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3-1) (总第65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31

教证二法、戒定慧都具足,才叫圆满

提要:

  • 教证二法、戒定慧都具足,才叫圆满

  • 学圆满的法有善巧方便,可以分开来修,也可以合起来修

  • 学修圆满的禅定,既有次第步骤,又可以灵活分开、合修

  • 都是圆满的法的一部分,在修法上就没有障碍,就能合得起来

  • 先修出离法,再修菩萨法,也能达到圆满

  • 只修人天乘的法,不修出离法、菩萨法,不能叫圆满

教证二法、戒定慧都具足,才叫圆满

我们今天继续讲法供养,法供养偈的第三句:摄受于有情。我们已经明白,最殊胜的法是圆满的法,佛法都殊胜,都是圆满。那么什么叫圆满?一般我们说教证二法不能少,就叫圆满。如果只学佛法,不去修证,那就不能叫圆满;或者只讲究修,而不懂佛法,不能明了如来真实义,也不能圆满。圆满的法要戒定慧都圆满,如果分开来了,你只抓其中之一,哪怕缺了其中一点,都不叫圆满。

学圆满的法有善巧方便,
可以分开来修,也可以合起来修

今天还给你们说清楚,圆满的法是非常方便的,因为圆满的法,它的智慧很善巧,有怎么样的方便呢?圆满的法,你可以把它分开来修,也可以把它合起来修。我们发心是要学圆满的法,我们追求的结果也是要得到圆满的果,其中有方便。

学修圆满的禅定,
既有次第步骤,又可以灵活分开、合修

譬如说我们修的禅定就非常圆满,我们修的禅定有层次的,第一批的禅定跟第二批、第三批各不相同,是有次第的。这些禅定你可以分开来修,譬如说修第三批禅定的同学,不必修第二批、第一批,你只要修第三批。修第二批、第一批的也一样,可以分开来修。而且每一批禅定,我带修的时候总想给你们多学一点,其实你学的这几个观,你们自己修的时候,还可以分开来修。

拿数息观来说,我们开始修观息,然后再数息,如果再广一点,调气也是属于修息里边,密息、光息都是在修息里边。如果你时间来不及,你这几个观里边就修其中的一个观好了,这是没有什么妨碍、影响的;你时间来得及,你再加两个、三个观合起来修,就更好。

都是圆满的法的一部分,
在修法上就没有障碍,就能合得起来

拿到佛法来说,佛讲的法都是圆满的法,你可以分次第修,也可以合起来修。为什么合得起来?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圆满的法里边分出来的,所以能够在修法上没有障碍,非常圆融。

先修出离法,再修菩萨法,也能达到圆满

你可以先修出离乘法,再修菩萨法;如果你出离乘修不起来,你可以修人天乘法,然后再修出离乘法——出离乘就是解脱乘,然后再修菩萨法,这样走也能达到圆满。

只修人天乘的法,不修出离法、菩萨法,
不能叫圆满

如果你光修人天乘的法,不修出离法,不修菩萨法,那么你只能够把人天乘法修好,从整个的修法来说,不能叫圆满,因为其它的法你都没有修,要全部都修起来才叫圆满。你光修人天乘的法,你怎么能够得到圆满?连个阿罗汉果都证不到,小乘都圆满不了,哪来大乘的圆满?你还是流转生死,仅仅能达到不下三恶道的圆满。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修行人之路

修行人之路205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一梦漫言⒁

第二天他前往五台庵礼见大师,大师问及讲期中的事情,他就把我的来历和所恳求之事,向大师呈白了。大师说: “我幼时在北五台竹林寺,依随月川大师,随众听讲,也是衲衣草鞋,杖笠蒲团。后来开始行脚,天台、南岳等地以及直到这里宝庆,也是依然如故,不曾更改。因为檀越居士们建了此庵,他们跪地双手捧著衣履求我更换。若不接受就长跪不起,所以我就听从了,也是为让他们生信。我经常看到禅和子(参禅僧人)不愿改变这种习气,都爱好这样,难得看到愿意别行一路的。今天听到云南来的这个僧人不被境转(不为外部条件而改变自己的定心),真是有些像我当年的作法。你回去告诉自如法师,随顺他的本志,不要强迫他吧!这样做可以教诫大家不应多贪。”自如师也就允许遂我所愿。大众之中,有赞叹我古朴的,也有讥讽我标新立异的。我对这些讥讽和赞誉,权作无闻。

讲期开始后三日,方丈命四位班首复讲,按轮流次序,每人要讲六次。西堂班首因事外出,首座抱病请假。只有堂主(主持讲堂事务)可度师,是南岳荆紫峰无学大师的传法弟子,生性醇厚好学,和我心志相投,彼此互相敬重。从《楞严四依解》第四卷以下,全由我们两人轮流宣讲至终。道场圆满,自如法师带领众人去五台庵,礼谢颛愚大师。正好大师跏趺坐在伞下,所以他的别号伞居道人,自如法师礼谢大师之后,便回大报恩寺。大师把我留下,在伞下赐我一餐,菜是一盘苦瓜。大师先挟了一筷,同时叫我也吃。我送一挟进口,味苦难咽,又不敢吐出来。大师见状就笑了,对我说: “先苦后甜,修行作善知识也是如此。”'我礼谢了他的开示。大师说:“你有点骨气。以后打算去哪里?”我说:“在云南动身时,本为找寻三昧和尚求戒,受戒后随便参学。”大师说:“三昧和尚是真正的律师,你可以去受戒。要说起随便参学么,江南丛林,多半讲席都规矩不严,人多狂妄傲慢。如果感到不相宜,你还是回到我这里来,千万不要在外顺流随习放纵自己。你将来必为法门梁栋。”他当时就叫侍者拿来一套他自己撰写的著作,送给我,并再一次告诫勉励我说:“要学我的操行修持。”我拜受而别。(摘自《一梦漫言白话版》原文为见月律师口述)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我们之所以跟自己本具的佛性不能够合二为一,就是我们有无始以来的以“爱根种子”为一个根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妄想情虑,习染深厚”,习气染污,既深且厚,这些就是指的我们的烦恼,就是指的我们在世俗生活当中所积累的、说不完、道不明的苦水,说不完、道不尽的劳心的事,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烦恼的事情、劳心的事情,把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覆盖,不能显现其本有的光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做活计。

这些妄想,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它也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如果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你就无法改变。正因为它是不实在的,是因缘所生的,是有条件的存在,所以它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在迷失的生活中,不但不认为妄想、情虑的过失,反而以为这是值得我们迷恋的一种“幸福”,这个“幸福”是打引号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要明白了此大事因缘,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没有烦恼,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下,每天我们的内心世界都是万里晴空,我们如果每天出现这种精神状态,你说我们该有多幸福。我们不能够反观自心,随着妄想影子跑了,在妄想影子里做活计,就是在妄想当中生活,在妄想影子里头出头没,此世他生,人间天上,不得自由,不得自在。(净慧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