习惯于求高求快。你这种心态、你这种观点,跟大家的都不同,聚合在一起,不要矛盾吗?相同的东西不会有矛盾,不相同的东西就要产生矛盾。假如产生矛盾了,矛盾不解决,怎么合得起来啊?合不起来,怎么叫僧团啊?僧团就是一个和合的团体。如果一个僧团里边和合不起来,这个僧团有问题。

不肯放下个人观点,不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往往导致失败

而且在世间上来说,不放下自己的观点,往往失败都在这里。他不肯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一定要自己失败了,痛苦了,那么旁人好心劝劝他,“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要灰心,你只要能够吸取这次经验教训,虽然你这次赔本了,就算买一个经验教训吧。”如果他的观点再不改正,下一次还会失败。

不与大众和合,无论是工作、生活、修行、
弘法,都搞不好

那么进佛门修行了,这样子修行也修不好,学法也学不好。发菩提心,干弘法事业了呢,这样子,弘法事业也做不好。因为这会影响我们工作、影响我们生活、影响我们学习、影响我们修行、还会影响我们人际关系。到后来团结也团结不好,和合也和合不起来。所以释迦佛一再强调,在一个修行团体(僧团),一定要大众和合。如果你非常顽嚣固执,不合众到底,常住全体开会,要叫你迁单,只有一个理由:你不合众。不合众就是扰乱大家了。

四众弟子的修行团体复杂,更需要慈悲心,
等待觉悟提高,慢慢转变

尤其是我树立法幢以来,一向是四众弟子在一起的,四众弟子在一起生活啊,我在《人生八苦》这本书里说了一句风趣话:结婚了是“两众弟子”,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变了“四众弟子”,你说这个家庭复杂不复杂?既然我们团体四众弟子都有,那么怎么办呢?咱们都要发菩提心,总要大慈大悲了,让这些不能够和合的人,只要他们肯天天听法,自己转变,让他们慢慢转,慢慢调。

看病讲究调,修行也讲究调,
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人家改正错误

有许多人看我在华医生那里把病看好了,也想去。你真要去找华医生看病啊,我跟你们打个招呼:你没有耐心,你是看不了的。华医生讲究要调,慢慢调,把你调好。你有的调了。你假如不习惯调,你就去别的地方看。调可不简单了,各方面都要调,特别是心理状态、生活环境、饮食、空气,全要调。

说到这里,我也说两句话,一个团体两众弟子也够复杂的,男的有男性的特点,女的有女性的特点,个性也不同,观点也不同,何况咱们这个团体是四众弟子都有,慢慢调吧。大家发菩提心慈悲心,对一切众生慈悲慈悲,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人家改正错误,慢慢调。有人也许会说这句话,“老师啊,我到你这儿来学法修行,两三年了,怎么我好像进步不大嘛?”因为你自己又不肯调,又不肯接受别人帮助你调。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