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47-4) (总第306)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5月17日

世间上人行的是名利的道路,修的是“有”,
修行人修的是空,你肯什么都放下,
什么都空掉,你这颗心才没有自私

本次提要:

  ■ 世俗里摄受人,都离不开他的个人利益,不是为了钱财,就是为了感情,
   目的就是把你抓住,为“我”服务
  ■ 我们修法供养,以法摄受众生,完全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快快修
   行成佛
  ■ 世间上人行的是名利的道路,修的是“有”,修行人修的是空,你肯什么
   都放下,什么都空掉,你这颗心才没有自私
  ■ 尝到了“没有”的快乐的人,再也不会想要“有”的快乐了,这儿什么世
   俗上的享受也没有,偏偏都说这儿快乐
  ■ 修布施供养就是对众生修慈悲心,还能断除我们的贪心烦恼,去掉对财物
   的执著心
  ■ 菩萨的事业就是教育众生,度众生成佛,自身要做好榜样,否则众生也不
   会听你话


世俗里摄受人,都离不开他的个人利益,不是为了钱财,
就是为了感情,目的就是把你抓住,为“我”服务

世俗里的人把你摄受住,都离不开他的个人利益,不是为了钱财,就是为了感情,目的就是要把你抓住,为“我”服务:抓住以后,你也就成为“我”所有的了。比如谈朋友,抓住你,你就是我的老婆;办工厂,抓住你,你就是我的员工;亲朋来往,抓住你,你就是我的亲戚、我的朋友。这是把你度到他那儿去。

我们修法供养,以法摄受众生,
完全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快快修行成佛

可是我们修法供养,以法摄受众生,目的就两样了,我们完全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给众生的利益,没有恶劣的后果,没有私心杂念。假如有人想,“你傅老师还不是要把人抓到你那儿去吗?”这要讲清楚,不是抓到我这儿来,是抓到释迦佛那里去,让他快快修行成佛。

世间上人行的是名利的道路,修的是“有”,修行人修的是空,
你肯什么都放下,什么都空掉,你这颗心才没有自私

说到修行,世间上人也在修,也在行。世间上人的行,行的是名利的道路。即使他表面上为你着想,实际上还是为自己。总的来说,世间上修的就是“有”,有了还想有,有了十万想二十万,有了一个老婆想两个,已经买了一幢房子,还想有第二幢。而佛门里真正在学佛法、对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的修行人,修的是一个空。世间上以有为成功,修行人以空为成就。你肯什么都放下,什么都空掉,你这颗心才没有自私。

尝到了“没有”的快乐的人,再也不会想要“有”的快乐了,
这儿什么世俗上的享受也没有,偏偏都说这儿快乐

说“放下了,我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我就没有快乐了。”哪有这回事啊?你们在这里可能已经尝到了“没有”的快乐了吧?尝到了“没有”的快乐的人,再也不会想要“有”的快乐了。比如这儿没有香烟、没有酒、没有鸡腿、没有牛肉汤、没有电视、没有沙发,什么世俗上的享受也没有,偏偏都说这儿快乐。

世间上的人不肯放下,因为众生有个根深蒂固的习气:一看到“有”就抓,抓了就不肯放,结果苦得不得了。比如一看到麻将牌就抓,不管输还是赢,就是不肯放,一直到输光,最后跳河自杀,还写了个条子给儿子:“别忘了在我坟前,烧一副麻将牌。”做鬼还要搓麻将。修行人这种习气再不转过来,那跟世间上人有什么差别?

修布施供养就是对众生修慈悲心,
还能断除我们的贪心烦恼,去掉对财物的执著心

修布施供养意义很大,福报也很大。我们修布施供养就是对众生修慈悲心,慢慢我们的慈悲心就圆满了。布施供养还能断除我们的贪心烦恼。众生的贪吝心非常厉害,到处想占点便宜,而且执著得很厉害。你能够布施供养,就是在去掉你对财物的执著心。身外之物仅仅是“我所”,“我所”都不肯舍掉,你要去掉“我”,那就更难了。

菩萨的事业就是教育众生,度众生成佛,
自身要做好榜样,否则众生也不会听你话

自己修布施,还要教育众生行布施,那才叫菩萨道。菩萨只有一个事业,就是教育众生,度众生成佛。你不度众生,光是自己做好事,这不能叫菩萨事业。从前有句话,“好事人人做”,大家都肯做好事,整个社会风气就好起来了。

当然在教育众生时,自己要做好榜样,身教、言教都要做,那么你教育众生就有力量。

自己不做榜样,光是叫众生做好事,众生也不会听你话。乃至会有更不好的结果,众生受了你的影响,他今后也变成自己不做好事,尽指挥别人做好事。这样别人对他尊重不起来,也不听他的,他也很难干出大事来。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