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49-2) (总第263)

───────────────────────────────

傅味琴 讲于苏州 2017.6.24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观世音”表菩萨的悲心,“观自在”表菩萨的智慧

提要:

  • 子女好不好,都是自己的因果

  • 要引导子女学佛法

  • 子女孝顺,仅仅是得到世俗上的幸福,牵涉不到来生

  • 孝顺是世俗上的功德,不是修行的功德

  • 子女孝顺,不要起贪爱心;子女不孝顺,不要起瞋恨心

  • 自己信佛,不劝导子女信佛,对不起子女

  • 子女不好,是父母没有教育好

  • 如今孝子也有新解说:孝儿子

  • 放下烦恼才能自在

  • “观世音”表菩萨的悲心,“观自在”表菩萨的智慧

子女好不好,都是自己的因果

好的子女,是来报恩的;不好的子女,是来讨债的。冤冤相报,“今世我拿你没有办法,来世我找你麻烦。”还不是自己的业障?

尤其是在外人前面,不要赞叹自家人,人家听了要想:是好,可是那跟我有啥关系了?你说了还要说,孝顺是孝顺你呀,又不是孝顺我。

要引导子女学佛法

既然是这么孝顺的子女,他就会很听你的话,你应该教育他、引导他,叫他来听听法。“我叫过了,他不来。”那叫孝顺吗?

子女孝顺,仅仅是得到世俗上的幸福,
牵涉不到来生

世俗上的孝顺,仅仅是得到世俗上的幸福,牵涉不到来生。后世怎么样?有因果报应,今世他孝顺你,你得到享受,来世你要孝顺他。

孝顺是世俗上的功德,不是修行的功德

再说了,如果人家说:“我看你的儿女很好很好。”你应该说:“还可以。”赞叹你,你也要说:“还可以。”哪有人家又没有赞叹,你就自己赞叹的?

比如说我们赞叹上师,是赞叹上师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修行的功德。孝顺是世俗上的功德,并不是修行人的功德。

子女孝顺,不要起贪爱心;

子女不孝顺,不要起瞋恨心

所以你们子女很孝顺的,不要有贪爱;子女对你们不好的,不要有瞋恨心。夫妻也好,子女也好,是一种缘分,这个缘分跟前世有关系的。

自己信佛,不劝导子女信佛,对不起子女

享受享受,慢慢的福气就差了,因为享受本来就是消福的。那怎么办呢?你子女孝顺你是好,为什么不劝劝他信佛修行呢?如果你不劝他信佛修行,你也对不起你子女呀。

子女不好,是父母没有教育好

“观自在”,看得破放得下,就自在了。子女好,你不要到处表扬他;子女坏,你不要气恼他,通过教育,坏的会变好的嘛。说是“讨债鬼”,你怎么知道他是来讨债的了啊?子女不好,不是讨债鬼,是你今世欠他的嘛!为什么说是你今世欠他的?他做你的子女,你没有好好教育他嘛。

如今孝子也有新解说:孝儿子

从前的孝子,不像现在的孝子。从前有一个孝子,有一天妈打他,他就哭了,妈说:“过去打你,你从来不哭,今天打你,你为什么要哭?”“你今天打我分量不重啊,我心里难过,妈老了。”从前孝子是这样的。现在的孝子要另外解说——孝儿子,对自己的儿女宠爱得不得了。

放下烦恼才能自在

对人生观不破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自在,要放下了才自在呀。比如你跟人家吵架,自在吗?吵得要拿根棍子打,你自在吗?你把这个棍子放下来,把要跟人吵架的心放下来,你就自在了。

“观世音”表菩萨的悲心,
“观自在”表菩萨的智慧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表示他的悲心,救苦救难。“观自在”表示他的智慧。有觉悟,有智慧才会自在。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