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安局长在中国佛教协会
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①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在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佛教界代表会聚一堂,分享经验,因应挑战,共同探讨中国佛教健康发展大计。我代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对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佛教三大语系、各民族佛教徒致以诚挚问候!
自2002年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在一诚长老带领下,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带领佛教界广大四众弟子,加强自身建设,主动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展,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弘扬和谐理念。佛教界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决策,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努力挖掘佛教教理教义中的和谐思想资源,在佛学研究和讲经说法中弘扬和谐理念,参与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合僧团,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探索建设和谐佛教的有效途径。2006年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2009年联合香港、台湾佛教界共同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两岸四地以及世界各国佛教徒提供了一个探讨和谐思想、推广和谐价值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西藏拉萨发生“3·14”事件后,中国三大语系佛教团结一致,共同谴责达赖集团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妨碍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行径,呼吁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佛教团结进步、护国利民的立场。
践行慈悲精神。佛教界秉承慈悲济世的佛陀本怀,倡导人间佛教思想,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2005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等大灾大难面前,佛教界发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溺己溺、济世利人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救灾行动中,踊跃捐款捐物,参与现场救援,举行祈愿息灾法会,彰显出佛教的慈悲情怀和大爱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促进两岸交流。大陆佛教界开展同台湾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岸人民感情、促进祖国统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2002年佛指舍利赴台湾供奉,数百万台湾民众虔诚瞻礼,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一大盛事。之后,两岸佛教界之间的互动好戏连台。2004年两岸佛乐在台湾、澳门演出,并联袂远赴美国、加拿大巡演。2007年向台湾佛光山赠送“和平钟”,向台湾中台禅寺赠送“同源桥”。两岸佛教界的交流佳话不断,是两岸佛教法乳一脉、同根同源的生动体现。
加强自身建设。重视佛教文化建设,挖掘和整理佛教文化中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佛教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大批优秀年轻僧才成长为佛教团体和寺庙骨干,佛教教职人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得到缓解。开展“和谐寺院”创建活动,推动寺庙管理取得新进展。2008年、2009年连续举办两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和一次佛教外语交流会,为提高四众弟子信仰素质、推进道风建设、培养年轻僧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佛教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庙造像上,求大求高,追求奢华,远离了佛教精神;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不整,追名逐利,引起社会议论,损害了佛教清誉。有的寺院管理不规范,有制不遵,有章不循,尤其是财务管理混乱,侵蚀了佛教健康的肌体。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佛教在因应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待改善,还没有自觉地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到强化素质、提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对此应当引起佛教界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宗教的作用日益彰显,成为影响国际关系与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宗教领域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佛教作为我国主要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至今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中国佛教能否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发挥积极作用,对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肩负着兴利除弊、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希望与会代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思考中国佛教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努力方向和主要任务,研究切实可行的举措。(摘自《佛教在线网》2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