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学修三皈依

学修三皈依(65-7(总第572)

────────────────────────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1年7月31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没有崇高的情操,人会变成低级动物

提要:

  • 没有崇高的情操,人会变成低级动物

  • 修行十年,成为品德修养非常好的人,何愁找不到对象

  • 在佛门里当老师,永远不下岗,还到处抢着要

没有崇高的情操,人会变成低级动物

有人就顾虑重重,“我心里话不好意思跟老师说,至少有两个顾虑:年纪大了,十年以后,也差不多老了。我不好意思说:我是离不开女人的。我为了学佛法,忍个十年还忍得过去。但十年后,我回去找对象,困难了。这么老了,年龄这么大了,难找啊。”前两天有个同学讲了一句话,我天天拿这句话开玩笑:“我叫王瑞芬,今年十八岁,未婚。”最要紧的一点——未婚。哎哟,现在男的找女的,女的找男的,就像公鸡找母鸡,母鸡找公鸡,(众笑)着急得不得了,看见一只母鸡,“咕咕咕”,拼命地追呀!(众笑)哪有一种崇高的情操?越来越不像样了,最后会变成低级动物的。

修行十年,成为品德修养非常好的人,
何愁找不到对象

如果你真的问我,我回答你,“那个时候,你出去找对象,追求你的人更多。因为像你这样十年培养出来的,品德修养这么好,提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啦。”现在这个时候,找对象哪儿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啊!说句笑话,能找到你啊,就像找到一个菩萨了。(众笑)

我年轻时在厦门,有个姑娘,经常到车站来送我,每次必到。同学告诉我:她的理想,就是将来要找个菩萨。她早就结婚了,至于和她结婚的人是不是菩萨,我可不知道。

菩萨难找啊,只有在我们这儿找啊,因为我们是培养菩萨的。(众笑)

在佛门里当老师,永远不下岗,还到处抢着要

还有一个顾虑:我现在这么年轻,找工作还容易找,十年了,我年龄大了,想去找工作,人家问:“你有什么资历?”“我是佛学苑毕业的。”“咱们不需要这样的人才啊。”工作更难找了,我又不想去杀猪。

我可以说一点给你听,现在佛学院就是缺少师资,因为缺少师资,拼命的加工资。有许多讲课的人也不知道水平怎么样,给他一个月四千块钱工资——这是从前的话,现在可能涨价了,因为油涨价了(众笑)——他还不满意,要走,肯定别的地方比这儿的工资还要高。你十年培养出来,你会找不到工作吗?

人家不相信你,要你露一手给他看看,“好,我明天就给居士们讲一堂课。”一看,“嚄!你肯定是傅老师培养出来的。”(众笑,众鼓掌)那么问:“你要多少工资?”“我只要吃口饭,什么工资也不拿。”人家抢都来不及了。你看我,今天还不是抢都来不及啊?

大家既然鼓掌,笑了,还要笑下去嘛,就等明天再笑啊!(众鼓掌)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80)

富兰迦叶投河因缘

过去,舍卫国有一位名叫富兰迦叶的婆罗门师,有五百弟子相随,深为国王及人民所敬仰。佛初得道时,与弟子们从王舍城来到舍卫国,全国上下见到佛陀身相庄严、说法圆融,无不虔心敬奉。

富兰迦叶知道后,心生嫉妒,欲破坏佛陀的声望,使其不再受人供养,于是带领弟子前去求见波斯匿王。富兰迦叶对王说:“我们先前曾向德高望重的修行人学习,而沙门瞿昙只是个后求道者,实在没有任何神德而自称为佛。您现在竟舍弃我而专门供奉瞿昙,令我非常痛心!大王,我想和他比试道行、神通,看看谁会得胜?届时,希望胜利者能得到大王的终生敬奉。”王回答:“非常好,就这么办吧!”随后,波斯匿王乘车来到佛所,至诚礼佛后,向佛表示:“富兰迦叶想和佛比试道力、神通,不知世尊是否愿意?”佛听了欣然接受,决定七日后进行较量。

波斯匿王在舍卫城东边的广场架起两座高台,每座高达四十丈,并以七宝、幢幡严饰座席。座席之间相距二里,双方弟子各坐其下,国王、群臣及大众云集,皆想目睹二人一较高下。

当富兰迦叶和诸弟子登梯上座时,有一个名叫般师的鬼神王,看出富兰迦叶及其弟子的虚诳、嫉妒,便掀起大风吹其高座,令坐具倾覆、幢幡飞扬,沙石如雨般飞洒,而佛陀的高座则安然无恙。佛与弟子们威仪庠序地来到广场,才面向高座,即已上到高台,众僧寂然地次第而坐。国王及群臣皆为其威仪所摄受,益加恭敬佛陀,他们稽首请求:“愿佛显现神通以降邪见,令我国人皆能明信正道。”

此时,佛迅速地从高座消失,升至虚空大放光明。从东而没,从西而现,如是从东、西、南、北方出没;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空中行、住、坐、卧十二变化;后没身不现,复现于座中,天龙鬼神以香花供养,大众赞颂之声震动天地。

富兰迦叶自知无道,低头惭愧。于是,金刚力士举起金刚杵,杵头出火,对着富兰迦叶说:“为何不见你的神通变化呢?”富兰迦叶心生惶恐,立刻从台座离去,五百弟子亦仓促地四处分散。之后,佛陀带着弟子们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国王、群臣亦欢喜离去。

富兰迦叶与弟子们受辱而去,在路上遇到一位名叫摩尼的老优婆夷,责骂他们说:“你们这些愚痴之人,不自量力,竟然想和佛陀比试道行,真是愚痴欺诳、不知羞耻,现在应该没脸在这世间游行了吧?”富兰迦叶羞愧不已地来到江水边,骗弟子们说:“我现在投江,必能生到梵天。如果我没回来,就代表那里是快乐的地方。”过了很久,富兰迦叶还是没回来,弟子们互相讨论着:“师父一定升梵天了,我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呢?”便一个个投江,希望能随师升天,却因罪业牵引,皆堕入地狱。

隔日,波斯匿王听到富兰迦叶及其弟子投江一事,大为惊讶,便前往佛所请示:“富兰迦叶师徒如此迷愚,是什么因缘?”佛告诉大王:“富兰迦叶师徒有二重罪:一者,三毒炽盛,自称得道;二者,谤毁如来,希望得到敬奉。此二罪应堕地狱。由于此灾祸催逼,使其投河身亡,受苦无量。因此,你们应当守摄其心,不起恶念,如此则罪患不至。譬如边城与外寇连接,若守备牢固则无所畏惧。城内之人安隐,外寇亦不能入。智者自护,亦是如此。”佛陀接着说了一首偈子:

妄证求赂行已不正
怨谮良人以枉治世
罪牵斯人自投于坑
如备边城中外牢固
自守其心非法不生
行缺致忧令堕地狱

佛又告诉大王:“过去有二个猕猴王,各带领五百猕猴。其中一王起嫉妒之心,妄想杀害另一王,独领猕猴之族,便前往寻其校量。多次败下阵来,便羞惭退去。猴王来到海边偏僻之处,海面上因风所吹聚的泡沫,高达数百丈,愚痴的猕猴王以为是雪山,便对五百猕猴说:‘久闻海中有雪山,在雪山中所享受的快乐就如吃甘菓般甜美,今日终于见到了。我先去了解观察,如果真的很快乐,就不会再回来;如果不快乐,我会回来告诉你们。’于是爬到树上奋力一跳,投身到聚沫中,沉溺于海底。五百猕猴见猴王没有再出来,便认为那里一定非常快乐,于是一个个投入聚沫之中,全数溺毙。”佛告大王:“当时那个好嫉妒的猕猴王,就是现在的富兰迦叶,五百猕猴是其五百弟子;另一猕猴王,即是我。富兰迦叶前世心怀嫉妒,被其罪所牵引而自投聚沫,令五百猕猴也随其身亡。现在,他们又因诽谤之罪,全部投入江河,罪业使然,累劫无限。”波斯匿王闻佛所说,生大信心,作礼而去。(出自《法句譬喻经地狱品第三十》)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