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41)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五章 阅读自然之心

除非正确修行,否则智慧不会生起

我们依此方式进行思维。若在教法的理论层面,没有任何特殊的知识或学问,我们便根据日常经验来思维。使用已有的知识,从日常经验衍生的知识,对心而言是自然的。事实上,无论是否研究它,我们原本就具有心的实相。心就是心,无论是否学习过它。

所以我们说,无论佛陀是否出世,法尔如是,一切事物都依自己的本质而存在。这自然的情况不会改变,也不会无端消失,它就是如此。这就是真实法或实相,若我们不了解这真实法,就无法辨识它。

除非我们能止住心,达到平静,否则心还是会和从前一样。因此,导师说:“只要持续做,持续修行。”我们可能会想:“若我不了解,如何做呢?”除非正确地修行,否则智慧不会生起。

因此,我们说:“只要持续修行。若能不间断地修行,就会开始去想自己在做什么,而认真地思考修行。”

没有事情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努力

没有事情能一蹴而就,因此开始时,无法看到修行的成果。犹如钻木取火的例子,有个人对自己说:“他们说这里有火。”于是,开始使劲地摩擦。他非常性急,不停地摩擦,却没有耐心。他想要有火,但火就是不出现,他感到气馁,便暂停下来休息。然后再开始,但进展很慢,于是他又停下来。那时热量都消退了,因持续的时间不够久。

他一再摩擦,直到筋疲力尽,便完全撒手。他不只是疲累而已,而且愈来愈灰心,最后只得完全放弃,“那里没有火。”事实上,他做得并没错,只是一直没有足够得热量来生火。火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他并未贯彻到底。

这种经验令禅修者在修行中感到气馁,因此不停地从一种修行转换到另一种。对每个人来说都相同,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立足于烦恼的基础上。当佛陀与阿罗汉身为凡夫时,就和我们一样;当我们是凡夫时,就无法正确地思考。

当渴望生起时,我们没看见。当不渴望生起时,也没看见。有时我们感到激动,有时又感到满足。当不渴望时,我们同时有满足与困惑;当渴望时,它可能又变成另外一种满足与困惑。一切就这样混杂在一起。

无须依文解义,只须思维自己的身心

佛陀教导我们思维身体。例如:顶上的头发、身上的毛发、指甲、牙齿与皮肤──这都是身体。我们就往这里观察。若看不清楚身体这些事物的实相,就无法对其他人有任何了解。我们无法看清别人,也无法看清自己。

若确实了解与看清身体的本质,那么对于别人的疑惑就会消除。因为每个人身与心的本质都相同,无须检视世上所有的身体,就知道他们和我们都一样。若具有这种了解,负担就会减轻,否则所做的一切,都会演变成更沉重的负担。

戒律也类似于此。当看戒律时,会觉得很困难,我们必须逐条遵守、研究,逐条检视自己的修行。我们可能会想:“哦,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研读所有戒条繁复的字面意义,若只是依文解义,便可能会遽下结论,而说若要完全持戒,那是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事,因为戒条实在太多了。

经典告诉我们,要以戒逐条检视自己,并全部严格持守,我们必须全部知道并彻底遵守。这种说法就如同说,要了解别人就要彻底检视每个人一样。这是非常沉重的看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只是依文解义。若只是照本宣科,便只得照此方式去做。有些老师就是如此教导——严格遵守教本所说,但这是办不到的。若知道如何守护自己的心,就等同于遵守一切戒律的规定。

事实上,这种依文解义的研究态度,对修行毫无助益,甚至对解脱道丧失信心,这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若我们有智慧,就会了解这世上的所有人其实都等同于一个人,他们和这个人是相同的,因此只需要研究与思维自己的身与心即可。若能洞见与了解自己身心的本质,就能了解所有人的身与心。如此一来,修行会变得比较轻松。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