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72-4(总第426)

─────────────────────────────

◎ 傅味琴 讲于 2003.10.21

修行要修心量大,“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提要:

  • 有人只要一尊佛,不要十方佛,连菩萨也不要,这跟佛的教导完全相反

  • 听法、懂法,才不会上当受骗

  • 能念《药师经》、药师佛名号,临终有八大菩萨助你往生西方

  • 修行要修心量大,“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 文殊菩萨的根本陀罗尼就是五字真言

  • 五字表五方佛的智慧,把五方佛的智慧修好就成佛

有人只要一尊佛,不要十方佛,连菩萨也不要,
这跟佛的教导完全相反

这个道理懂了,相反来说就不对了:顶礼嘛只顶礼一尊佛,连菩萨也不肯顶礼,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呢?也不要了,十方菩萨呢?更加不要了。所以今天你们居士来听法,今天又是药师佛的法会,你们心中有药师佛,来拜药师佛,诸佛菩萨以及诸位护法菩萨看见你们在娑婆世界这么发心,都是十分赞叹:如今这样已经难能稀有了。

而很多很多的人呢,药师佛也不要了,五方佛也不要了,十方佛更加不要了,菩萨呢?一个菩萨也不要。法宝呢?他们把释迦佛四十九年的法,缩缩缩,缩成了只有一本经,其它经都不要了。现在一本经又变成:真正的经不要了,他们要的“法宝”就是一本汇集本,这种现象真奇怪啊,到底对不对啊?所有的做法,都是跟释迦佛讲的话、跟释迦佛的主张,完全相反了么。所有佛经里边都没有这么说么,离开佛经了,还像什么呢?有句话:离经一字就是魔说。

听法、懂法,才不会上当受骗

所以咱们听法很好,听了法就懂佛法了,懂了佛法,你就知道这种说法是胡说八道,你就不会受骗上当了。

能念《药师经》、药师佛名号,临终有八大菩萨助你往生西方

拿顶礼三宝来说,顶礼佛宝,最后还要顶礼十方佛。拿修净土法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来说,释迦佛在讲《药师经》时特别提到,如果你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到无量寿佛那里去——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你想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你听到药师佛名号,或者你念诵《药师经》,再受持八戒,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帮助你到西方。念《药师经》,有八大菩萨的力量帮助你去,竟然有人说不好,不要八大菩萨,只要一个人拼命的念好了。有一位菩萨来帮助你一下,力量已经不得了了,何况这八位菩萨全是大菩萨。那种人的观点,究竟是在引导人还是在迷惑人啊?究竟是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啊?

修行要修心量大,
“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无论哪本经书都讲究心量要大,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心量极大极大,大到怎么样?大到无量,所以说无量寿无量光。

所以我在讲这一句的时候呢,对你们做一下开导,这是必要的。现在很多人修行路子错了,他不是修心量大,他听了邪师邪说的话,要心量小,这个方向就不对了。所以我们念到这一句的时候不要不重视,恰恰相反,你顶礼十方佛,你得到的利益更殊胜更大。

以上是顶礼佛宝。

一心顶礼文殊根本大陀罗尼~五字真言

文殊菩萨的根本陀罗尼就是五字真言

佛宝顶礼完了,下面是顶礼法宝。“一心顶礼文殊根本大陀罗尼”,“大陀罗尼”,我们今天讲的是文殊法,文殊法全称是《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所以文殊法的根本在哪里?就是五字真言,这五个字,就是文殊菩萨的根本真言。人们说修文殊法能开智慧,怎么开啊?就凭这五个字。

五字表五方佛的智慧,
把五方佛的智慧修好就成佛

这五个字表什么法?就是表佛的智慧的法。你们以前也听过,五个字就是表五方佛,就是表五方佛的五智,都是佛的智慧。如果你把五方佛的智慧修好了,你就成佛了。

拿西方佛来说,西方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成佛的?阿弥陀佛是修妙观察智成佛的,就是五字中的“杂”。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87)

苏曼女十子因缘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位须达长者,最小的女儿名叫苏曼,相貌端严,容颜殊妙,最受长者疼爱,胜过其他子女,每当长者外出游行时,必定带着苏曼同行。

一日,长者带她来到精舍,苏曼女见到佛陀踊跃欢喜,发愿以上好香品涂抹、庄严如来住处。当时,苏曼女手中正拿着宾婆果,佛陀跟她索要,苏曼女就将宾婆果供养如来。佛陀随即于宾婆果上,书写各种香料名称后,还给苏曼女。苏曼女和父亲须达长者回到城里,便依照佛陀的指导,着手寻找、采买上等妙香,并带至祇洹精舍,亲自研磨,天天如此。

此时,邻国持叉尸利国王,正好派遣一子出使至舍卫国。持叉尸利王之子初到异邦,四处观看,辗转来到祇洹精舍,见到容貌殊妙的苏曼女正在研磨香粉,于是动心想要娶她为妻,随即入城向舍卫国波斯匿王禀告:“有位女子相貌端严,正合我意,恳求大王将此女赐我为妻,请勿违背我的心意。”波斯匿王问道:“是谁家的女儿啊?”持叉尸利王之子回答:“是须达长者家的。”波斯匿王回答:“此事我不能作主,您得自行向须达长者请求。”持叉尸利王之子又再度禀白:“如果大王允许,我将亲自乞求。”波斯匿王便应允了。

于是,持叉尸利王之子发遣随行侍从,带着车马骑乘及各种物品,先行回国,只留下自己和一头大象在后。持叉尸利王之子随即骑着大象来到祇洹精舍,掳走苏曼女,扬长而去。须达长者听闻消息,立刻派人追逐,由于大象行走速度非常快,长者所派遣的人追赶不上。

持叉尸利王之子便将苏曼女带回本国娶其为妻,之后,苏曼女有了身孕,生下十颗卵,每一颗卵破开后,各有一名男孩,总共有十名男孩,形貌俊好,异于常人。

十个男孩逐渐长大,个个身手矫健,英勇非凡,然而却喜爱打猎,伤害众生性命。母亲苏曼女心生悲悯,劝导他们停止射猎。十子们回答苏曼女:“射猎是最快乐的事,如今母亲出口阻拦,难道是因为讨厌我们吗?”苏曼女告诉十子:“母亲就是因为疼爱你们,所以才出面制止,如果讨厌你们,就不会这样说了。因为凡是杀生之人,将来都将堕入地狱,受无量苦果,数千万岁中,恒常被有着鹿头、羊头、兔头各种禽兽面孔的阿傍地狱狱卒所猎杀,历经无数岁月,纵然想要求得解脱,却莫可奈何,无法脱离。”

十子们齐问苏曼女:“母亲所说的这些道理,是您自己想的?还是从他人口中听闻得知呢?”苏曼女告诉十子:“这是我往昔从佛陀那里听到的道理。”十子们好奇地问:“佛陀是什么样的人?请母亲为我们详尽说明。”

苏曼女对十子说:“孩子们,你们没听说过吗?佛陀是迦维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相貌庄严,本来应成为转轮圣王,但因厌离老病死苦,所以出家修行,愿行成就,得无上佛果。佛陀具丈六金身,相好无比,证得三明六通,对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通晓无碍,既能了知过去一切,也知道无穷尽的未来,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犹如观掌中明珠。”

十子们听了,内心十分欢喜,更问苏曼女:“如今佛在何处,我们可以见到佛吗?”苏曼女回答十子:“佛陀就在舍卫国。”十子们纷纷请求母亲苏曼女,让他们前去觐见佛陀,苏曼女随即听许,便与十子回到舍卫国。须达长者见到十位外孙,非常欢喜,倍加疼爱,带着他们来到祇洹精舍觐见如来。

十子们见到佛陀,相好庄严,更胜于前所听闻的数千万倍,欢喜莫名,不能自禁,佛即慈悲为他们宣说微妙法义,十子们同时证得法眼净,并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问道:“你们的父母允许你们出家吗?”十子们回答:“尚未禀告父母。”佛言:“父母未听许,不得剃染出家。”在一旁的须达长者立刻禀白佛陀:“他们皆是我的外孙,我现在同意让他们出家修行,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佛陀便允许了。十子们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即成沙门释子,个个精勤办道,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十位比丘彼此相互钦敬,出入同行,住在同处,深受舍卫国百姓的拥护爱戴。

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十位比丘究竟修了何种福德,既能出生于尊贵之家,个个容貌端正奇特?又以什么因缘能值遇世尊,烦恼断尽,离苦得乐?”

佛陀告诉阿难:“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位毗婆尸佛出现于世,教化因缘圆满,即入涅槃。佛弟子们将毗婆尸佛的舍利广为流布,建造无数佛塔供养。其中,有一座佛塔,因年久失修,颓败坏朽,当时,有一位老母发心修补此塔,恰好有十位少年经过,于是问道:‘你为什么要修塔?’老母回答:‘这是一座尊贵的佛塔,功德巍巍,我希望藉此修补佛塔功德,将来得到好的果报。’十位少年听了非常欢喜,共同发心成就修塔功德。当佛塔修建圆满之际,十个少年齐心发愿希望未来世同时出生,与此老母共为母子。

“从那时候起,九十一劫中,十子们无论投生天上、人间,皆同时出生,共享福报,快乐无穷。并有三事常胜他人:一者形体端正,二者为众人所爱敬,三者寿命绵长。从过去直到现在,不曾堕入三恶道,今生值遇如来住世弘化,听闻如来法音,皆得烦恼断尽,证得阿罗汉果。

“想要知道当时发心修补佛塔的老母是谁吗?就是现今的苏曼女;而十位少年即是今日的十位阿罗汉尊者。”

佛陀说完苏曼女与十比丘们的殊胜因缘后,与会大众心开意解,有证得须陀洹果的、有证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者,乃至有发大乘心证得不退位者,大家都对佛陀开示的佛法真义,生起无上信心,欢喜奉行。(出自《贤愚经·苏曼女十子缘品》)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