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96)           
 

论佛教的六和精神与和谐社会 ①

                悟道

近年来,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旨在通过在全社会宣扬与倡导,“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在佛教教义中也有所论述,其中有些内容还阐述得非常详细。在佛教诸多理论中,与和谐社会内容阐释最为切合的是佛教的“六和”精神。佛教的“六和”又称“六和合”或“六和敬”,也是佛门信徒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六和敬”的规约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为保持僧团的纯洁与团结而制定的。“六和敬”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身和同住”是指佛教四众弟子共同在一起修行,应当做到身业清净,大众和睦共处,相互之间不发生摩擦、打架、口角等粗暴野蛮的行为。同时,佛教四众弟子还应当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言谈举止,具足庄严僧相的风度。“身和同住”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最好阐释。不仅佛教弟子需要彼此和睦相处,世俗之人更应当彼此和合共处,才会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存在。

“口和无诤”是指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要谦和礼貌,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这条不仅是对佛教信徒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和谐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友爱,就要求我们对人要以和气柔软之语,在言语间常流露出对人的关心与爱护。与人相处多宽容别人,避免与人发生言语上的纠纷。

“意和同悦”的含义为:人在行为活动中所造的善恶之业,关健不在行为本身,而是在于内心的起心动念。当佛教四众弟子聚集在一起时,因为大众都有同一向佛之心,彼此之间应当和合无争,相互沟通彼此的见解,以共同得到佛法的教益。因此,四众弟子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当别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时,我们应当多去关心帮助别人。一个人不能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与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提倡的人与人要彼此尊重,关心爱护,相互交流与沟通思想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如果我们都能按照“意和同悦”的要求来对待别人,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

◎◎◎◎◎◎◎◎◎◎◎◎◎◎◎◎◎◎◎◎◎◎◎◎◎◎◎◎◎◎◎◎◎◎◎◎◎◎◎◎
 

  佛教的环保思想 ⑧

济群法师

三、改变生活的方式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利益,但我们应当如何追求利益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我们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是一体的。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与唯物主义的盛行是分不开的,既然人生是断灭的,至多也不过百年而已,所谓的人生目标自然不可能更长远,眼前的利益也自然高于一切。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们寻找一切可能致富的捷径,丝毫不考虑这些短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速遍及中国大地,在高峰期达到了一千多万家,万元村乃至亿元村都不再是神话。但在农民们富起来了的同时,被占用的耕地有多少?被污染的河流有多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中国200年后就将无地可耕。

如果说农村的致富是以丧失土地为代价,那么,都市的繁荣又是以什么换取的呢?为了满足我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多少资源被无谓地消耗了?仅以包装为例,每年用于包装的材料要吞嗜多少森林?要制造多少垃圾?我们将有用的资源变成无用的垃圾,仅仅是为了刺激一下人们的消费欲。我们是否想过,带动消费的同时,就是在鼓励我们浪费──浪费所剩无多的自然资源!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