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句经要义】(34) 
法句经要义
陈燕珠编述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78
无错信知无为
断一切系缚者
放弃一切欲念
是真尊贵人士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舍利弗尊者。

有一天,有三十位比丘来祇树给孤独园礼敬佛陀,佛陀知道他们证得阿罗汉果的机缘成熟,就问舍利弗尊者:“舍利弗!你相信观身念住可以证得涅槃吗?”

“世尊!观身念住可以证得涅槃这件事,我并不是只因佛陀这样说我就相信,只有本身尚未证得涅槃的人才会接受别人的说法。”大家不明白舍利弗尊者话中含义,内心都想:“舍利弗尊者直到此时尚未放弃错误的见解,尚未信仰佛陀。”佛陀向大家解释说:“舍利弗尊者承认观身念住可以证得涅槃,但他接受的原因,不是只因佛陀或其他人如是说的关系,而是经过他个人的亲身经验实证而来。真正的信仰是来自对真理的正确认知和了悟,不是狂热的宗教感情或盲目的信仰。”

◇◇◇◇◇◇◇◇◇◇◇◇◇◇◇◇◇◇◇◇◇◇◇◇◇◇◇◇◇◇◇◇◇◇◇◇◇◇

舍利弗的幼弟 阿罗汉居止处一切安乐

79
无论村落或林间
甚至山谷或平地
那里住着阿罗汉
那里就幸福安乐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离婆达尊者。离婆达是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是家中惟一没有出家的人,父母在他年轻时就急着给他成亲。婚礼上他看到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婆婆,心里觉悟到生命逃离不了衰老和死亡,于是决定离开家庭,到一处有三十位比丘的精舍请求剃度出家。舍利弗尊者也事先请求这些比丘达成弟弟的愿望,使他成为沙弥。出家拿到一个禅观题目后,他到僻静的树林中禅修,终于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佛陀与舍利弗尊者、尸婆离尊者一行人一同要来探访他。

一路上人烟稀少,路况不佳,但是获得天神的一路照料,提供所需。离婆达尊者知道佛陀与兄长等一行人不辞辛苦要来看他,也运用神通建造了一座特别的精舍,安排适当的住处,使众人得以安住。

可见有阿罗汉居住的地方,就是清净安乐的地方。阿罗汉证悟的涅槃是以观想无常、苦、空、无我而证悟的,证悟的那一刹那的意识,改变了人的命运。

◆◇◇◆◇◇◇◆◇◇◇◆◇◇◇◆◇◇◇◆◇◇◇◆◇◇◇◆◇◇◇◆◇◇◇◆◇◇◇◆◇◇◇◆◇◇◇◆◇◇◇◆◇◇◇◆◇◇◇◆◇◇◆

诱惑比丘的女人 阿罗汉无欲寂静

710
树林甚迷人
众人不喜悦
无欲者离欲
不求诸欲乐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一位妇女。

这位妇女在一处破旧的花园中,看见一位比丘结跏趺坐,正在禅修,就故意对比丘宽衣解带,骚首弄姿,使得这位比丘心神荡漾,全身亢奋。

这时,佛陀在精舍透过天眼得知此事,他以神通示现在比丘面前说:“比丘!追寻肉欲者没有真正的喜悦,弃除欲念激情者充满真正的喜悦。”比丘因此证得阿罗汉果。

无欲的阿罗汉,弃除了有形无形的欲望,灭除了不受控制的情感和世间的垢秽,不再制造新的业行,已经消灭了重生的种子,放下了苦果的重担,脱离了生死轮回,他已完成了所有的学习(无学),达到永恒的极乐。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