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三、杀戒摄修(2-9)(总第238)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6.7

空名惑道人,修行人往往利上肯让,名就不肯让

提要:

  • 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择手段,排挤、诽谤、打击什么都来

  • 为了争夺名望地位,排挤、打击善知识,连因果都不怕

  • 拼命打压能力超过他的人,还是为了名

  • 空名惑道人,修行人往往利上肯让,名就不肯让

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择手段,排挤、诽谤、
打击什么都来

我们再讲讲“名”,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看到人家名声起来了就妒忌。妒忌心男女都有,一般说起来,女的妒忌心比男的厉害。可是在名上,男的妒忌心很厉害,因为男的在社会上办事业或者研究学问,容易出名,惹得人家妒忌得很厉害。由于妒忌关系,拼命想保全自己的名声,以免别人的名声一高,把他名声打下去了,那么各种恶劣的手段都会用出来。想尽办法把这个人排挤掉,想尽办法去诽谤他,去打击他。哪怕自己知道:我这样做,要背恶业的。但是他甘心情愿偏要这么做,背恶业也不怕,乃至于会变成不畏因果,不择手段,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争夺名望地位,排挤、打击善知识,
连因果都不怕

这个几年来有些事我总是想不通,当初的时候都是对我非常欢迎,把我看成是非常了不起,赞叹我又是善知识又是弘扬正法,把佛教兴起来,又是培养人才,总之对我非常恭敬、非常赞叹、非常欢迎。到后来又把我排挤掉。有些地方排挤我的方法非常巧妙,总算还保持一点面子,有的地方排挤得非常恶劣,简直有点像流氓手段。

我想不通啊,咱们从来又不干坏事,咱们的事业是弘法事业,咱们是为了释迦佛的事业这么辛苦,每到一个地方咱们辛辛苦苦,又不拿报酬的,咱们在三宝的地方自己还要付饭钱的,这么好的事情这么好的作风,既然你后面要排挤我,当初为什么要欢迎我?既然你当初欢迎我,后来怎么要排挤我?有许多比较正义的法师,也想不通啊,就说了一句话:“请也是你们请的,赶也是你们赶的,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还是你们当学生的聪明,你们告诉我,“老师啊,因为你再留在那里,你的名望要比他高了,就摆不平了。”我方才明白,还是为了一个名。利,随便他怎么样都肯让,但是名,他就不肯。所以别小看了为名的烦恼,由于妒忌心打击排挤,可以不怕因果,有那么可怕。

拼命打压能力超过他的人,还是为了名

还有这么一个地方,也是学法的,说起来也是好的,照样有矛盾,什么矛盾?有些人想不通,比如说吧,我是一个老居士,也算是个老前辈了,可是我在那里就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据说那里有这么一个老居士,宗教局方面去看他,他讲了几句公道话,别人传给我听,他说:“有一个叫傅味琴的,被他压,压了三十年。”这个老居士怎么会讲出来这个话?因为那个老居士那个时候跟这个领导有矛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还帮我说了几句公道话。

他这个人当领导,办事的风格往往是这样,你能力太差了,他不要,因为没办法利用你;你能力胜过他,他也不要,因为你能力胜过他,他还得听你的。什么人他最欢迎?就是在他底下稍微一点,不要高不要低,就差这么一点,这个人最合适。

有一次选举,也是笑话连篇,这些新同学名字都排在我的前面,我这个老前辈了,排在这么多人名单的最后一名,我就想不通,我说:“你给我排在最后一名,我还选得上吗?”

空名惑道人,修行人往往利上肯让,名就不肯让

所以进了佛门啊,有许多信佛的人,利上可以很大方,喜欢供养布施,名上一步也不肯让。别忘了一句话“空名惑道人”,修行人知道名是空的,可是这种空名偏偏会迷惑修道的人。今天就跟你们讲到这儿,下面么就要照经书里的话,来讲讲财色名的危害。

好,今天就讲到这儿。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