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85)
 

【佛经典故】

鱼子庵树花

鱼子(卵)极多而能成活为鱼者极少,庵罗树花极多而能成熟为果者极少,比喻发菩提心者极多而最终能成佛者极少。《大智度论》卷四云:“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花,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救苦救难①

在大乘佛教的众多菩萨中,最受汉地信徒尊崇的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统称为“四大菩萨”。

“观音”,是“观世音”之略(唐代,人们为避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讳而略去了“世”字)。大乘佛教说: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由于他以慈悲心广化众生,又被称为“大悲菩萨”。

“文殊”,是梵文音译“文殊师利”之略,又译作“曼殊师利”,意译为“妙吉祥”、“妙德”、“妙首”等。大乘佛教说: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由于他以智慧知名,又被称为“大智菩萨”。

“普贤”,又译作“遍吉”。大乘佛教说: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由于他以行愿著称,又被称为“大行菩萨”。

“地藏”的意思是“像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的善根种子”。大乘佛教说: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弥勒佛出世之前,地藏菩萨现身于“六道”,救度一切众生。由于他以愿力闻名,又被称为“大愿菩萨”。

佛教宣称:菩萨修行成佛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地”以及“等觉”、“妙觉”等42个层次。《楞严经》里面规定,“十信”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第一“信心”,第二“念心”,第三“精进心”,第四“慧心”,第五“定心”,第六“不退心”,第七“护法心”,第八“回向心”,第九“戒心”,第十“愿心”;

“十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第一“发心住”,第二“治地住”,第三“修行住”,第四“生贵住”,第五“方便具足住”,第六“正心住”,第七“不退住”,第八“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第十“灌顶住”;(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愚公移山

在冀川南面、河阳北面有两座非常雄伟、峻拔的高山,人称太行山和王屋山。山下住着位年近九旬、人称愚公的老人。老人因家门正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每逢出门,都需爬山越岭,极其不便,所以下定决心要挖去这两座大山。于是,愚公一家共同努力,夜以继日地挖土、运石,从不间断。

一天,黄河边一位人称智叟的老汉来到他们干活的地方,嘲笑他们说:“你们也太愚蠢了!仅凭你们父子几人,何时才能挖掉这两座大山哪!”愚公听了他所说的话,眼望智叟,坚定的说:“我死之后我的儿子还在,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何必担心挖不平呢?”智叟听后,惭愧不已。愚公的精神后来终于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派大力神来帮助愚公移走了这两座大山,使道路从此畅通,愚公一家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词义】这则成语比喻知难而进,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毅力。

【用法】现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地斗争精神。(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黄粱一梦

(编 浦增元 绘 吴大成)

(10)他越想越懊恼,想拔刀自杀,没有成功。后来,皇上免了他的死罪,把他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去。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