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句经要义】(74) 
法句经要义
陈燕珠编述

善辩非成就 贤者弃除一切恶根(2)

19~8
若人已拔根
清除及毁灭
放弃一切恶
称为英贤者

佛陀知道他们动机不纯,劝诫说:“比丘们!虽然你们说得头头是道,却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你们发心不善,并非善辩就是成就。那些遵守梵行,不贪不作恶业,拔除一切恶根的阿罗汉,才是真正有成就者。”

好辩的比丘 剃度不一定是僧人

19~9
剃度非僧人
妄语不实修
充满欲和贪
如何为僧人
   
19~10
若完全克服
大小诸恶行
真正弃恶者
被称为僧人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哈达卡比丘。

哈达卡比丘喜欢和人争辩,而且非赢不可,若屈居下风,一定设法扳回面子。别人无意与他争辩时,他就以为别人输了而沾沾自喜。

佛陀劝诫他:“比丘!虽然你已剃除发须,也不是真正的僧人。行为检点不与人争辩,弃除骄傲恶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僧人。”

托钵的婆罗门 持戒修行者是比丘

19~11
托钵向人乞
不就是比丘
持错误信仰
不是真比丘
19~12
超越善恶行
持更高戒律
以智住此世
被称为比丘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一位婆罗门。

这位婆罗门习惯向别人化缘为生,他向佛陀说他也应该是比丘。佛陀回答他:“婆罗门!一位托钵者,不见得就是比丘,他并没有持守全部的比丘戒律。只有觉知五蕴身心无常、苦、无我的人,依佛法而实践的人,才被称为比丘。

沉默不一定是智慧 沉默并非寂静

19~13
愚痴者误解
沉默为寂静
智者如持秤
衡量而取善
19~14
舍恶净自己
被称为寂静
以智衡身心
被称为寂静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一些外道信徒。这些不是佛陀信徒的苦行者,在接受供养时,会向布施者说些赐福、平安、兴旺、长寿的祝福语。而佛陀的弟子,却只默默地接受供养,又默默地离去。当时的布施者对比丘们有所不满。佛陀知道后,就要比丘在接受供养时,也要适当地说些祝福语。从此,信徒们更乐意积极地布施。有某些其他外道就讥讽说:“我们是圣徒,保持沉默。沙门乔达摩的弟子却在接受供养时,长篇大论。”佛陀听了这些抨击后告诉弟子:“不是因为沉默就是圣人。有些人沉默是因为愚笨或缺乏信心;有些人沉默是因为吝啬或不愿别人分享更高的知识。只知保持沉默不一定就是圣者,能抑制恶语而保持沉默者才是圣者。”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