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82-5)(总第679)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1.7.6

住小庙没人管,就会自由散漫,难以修行

提要:

  • 住小庙没人管,就会自由散漫,难以修行

  •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 无论办世间上事业还是修行成就,都离不开欲

  • 欲用错了地方会害人

  • 甘露用错了地方也会杀人

  • 鸡蛋能补充营养,鸡蛋也能噎死人

  • 人参能救命,乱吃人参反而送了命

  • 庸医乱开方,治病变害人

住小庙没人管,就会自由散漫,难以修行

如果是住小庙,可以在里边自由自在,自由散漫,因为没人管啊。小庙就是这么兴起来的。

从前有人写了一首诗,诗上写了一点现实,写的可能是小庙里的人吧?要到太阳晒肚皮了他才起来,哪有像我们两点半就起来。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云何为四?”四如意足是哪四个呢?“欲、念、进、慧”这四个字,也就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当然要一个一个来讲喽。

无论办世间上事业还是修行成就,都离不开欲

先讲第一个,欲如意足。不管是办世间上的事业,或者是修行人在修行上想成就,第一步就离不开欲,所以欲是好东西。

欲用错了地方会害人

欲这个东西,你用错了地方,也会变坏东西。比如药,药是好东西能治病,但你这个药用错了地方了就害人了,所谓庸医杀人啊。所以我们要利用好的去反对坏的,我们信佛教的人要坚持一个原则:是非、好坏、香臭,都要分清楚。

甘露用错了地方也会杀人

佛门的腐败、愚痴颠倒、佛法衰落,这都是佛门里的人搞出来的。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呀,什么都搞错了。释迦佛说过一句话:甘露有时候也会杀人。不要满脑子只想到“甘露是好东西”,你用错了地方也会杀人。

鸡蛋能补充营养,鸡蛋也能噎死人

想起从前的事情,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嘛靠三宝加持,没有受到冲击批斗。但是经济上比较困难,因为我是自由职业,那个时候自由职业行不通了,都停下来了。还好,我会一点推拿按摩,也不定什么门诊啊出诊了,我什么价格都不定,你愿意帮助我一点就帮助了。

有人介绍一个人给我,“这是一个学校里的老师,为人非常老实,而且他工资很大。”意思我会得到好的报酬。结果我到这个人家推拿的时候,他跟我诉苦:“我虽然工资大,你看看,我这些都是补药,花了不少钱,所以我现在经济也不太好。”我说:“没关系,没关系。”他说:“我在公园里,人家给我推推,只要三毛钱,你嘛亲自上门来给我推,我只给三毛钱也不好意思,五毛钱怎么样?”我说:“可以,可以。”

推过一个时期,又跟我说:“我现在大部分都好了,留下一点,我自己锻炼锻炼吧。”那么我说:“好好好。”我连五毛钱也拿不到了。

后来我想关心关心他,我问人家:“他最近怎么样了?”“死了。”我说:“咋死的呢?”吃水煮鸡蛋,谁知道,一只蛋在喉咙里卡住了,是噎死的。

我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只能天天吃萝卜,所以不会噎死。鸡蛋当然是好东西,一般医生也是主张你身体虚嘛,总要补一补喽,可是也会害人的,谁叫你贪得这么厉害?如果你一只鸡蛋,分半只给别人吃,你就不会噎死。(众笑)

人参能救命,乱吃人参反而送了命

我听说从前上海永安公司老板,在国外的四个女儿,包了一架飞机来看望父亲。为了孝敬爸爸,给他带了人参。他是吃了女儿的人参死的。人参是救命用的,而不是营养品呀!不是保健品呀!你能乱吃吗?!结果乱吃,救命的东西反而害命了。

庸医乱开方,治病变害人

我弟弟的工作岗位在海洋渔业公司,患了神经衰弱,睡不着。厂里的医生一方面给他吃安眠药,一方面告诉他:“你可以出去走走。”可是这个医生又不说清楚,“你吃了安眠药的时候,别出去走喔。”他很听医生话,吃了安眠药,又在海边走走,结果安眠药药效发作,昏昏沉沉,脚一滑掉在海里,死了,这叫庸医杀人。

我们去的时候,据说这个医生脸色苍白,紧张得不得了。如果发生在现在,要告你状,要你赔偿,起码七八十万。家里的年轻人有点想不通,说:“要他负责。”我妈说话了:“人也死了,你们跟他说什么话呀?再说也不会活过来了。”所以我妈心地非常善良。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88)

比丘除恐怖心定得道

往昔佛在罗阅祇国灵鹫山中,为很多天人、国王、大臣说法。当时有一位比丘,刚猛勇健,佛知道他心中所想,就叫他到后山的鬼神谷中,让他在树下修数息禅定,以断烦恼灭除众苦,证得涅槃。

比丘按照佛的教导,来到山谷中想要修定,但是只听到山中鬼神的讲话声,但却看不到鬼神的样子,因而心中恐惧,无法安定下去。心中后悔,想要回去,于是自言自语道:“我在家时是大富宗族,又出家学道,只想找个安稳的地方修行。但这在鬼神深山之中,既无伴侣也没有行人,只有众鬼屡次来吓人。”

这样想着,还没有回去之时,世尊来到他的身边,坐在一棵树下问他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害不害怕?”比丘稽首回答说:“之前没来过这里,在这里确实心里很担忧。”

片刻之间,有一头野象王来到这里,倚着一棵树卧下,心里独自欢喜:“远离众象,是多么的快乐啊。”

佛知道象的心思,告诉比丘说:“你知道这头大象为什么来这里吗?”

比丘回答说:“不知道。”

佛陀告诉比丘:“这头大象的眷属大大小小有五百多头象,大象厌烦小象,来到这里倚树而卧,想到自己能逃离恩爱牢狱,是多么的快乐啊。象是畜生道,尚且心念闲静,何况你出家是为了求出生死,还想着有伴侣。跟愚痴的伴侣在一起,多受其害,宁愿一个人修道也不与愚痴的伴侣同住。”

于是世尊就偈颂道:“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乐戒学行,奚用伴为。独善无忧,如空野象。”

佛说完后,比丘新开意解,内心思维法义即得阿罗汉果。

谷中的鬼神也听了佛的教导成为佛弟子,接受佛的教诲不再侵扰人民。佛与比丘一起回到了精舍。(摘自《法句譬喻经·教学品》)



比丘除睡眠盖得解脱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告诉众比丘应当勤勉修道,除弃阴盖,心明神定,就可免除众苦。

有一比丘心志不明达,每天都是饱食后就回房闭门睡觉,放逸懈怠,不观无常。

他七日后即将命终,佛陀怜悯他,怕他堕入恶道,就进入他的房间,弹指警示他说:“咄起何为寐,螉螺蚌蠹类。隐蔽以不净,迷惑计为身。焉有被斫疮,心如婴病痛。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所生福千倍,终不堕恶道。”

比丘听到佛说的偈颂后便惊醒过来,见佛亲来教导,内心更加敬畏,便起来给佛顶礼。佛告诉比丘说:“你知道自己的宿命吗?”

比丘说:“我为阴盖所覆,自己不知道。”

佛告诉比丘:“往昔维卫佛出世时,你曾出家修行,但贪身利养,不念经戒,吃饱了就睡,不念无常,命终后生在螉虫中,共五万年,寿尽后又为螺蚌之类、树中的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生长在黑暗之中,贪身爱命,喜欢呆在幽隐的地方,以黑暗为家,不喜欢光明,一睡下去,百年才醒过来,缠绵在罪网中不求出离。你今天罪清净了而成为沙门,为何还喜欢睡眠不知厌足?”

比丘听了往昔的因缘,惭愧恐怖自责,五盖去除,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教学品》)



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

曾乾陀卫国有一个屠夫,正要阉割五百头小牛。尔时,有一宦官,用金钱赎买了这些牛,并把它们都放了。因为这个因缘,现身就得到了男根具足的果报。

他回到国王处,派人通报说:“某人在门外。”国王说:“这是我家人,一向随意而行,从未通传过,今天为什么这样?”国王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先前遇见一个屠夫,正想把五百头小牛阉割,臣就赎买了下来并放走了。因为这个缘故,身体恢复如初,因此不敢进来。”国王听说后又惊又喜,对佛法深深生起了信敬心。仅以花报,就感得如此的果报,何况其真正的果报,无法计量啊。

(摘自《杂宝藏经》)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