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66)
 

【佛经典故】

如犬逐块

如犬只知咬人掷打它的土块,不知打它的人,喻众生只识业果,不知业因。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因果报应

《俱舍论》里面说:“顺于正理”的,叫做“善业”;“乖于正理”的,叫做“恶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忿”、“不邪见”,是“十善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忿”、“邪见”,是“十恶业”。

《俱舍论》里面还说:“善业”将会“受乐报”,“恶业”将会“受苦报”。《成实论》里面也说:“善业”将会“得爱报”。“恶业”将会“得不爱报”。这就是佛教的“业报说”。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业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无论穷富、寿夭,种种命运都由个人所造的“业”决定。这就叫做“因果报应”。

作为一条成语,“因果报应”用来泛指:做好事,有好的结果;做坏事,有不好的下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马革裹尸

东汉时,北方匈奴经常侵犯边境,他们入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自西汉以来,一直是朝廷最头疼的边患。

马援领军讨伐匈奴

朝中有一位著名大将,名叫马援。他曾经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王朝刚建立政权不久,边境便发生动乱。马援率领将士奔赴战场,身先士卒,大破敌军,平定了叛乱。从此,他的名声威震天下,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后来,他六十二岁时,匈奴又来侵犯边境,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马援听说边境又有战事发生,便上朝请战要求领兵讨伐匈奴。皇帝担心他年纪太大,万一在战场上有个闪失,于心不忍,于是,不愿答应让他出征。可是,马援不肯让步。他向皇帝请命道:“谁说臣老了?臣的筋骨硬朗着呢!臣常说,男子汉应当为国战死在战场上,用马皮包着尸体回来埋葬。今日有此机会,又怎能退缩呢?”皇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只好命他为帅率兵奔赴战场。后来,他不幸在军中病故。他死后,人们还是念念不忘他的那句“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豪言壮语。

【词义】马革:马皮。裹尸:包裹尸体。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男子汉要为国家战死在疆场上,死后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来埋葬。

【用法】褒义。常用作参军时的豪言壮语。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与“为国捐躯”近义。 (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一饭千金

(编 甘礼乐 绘 杜滋龄)

(3)韩信便一怒而去,再不回头。   (4)他没处吃饭,只得到淮阴城下的淮水边钓鱼,钓得了可以卖几个钱,钓不到只好饿肚子。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