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不同,因地制宜订一些规则是必要的
还有,每个团体因地制宜地订一些规则,也必须要有的。譬如说印度天气热,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气候冷,还得订些适应气候的规则啊,否则的话,太少的衣服在中国冷气候的地方是不适合的,那么应该要多穿一点衣服。这个衣服应该怎么穿,要有规则的,否则的话,不统一,乱七八糟的。
有的地区很冷啊,照样要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制定规则。比如本来规定比丘僧不戴帽子,这是佛制定的。但是可以开许,在很冷的气候下,有些人年纪老了或者身体虚弱,受不了,那么可以开许戴帽子,戒律有开遮持犯,这是开许啊,不能把身子冻坏。
持戒要严格,天气暖和的地方就不应戴帽子
在汉地,有许多地方天气很暖和的,那么就不应该戴帽子喽,你应该照不戴帽子的规则做。我听说能海上师当年在四川成都建立道场的时候很严格,他曾经是文殊院的法主,又建立了近慈寺。听说当年的近慈寺大得很,现在有一大片都被工厂占去了。当年近慈寺僧人的帽子、袜子、鞋子,都特别严格。有一次能海上师去上供,看到一个外来的出家人戴了帽子,他马上跟旁边侍者说:“叫他马上走。”怎么比丘僧团里出现一个戴帽子的,这么随随便便!
比丘要穿染衣,不得穿白衣
尤其是不准穿白鞋、白袜子,比丘穿的都要染衣的,哪可以穿白的?白衣是在家人穿的,印度天热,在家人都穿白衣,出家人为了有一个区别,所以不穿白衣。能海上师说:穿了白袜子、白鞋子,佛法很快要消灭。
丛林规矩一放松,修行就会乱七八糟
我们佛学苑以前杂志上还登了一篇修行日记,有个居士问男众部的一个老师:“前面一个年轻的出家人,你怎么在后面老远一看,就知道这个不是佛学苑的学僧?”他觉得奇怪:你看了背后就看得出来?这个老师回答说:“我看这个年轻出家人穿着白袜子、白鞋子,就知道不是佛学苑学僧。”佛学苑学僧一律不准穿白鞋、白袜,一看就看得出来,都有规矩的。如果丛林规矩一放松,整个丛林乱七八糟。军队之所以能打胜仗,有句话:军令如山。乌合之众的军队能打仗吗?还有另外一句话: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能服从安排,组织才有力量,才能跟烦恼打仗
我们这三年来,佛协文教部也搞了一些规章制度,还是要求很少的、很低的,比刚才讲的军队里的士兵要求低得多呢,跟丛林里比,更低了,丛林的规矩很严肃的。有人去过五台山普寿寺如瑞法师那里,大家都知道那里是戒律很严的,规矩很厉害。
我们文教部订了哪一些?举个两条来看,也有这么一点点精神,我们佛弟子如果有这种精神的话,就能跟烦恼打仗。举哪两条呢?要服从分配。分配你到哪儿你就得去,没有叫你去你就别去。分配出去的人没有半句话,一分配就走。在南安的小雪峰,他们有请,就分配去两个,太原的庙也去了好几次。在外留得时间最长的就是小范,他一句怨言也没有,都服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