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20-3) (总第183)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8.1)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不会迷掉

提要:

  • 要把所有的时光都跟精进修行密切地联系起来

  • 走路时专心走路,有机会就修定,时间就都利用起来了

  • 《华严经·净行品》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愿

  • 随时观察自己起的是什么心,就是在修观心

  •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不会迷掉

  • 心不离般若智慧,常念无常,贪心就熄下去了

  • 多观他人的功德、念无常,瞋心就下去了

  • 喜欢打妄想就是愚痴

要把所有的时光都跟精进修行密切地联系起来

还有,应该利用所有的时光,都跟精进修行密切地联系起来。因为作为一个居士,生活比较复杂,又在家里生活,又在社会上工作,又有人际关系,总还要有休息时间休息休息,调剂调剂,哪怕你回家累了,在沙发上躺一会儿,也应该随时随刻警觉,怎么样利用这个时间,跟自己的修行联系起来。

走路时专心走路,有机会就修定,
时间就都利用起来了

举个小例子,你走路,你就专心走路,你不专心走路,你就没有利用好时间,从修行上来讲,走路的时光就浪费了。非但要专心走路,走路的时候不打妄想,还可以修修观息,一面走,一面观观自己的呼吸,这就是修行啊。你靠在沙发上,你观观窗外蔚蓝色的天空也好啊,这就是修空观啊。或者你在房里,闭起眼睛,把蔚蓝色的天空观起来,你就修五分钟的空观好了。你们修过禅定的,不论你观呼吸也好,观心也好,数呼吸也好,你能够把这些时间不要空过,加起来这个时间很多呢。

《华严经·净行品》教我们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愿

《华严经》上有一品叫《净行品》,就叫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来发愿。比如你在洗手的时候,你发愿,愿自己跟一切众生能够洗干净烦恼,你心就在修行上。这就是指导我们修大乘修法的,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修。

随时观察自己起的是什么心,就是在修观心

因为修大乘修法的居士很忙的了,他要度众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啊,那么随时随刻警惕:我现在有没有贪心,有没有瞋心,有没有愚痴心,随时随刻要检查自己。观心就是这么观嘛,你起心动念,你自己好好地观:我现在心是有贪心还是无贪心,有瞋心还是无瞋心,有痴心还是无痴心,散心还是聚心,大心还是小心,就是那么观的。

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不会迷掉

看到美好的东西,你马上就可以修,至少可以修《金刚经》里的几句话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这么一想一观,看破了,看穿了,你对这些美好的东西就不会贪著,也不会迷掉。要念念不忘有正知正见。

心不离般若智慧,常念无常,贪心就熄下去了

你确实自己在用功了,你随时随刻不要离开般若智慧,贪心来了,马上警觉外面的境界“一切皆无常啊”,你这个贪心就下去了,“既然无常,那我何必贪呢?”当然了,一个人吃饭总要吃的,喝水总要喝的,衣服总要穿的,睡觉总要睡的,有觉悟了,不等于这些不要,但你在这里边,不要起贪心。

多观他人的功德、念无常,瞋心就下去了

瞋心也是这样,发现自己冒火了,要多想想:别人也有好的时候。一切皆是无常,现在的境界,不管我多么气恼,也是要无常的,一会儿就过去了,不要执著,多想想别人的好处,瞋心就下去了。

喜欢打妄想就是愚痴

愚痴也是这样,想想:我这样子傻乎乎地老是想不完地想,何必呢?那样多浪费时光!马上就把这种愚痴心停下来。众生都喜欢跟愚痴心分不开,就说打妄想吧,每个众生都喜欢打妄想,其实你打了这么多妄想有啥个意思,但是明明知道没意义,打起妄想来,还是喜欢想下去,这就是愚痴,所以随时随刻要警觉。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