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佛教与社会】(98)           
 

论佛教的六和精神与和谐社会 ③

                悟道

“利和同均”的含义为:佛教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平等思想,这种平等不仅是众生的平等,还包括财产和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和均等。佛陀住世时就要求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与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应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损公肥私的恶习。人与人的相处,只有在利益方面均等了,大众才能够彼此和睦共处,相互关心,否则,便会在僧团中引起利益之争,破坏彼此的团结。

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在全社会形成公平正义的氛围。这种公平正义就是要求公民在物质利益方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所有的公民不分种族、宗教信仰,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以使所有的公民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见和同解”中的“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佛教信徒在思想见解上,应当要和谐统一。特别是在修证的体验上,不能过分执著己见,要有真知灼见供大家分享。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人都各持己见,自以为是,那么僧团的各项制度便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僧众之间也很难团结了。

思想见解上的一致,是保持僧团思想一致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首先应当是思想见解上的一致。思想见解一致了,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共处,家庭与社会才会安定团结。

从以上对“六和敬”与和谐社会的分析比较可知,“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的。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修”就有律治的精神;和谐社会是利益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就含有财富公平分配的理念;和谐社会是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则正是追求拥有基本伦理价值观念的一致和“团体精神”。至于“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则可以看作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关系的具体表现。“六和敬”精神虽然从佛教中提出的,但其内涵远远超越了佛教色彩,成为普通民众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六和敬的要求来与人相处,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成为和谐共生的人间净土。(完)

◎◎◎◎◎◎◎◎◎◎◎◎◎◎◎◎◎◎◎◎◎◎◎◎◎◎◎◎◎◎◎◎◎◎◎◎◎◎◎◎
 

  佛教的环保思想 ⑩

济群法师

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活,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希望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人与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世纪,神学占据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上帝的信仰,使得回归神的怀抱成为人生唯一的归宿。启蒙运动之后,随着人本思想的兴起,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类在世界的地位也得到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倾向于二元对立,从上帝之子、自然之子转而成为地球的主人。人类不必臣服于上帝,更不必臣服于自然,正相反,万物不过是为我所用的消费品,自然不过是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人类在欲望的怂恿下,将征服自然当作理所当然的权利,从大自然中无尽地索取,以满足人类最大限度的需求。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生的真正享受,将人与自然的感应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佛教更进一步提出了“依正不二”的思想,所谓“依正”,即依报和正报。佛教将人类称为正报,将我们生存的世界称为依报。正报和依报是息息相关的,依报败坏了,正报则无以生存。佛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它的存在和毁灭是来自条件的成败,来自因缘的聚散,正所谓“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那么,它的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呢?佛陀告诉我们:“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一偈颂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内在联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互相影响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破坏大自然,和大自然对立,无疑会使人类自取灭亡。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