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28)
 

【佛经典故】

龙华三会

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四、《弥勒下生经》说,未来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人间,坐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分别度九十六亿人、九十四亿人、九十二亿人成阿罗汉,称龙华三会、龙华会。后世佛寺中于四月初八浴佛,以迎弥勒下生,亦称龙华会。龙华树梵文名奔那伽,谓其“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弥勒大成佛经》),其花为龙所尚。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佛教成语】

愁眉苦脸 ①

“苦谛”学说,是释迦牟尼佛教理论的基石。为了说明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苦”字,佛教还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把苦扩大化,主张“三界无安”、“三世皆苦”。

佛教采用古印度的传说说法,把众生所生存的世界按空间分为高下3个层次,叫做“三界”——最下面一层叫“欲界”,是食欲与淫欲极旺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中间一层叫“色界”,是已经脱离了粗俗的欲望但没有离开物质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是离开了物质而只有精神存在于定心状态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佛教认为:不论是“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都充满了苦而没有安乐可言,这就叫做“三界无安”。

佛教又把人生按时间分为先后3个阶段,叫做“三世”,包括“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正如《增一阿含经》卷48中所说的:“云何为三?所谓过去、将来、现在。”佛教认为:不论在“过去世”、“现在世”还是“未来世”,都充满了苦,这就叫做“三世皆苦”。(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口蜜腹剑

唐朝玄宗时,李林甫为宰相。此人能写会画,颇有些才气。但他的品德却十分恶劣。他惯于溜须、谄媚,竭力吹捧唐玄宗,采取种种手段讨好玄宗的心腹宦官和皇后妃子,博得他们的欢心,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他靠这种手段,在朝廷高居相位十九年。在职期间,他利用权势干尽了坏事。他嫉贤妒能,对比自己强的人,或者受到皇帝信任的,与他地位接近的人,他千方百计地加以排挤、诽谤,甚至除掉。他对底下的人表面上也总是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甜言蜜语,使人以为他是一个难得的良相忠臣,实际上他是一个阴险恶毒的家伙。人们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后,都在背后骂他“口有蜜,腹有剑”。

后世用“口蜜腹剑”来比喻那些口是心非,阴险狡诈的伪君子。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古代成语】  不耻下问

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被人们尊称为“圣人”。虽然他学识渊博,但仍然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不停地向人问这问那,旁边一个人说:“孔子不是圣人吗?怎么还要问别人?”孔子听了回答道:“不懂就问,这有什么不好?”有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孔子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聪明好学呀!”
释义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含褒义。
例句李老师虽是全校公认的最有学问的老师之一,但仍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令人钦佩。(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