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怎样修持五戒(1-2) (总第02)

───────────────────────

傅味琴讲于宁波金松庵  2009.10.31

 

五戒非常重要,是一切成就的基础

提要:

  • 五戒非常重要,是一切成就的基础

  • 受持了五戒,还要修好五戒,才能成就

  • 想在戒中得到解脱,要靠修

  • 造成末法现象的关键在于法缘不足

  • 朝佛弟子的信心泼冷水,就使得佛弟子失去了成就的希望

  • 佛经都还完整地存在,就不能一定说是法缘不足

  • 虽然法还在,可是人的修行不够了,人跟法契合不起来,就造成了法缘不足

  • 懒惰不精进、贪简单方便,是造成法缘不足的重要原因

五戒非常重要,是一切成就的基础

其实五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五戒是修行的第一个法,凡是第一个法都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切将来的成就,就靠第一个法来打基础的。举一个例子来说,你受了戒以后,以根本戒为重要,根本戒哪一条戒最重要?就是第一条。我们今天呢,虽然要讲得深一点、广一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够简短扼要地来讲一讲。

受持了五戒,还要修好五戒,才能成就

刚才讲的是修、持两个字,受五戒么大家都受过了,持五戒呢可不一定持得好,为什么?很少有人或者善知识,跟你好好地讲一讲怎么持五戒,即使善知识也有在讲——听说你们宁波佛法很兴旺,经常有善知识来讲法,这很好——可是善知识讲的时候,你又没去听,这样就造成因缘不足。要持得好,就要懂得怎么去持。持好了,你还要修啊,最后关键还是在修上。虽然你是在持五戒,你有没有在修五戒啊?要修才能成就啊!

想在戒中得到解脱,要靠修

比如说,你愿意到学校里去读书,你也去了,这叫受,你去受学了;老师讲课,你也在用功地听,听了你都能够接受,很想做到,这就叫持;可是你是不是全都搞清楚了,你回家以后,你的功课是不是全做到了?还是回家以后三心两意啊?如果随随便便,那你就是没修好了。受戒已经不容易了,持戒更难,要修好更难。

再说一点,你们受戒都有功德,持戒功德更大,可是你要想在戒中得到解脱,修行想得到圆满,那靠修。

造成末法现象的关键在于法缘不足

为什么会造成现在末法的现象?关键在法缘不足,就是法的因缘不够了。这样一说,我们有点消极了、泄气了、灰心了:既然法缘不足,那我就没办法成就了。由于这样一种错觉,就造成了许多人说了很多的话,给我们佛弟子泼了一盆冷水,使我们的心再也热不起来了。修行嘛想修的,至于怎么个修法?就这么的呗,得过且过,至于想成就,那是渺茫得很。

朝佛弟子的信心泼冷水,
就使得佛弟子失去了成就的希望

这种思想产生的话很多,每一句话都在朝我们信心上泼冷水,使得我们现在虽然是末法时期,可仅仅是末法初期啊,还是大有希望的,可现在都感觉到希望不大。

佛经都还完整地存在,就不能一定说是法缘不足

即使说法缘不足,可是哪怕非常可怕的十年动乱也过去了,今天经书还保存着,虽然在那个可怕的年代里,焚烧了很多经书,可是没有烧光啊,今天完整的大藏经还存在,各种大乘经典、解脱乘的经典都存在,所以我们不能一定说今天是法缘不足。

虽然法还在,可是人的修行不够了,
人跟法契合不起来,就造成了法缘不足

“法缘不足”要怎么来解说呢?你这个人跟法对不起来了,人跟法契合不起来,就造成了法缘不足。好比明明有法,你对法不感兴趣了;明明有法,你看也看不懂了;明明有法,你还会念经,但是究竟念些什么,你不知道了。所以法缘不足,今天实在说,不是法的不足,是人的修行不够了。

懒惰不精进、贪简单方便,
是造成法缘不足的重要原因

众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总觉得懒一点比较好,少动一点比较好,简单一点比较好,做起事情来,总是拖拉一点比较舒服,都想拖后而不想赶前,这是众生不可否认的一个极大的弊病,否则为什么佛要叫我们修精进波罗蜜呢?就因为我们懒惰啊。法还有存在,佛弟子懒惰了,就造成了法缘的不足。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