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扬自己功劳,打压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都是贪名的表现
还有一次,召集了一些居士来,介绍这个地方以及他当年的过程,“当年这个地方,是我跟哪个人,怎么样怎么样搞起来的。”一出口就离不开“我”,意思就是你们也应该知道知道我这些功劳。你介绍这些干什么呢?你讲点法给大家听听好了。
后来喜欢拍马屁的人都称他“大师兄”,其实佛门居士中间哪有排什么大师兄的?在他前面学佛的还有咧。有人就利用喊他“大师兄”,拍他马屁,结果把他当作台阶,自己爬上去。
后来文化大革命过去了,宗教要恢复起来了,他来跟我商量:“我想青年组由你负责,因为你很会讲法。”我说:“可以,可以。”后来又改掉了,叫我负责一张桌子,一个电话机,称为“热线电话”,叫我专门负责这部电话,“哪一家孩子有点精神病了,来向你咨询咨询。”
在能海上师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同学们在一起,大家选举。对那些年轻人来说,我也是老前辈了,把我名字排在哪里?排在最后一个。后来我就问他:“三、四十个人,名单上把我排在最后一个,我能选得上吗?”他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好好好,就把我排在最后一个。”可是选举都已经结束了!
后来他们中间有矛盾了,一个人告诉我,“有一天宗教局人来,我就说,有这么一个人叫傅味琴,被他压了三十年。”因为有矛盾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总算给我说了一句公道话。他是怎么压的?他一向是如此,他要你帮忙,但是你水平要比他低。太低了,他也不要,像傻瓜一样的人能帮什么忙?太高了,他也不要。这种种种种,还不是求名的表现?
世间的名是打出来的,
菩萨的名是慈悲心救度众生自然出生的
古时候练武功的人摆擂台,“拳打天下英雄,脚踢八方好汉”,人家被他打倒,他就出名了。名怎么来的?凡夫众生的名是打人家打出来的。菩萨的名哪里来的?菩萨名是对众生慈悲,救苦救难来的,多多少少苦难的众生,心里没有忘记观世音菩萨。
只要能弘法,何必在乎自己的名
从前咱们一本刊物,咱们编到13期以后就是另外人编了。咱们编的时候,有人说:“怎么里边全是傅老师的文章?”那么没稿件怎么办?应该主编去拉稿啊,总不见得全部抄书。所以我动尽脑筋,一篇加一篇再加一篇,搞了各种栏目,什么“诗中印月”、“心中的画”、“教育的蓝天”,那么总算不完全是我的文章。
有时候我把自己的名字隐掉,换了一个名字,有一个名字叫“智地”,也是我啦;有一个名字叫“乐音”,也是我啦。这是实在没有办法呀。如果一篇文章,连个名字也没有,人家觉得奇怪。所以我后来尽量不露名,只露一个姓,所以到处都是“傅老师,傅老师”,这是没有办法了。譬如客人来了,跟你握手:“你贵姓啊?”“无名氏。”行得通吗?
名要一分为二,对别人有利的名,要;
对自己有利的名,不要
有一年我在路上走,看见两夫妻在吵架,我就走过去,问他们为什么要吵架。他们跟我说了一下情况,当时我跟他们说了几句话,很有效果啊,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机录下来,两夫妻就手拉手回去了。临回去前一定要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家里住哪儿?以后我们来感谢感谢你。”我那个时候学解放军,(众笑)做好事不留名,所以我名也不告诉他们,地址也不告诉他们。
后来有点觉得不妥当,为什么不妥当?因为既然我不告诉他们我的名字、地址,我也不好意思问他们家里住哪儿,可是我心中总有这对夫妻,过了几天想想: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啊?别又吵起来了噢,要不要我再帮帮忙啊?(众笑)结果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地址也没有,只留下一个怀念。所以名到底要不要?一分为二,对别人有利的名,要;对自己有利的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