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四念处、四正勤,皆宜在定中修行
我们今天开始讲四如意足,能海上师说:“四念处是慧,四正勤是戒,四如意是定。足者行也,加上定功即如意足,一名神足,依定修行,一日千里,无论四念处、四正勤,皆宜在定中修行,固不只四如意足然也。”这段话我们前天已经讲过了。
“神足”,意思是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达到如意
对于后面两句,我们要明白,“神足”,“神”就是神奇,神就是有极大的力量,这个人很神奇,“奇”就是很奇怪,因为别人没有的,他有,所以觉得他很奇怪。有了极大力量了以后,我们就能够达到如意。因为一般人做不到、通不过去的,你就能做得到,能通得过去。
我们得到佛的智慧,在世间上当然就路路通,谁也比不上了。因为佛的智慧里有巧妙,所以叫善巧方便。世间上人也有善巧方便,但是不行啊,他的智慧太小了,要大智慧才能产生大的力量。
纯粹的佛法才能破一切障碍
比如说能海上师讲法的智慧全是佛陀的智慧,他不夹入别的东西,非常纯粹,所以他的讲法智慧有极大力量,能破一切障碍,所以人们说能海上师非常了不起,辩才无碍。
在佛法里加入了别的东西,就叫杂修
如果你在佛法里加入了别的东西,就叫杂,你思想杂了,你修的路、走的路也不是纯粹的佛教的路,这就叫杂修。杂修是这么解说的,几种性质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了,那不是叫杂吗?
去学外道典籍,就犯了三皈依戒
比如你皈依佛了,你就不能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了,你就不能再学外道典籍,你学了就叫杂,就违反了三皈依、犯了三皈依戒,因为佛教和外道性质不同嘛。那些一面学佛法,一面在学道教儒教——现在最流行,学儒教嘛就是《弟子规》、《三字经》,学道教呢?就是《太上感应篇》、《道德经》,这就叫杂修。有许多人还会讲佛法呢,名气还很大呢,他这么做也是杂修。
又信佛教,又信基督教,死后也不知去了哪里
我的外婆,我劝她信佛嘛她就念佛了。我两年没去看她,再去看她,她墙上贴着“信耶稣能得救”,这就叫杂。我再劝劝她,她又念佛了。她死的时候,我们亲戚们都信佛的,给她念佛号,一会儿教友来了,围着她,哈哈笑,“升天堂喽!”所以我实在不知道,我的外婆到底到了哪里。这样子杂修,是最最愚蠢的人干的。整个佛教的经典里没有叫你这么搞哎,如果你劝人家也这么搞,你的罪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