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大般若的核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心经”,是整个六百卷《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这篇经文不长,可是包含了整个大般若的内容,是从大般若里浓缩过来的,是大般若的核心,所以叫《心经》。
看不破就不自在,有烦恼就不自在
“观自在”,你看不破就不自在,对人有厌恶心,你怎么会自在?对亲人有贪爱心,你也不会自在,越是爱得深越是苦,为什么?生老病死到最后,还是一个死啊!
没有爱,生离死别时就没有痛苦
比如我老婆死了,我就没有什么痛苦,为什么?因为我没有什么爱呀。没有什么爱,为什么要结婚呢?传统啊,世俗上的传统,就把我们推上种种痛苦的道路。
生离死别,谁都难免。如果信佛了还想不通,佛法的智慧对你就没有好处了。
快乐和痛苦是不可分的两姐妹,快乐后面就是痛苦
“观”,要观破了才能自在。“观”就是看,对人生要看破。人生苦多乐少,你虽然有时候会快乐,痛苦就跟在后面,快乐跟痛苦是不可分割的两姐妹。
当你快乐的时候,很容易得到享受,痛苦了,谁来救你呀?为什么看戏看故事,里边有些人要上吊?因为他太痛苦了。死了是不是没痛苦了?死了,如果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毁灭了,那就谈不上痛苦不痛苦;但是如果死了还是有,痛苦还是跟着你,你不见得会快乐。
一切唯心造,心不转变,就转变不了人间的痛苦
一切唯心造,心不转变,别想转变人间的痛苦。所以要想得开,要放得下。想得开就是观自在,什么都放得下,没有烦恼,就是自在。
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不伟大,
对一切众生都孝顺,才是伟大
比如像我有个亲戚,儿子很孝顺,她是高兴得不得了,经常来跟我讲,“我这孝顺儿子怎么样怎么样。”当然你得到一个好儿子,是你的幸福呀。可是这种孝顺不伟大呀,他没有孝顺我,跟我无关啊。你要教育你的儿子,对一切众生都要这样孝顺,那就伟大了。
爱得越深,痛苦越深
越是爱越是苦,亲爱的人,其中有一个死亡了,那是非常痛苦,爱得越深,痛苦越深。假如不是亲爱的人死,就会想:“关我什么事啊?”“关我什么事”,代表什么?代表自己能独立,能够客观化看问题。可是世间上人谁做得到啊?
子女不好,要好好教育他;
子女好,这是他应该做到的
对不好的子女,要好好教育他,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对好的子女,不要老是赞叹他,为什么?应该好的嘛!非但子女应该好,连你本人也应该好,难道你想做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