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故道白云(138)

一行禅师 著 何蕙仪 译


72、默默的反抗(续)

一天,佛陀与几位比丘谈起戌博迦建议他正式宣布提婆达多再不属于僧团一事。舍利弗尊者参详之后,说道:“世尊,我们一向以来都在众人面前赞许提婆达多尊者的才智与德行。现在如果当众宣称与他脱离关系,是否适当?”

佛陀说:“舍利弗,你过去称赞提婆达多,是否在说真话?”

“世尊,我那时当然是真的称颂他。”

“如果你现在公开斥责提婆达多的行为,是否也是说真话?”

“当然了,世尊。”

“这样便没有问题了。最重要的,就是要说真话。”

数日后的一次在家众的集会上,比丘向信众宣布提婆达多已被逐出佛陀的僧团,因而僧团再不会替他的行为负责。

在这一连串的行动中,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尊者都异常沉默。就是信众对于此事的提问,他们都三缄其口,不愿作答。察觉到这个情形,阿难陀便问他们:“师兄们,你们对提婆达多的行为,一直都没有表示意见。是否你们别有打算?”

他们微笑。目犍连尊者说道:“对,阿难陀。我们有自己的方法服务佛陀的僧众。”

外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僧团的分裂的闲言。大多数都是认为归咎于嫉妒和器量少。另一些则怀疑别有内情,以至佛陀要公开声言,与提婆达多脱离关系。不过,他们对佛陀和僧团的信心,始终没有被动摇。

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城中的人都惊闻频婆娑罗王要让位给阿阇世太子的消息。新王就位的加冕仪式已拟定在十日后的月圆日举行。对于没有直接从频婆娑罗王处获悉此消息,佛陀觉得有点关注。一向以来,频婆娑罗王作重要决定之前,都定必与佛陀商议。因此,佛陀对今次事出突然,觉得很值得怀疑。几日后戌博迦再度来访时,便证实了佛陀的疑虑是对的。佛陀与戌博迦一起在山径上行禅。他们踏着缓慢悄静的步伐,一边观察着自己的呼吸。行了一段时间,佛陀便请戌博迦与他一起坐在大石上。这时,戌博迦才告诉佛陀,阿阇世太子已经把频婆娑罗王软禁。大王被困于宫中。除了王后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与大王见面。就是大王的两位最信赖的谋士,也同样地被软禁。他们的家属还被瞒骗,以为他们在宫中有要事商议,不能回家。

戌博迦知道这么多的内情,都只是因为他日前入宫替王后治病,才得知详情。王后说,一个多月前的一晚,御前守卫发现太子悄悄入大王的寝宫,形迹可疑。搜查之下,他们发现他身藏利剑。于是,他们只好将他押见大王。大王望着儿子,说道:“阿阇世王,你为何要携利剑入我寝宫?”

“父王,我是想来杀你的。”

“但你为何要这样做?”

“我要自己为王。”

“你为什么要杀父以为王?只要你与我商量,我是一定会让王位给你的。”

“我不相信你会这样做。但我显然是错了,请你原谅我吧。”

大王问他:“这是谁出的主意?”

阿阇世太子起初不肯回答,但经过盘问之后,他承认是提婆达多尊者的主意。虽然当时已是深夜,大王仍召见他的两位谋士,请问他们的意见。其中一位认为图弑大王是死罪,因此应该同时处决太子和提婆达多。他还建议所有的比丘也都需处死。

大王却不同意。“我不能杀阿阇世。他是我的亲生儿子。至于比丘们,他们已经申明不会负责提婆达多的行为。佛陀实在有先见之明。他早已预料到提婆达多尊者会有此妄为,因而与他断绝关系。但我也不想处决提婆达多尊者。他是佛陀的近亲,而且曾是一位受敬重的比丘。”

另一个谋士赞叹道:“陛下,你的慈悲真是无量!您堪称佛陀的真正弟子。但你如何处置这个局面呢?”

大王说:“我明天会向百姓公布我要让位给我的儿子,阿阇世太子。他的加冕将会在十日后举行。”

“但太子意图刺杀之罪又如何处置?”

“我原谅我的儿子和提婆达多。我希望他俩会从我对他们的宽恕有所领会。”

两位谋士和太子,都对大王深深作揖。大王还吩咐守卫不要将此事外扬。翌日,提婆达多听到大王让位的消息后,便赶往城中谒见太子。后来,太子只告诉王后,提婆达多到来,是与他商议加冕仪典的安排。但王后却发觉两日后,大王与两位谋士都被软禁。戌博迦这样终结他的报告:“佛陀世尊,我日夜祷告,都只是希望太子会在加冕后释放大王和他的谋士。”

第二天,一个王使派请柬来。礼请佛陀和比丘前往参观加冕大典。全城的卫兵都已忙着张灯结采,布置街道。佛陀又知道提婆达多尊者,将会带同六百比丘前往观礼。佛陀于是召见舍利弗尊者,对他说道:“舍利弗,我不打算参加加冕大典,也不希望我僧团里的比丘参与。我们不能对这次不公平的暴行,作出任何支持的表现。”

佛陀和他比丘的缺席,在大典上明确可见。人们的心里,都生起了疑问。不久之后,大众都知道了频婆娑罗王和他的谋士遭受软禁的事实。全国的人民都开始对新王朝作出默默的反抗。虽然提婆达多尊者自称领袖,但一般人都看到他门下的比丘与佛陀的比丘有很大的分别。信众开始停止供养提婆达多的徒众。他们此举,也同时代表着对新任大王的谴责。

阿阇世王为此非常气恼。但他却不敢对佛陀或他的僧团有所行动。他知道如果他对佛陀不利,民众必然会起而反抗。再者,邻近的国家也一向对佛陀非常景仰,如果佛陀受害,他们也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憍萨罗的波斯匿王,更有可能会出动军队,以保护佛陀。阿阇世王唯有再与提婆达多从详计议。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