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三、杀戒摄修(6-4)(总第269)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6.15

佛弟子是勇士,对一切邪恶、一切烦恼的侵害、种种的迷茫,要能抗拒

提要:

  • 佛弟子是勇士,对一切邪恶、一切烦恼的侵害、种种的迷茫,要能抗拒

  • 把对恶势力的投降当作是忍的功德,导致今天佛弟子的修行没有力量

  • 世间的学问,都离不开贪瞋痴

  • 封建思想为了自己忍的名声,连媳妇被人拖走了也不管

  • 只劝一方忍,最后老实人受欺负,欺负人的人得寸进尺,造恶业下三恶道,这是害了人

佛弟子是勇士,对一切邪恶、一切烦恼的侵害、种种的迷茫,要能抗拒

在我的体会中,佛教是什么?按照佛所说的,佛弟子个个都是勇士,勇士就是勇敢的士兵,对于一切邪恶的东西、对于一切烦恼的侵害、种种的迷茫,必须要有反抗精神。

把对恶势力的投降当作是忍的功德,
导致今天佛弟子的修行没有力量

今天信佛的佛弟子为什么修行这么困难,进步这么慢?按照道理来说,我们应该称为革命者,这是自觉的革命。革谁的命啊?革烦恼的命。为什么今天佛弟子个个都变成没有什么力量,逐渐逐渐对邪恶的势力都成了投降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脑袋瓜里不认为这是投降,而认为“这是我忍的功德”。为什么思想意识这么紊乱?就是听佛法听得少。而在生活环境里受世俗的影响很厉害,很长久、很深广啊。我们从小长到大,在家庭里,一代传一代,这种错误的观点、烦恼的思想,贪瞋痴泛滥,很严重啊。

世间的学问,都离不开贪瞋痴

世俗上的学问,哪一种离得开贪瞋痴?尽管有许多学问听起来非常的好,可是你细细分析,它还是在贪瞋痴里。比如资本主义思想,他们搞企业、实业,也促使了物质丰富和社会发展。但本质是他们想发财,还是名利思想。

再比如在封建社会,儒教思想,它是人压人,两个人吵架了,儒教是用压的办法,把一个人压下去了,那么就太平了,他是这样来平衡的。

封建思想为了自己忍的名声,
连媳妇被人拖走了也不管

从前我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一件事,这种事情非常可怕,可是在儒教思想里很普遍的。他们讲究“百忍”,要获得“百忍堂”的名声,要修一百个忍。

我想起我小时候,因为妈妈不识字,我念了小学,还会写几个字,妈妈叫我写一封信给外公。地址拿出来,叫我写外公的地址,我还记得:宁波宝幢百忍堂。可见在我小时候,“百忍堂”非常流行。

有这么一件事情,自己家里的媳妇给人家拖走,他也忍,表示他忍的功夫很好,从不跟人反抗斗争。原来儒教的忍是这么个忍法!那么你功德圆满,媳妇么倒霉。为什么不起来斗争呢?假如这个人看见自己家里媳妇被人家拖走了,他就反抗,据理力争,我看人家要把他媳妇拖走,也没有这么容易吧?那么你讲忍,你一忍,你就投降了,斗也斗不起来了,那么天下太平,结果媳妇被拖走了。封建社会的儒教就是这么样来达到家庭社会的平衡的!

只劝一方忍,最后老实人受欺负,欺负人的人得寸进尺,造恶业下三恶道,这是害了人

再举生活中的例子,两个人吵啊吵啊,老年人都是说:“他既然这么样了,你就别说话了,你就忍一忍了。”意思就是说,你忍了么,他一个人吵也吵不起来了,即使一个人发发脾气哇哇叫,总比两个人吵好得多啊,两个人吵,吵到后来要打架了。

结果怎么样呢?假如这样劝导成功了,不说话的人就是老实,对方就胜利了,那么永远老实人受欺负,不老实的人永远欺负别人,这一套行得通吗?

假如说“你就忍一忍”,对方看见你忍了,他就自觉的停下来了,这个倒是好,倒解决问题了。能有利于解决问题,那么你忍一忍,对方自己觉得挺不好意思,“人家已经不说话了,我再说话也不好。”他也因此有点觉悟了,那么你这个吃亏还有意义。

结果呢,他欺负老实人,他欺负了你,他这一套行得通,还去欺负别人,到处欺负到处行得通。欺负人要背因果的,他死了要下地狱的,那么你害了他,这到底是美德还是害人?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