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21)           


世界名人谈佛教
 (21)

幸运的佛教徒

多幸运啊!那些谦恭的佛的弟子们!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继承任何启示书上的所谓一贯正确的谬论。——阿难陀·卡萨里亚亚那

Fortunate Buddhist

How fortunate are the humble followers of the Buddha who have not inherited the fallacy of infallibility of any revealed book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Ven.Prof.Ananda Kaushalyayana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

  二、佛教僧团的形成和发展 ②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佛陀就带领着他初建的僧团到了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在城西不远的伽耶山中,住着“事火”婆罗门的三位高士,就是著名的三迦叶兄弟。“事火”即祭火献供,将众多的食物及财物投之以火,是婆罗门的主要祭祀,佛陀是不赞成的。释迦牟尼决定拜访他们。据《太子诸应本起经》说,佛陀向大迦叶波优楼频罗迦叶借宿一夜,而大迦叶波将佛陀安排进一个大毒龙的火窟内,以考验佛陀的道行。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佛教初传入中国之年代

佛教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说

此说散见于世典之后汉记(晋袁宏撰),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及佛典之历代三宝纪(隋费长房撰),佛祖通载(元念常撰),等书。兹录佛祖统纪(宋志磐撰)之文如左:

七年,帝梦金人丈六,项佩日光,飞行殿庭。旦问群臣,莫能对。太史传毅进曰:‘臣闻周昭之时,西方有圣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郞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十八人使西域访求佛道。(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佛教道德观(21)
释隆莲

菩萨如是依戒修行,集积福慧资粮圆满,最后入金刚喻定,断尽极微细的金刚习气、然后入于无住涅槃,成大菩提果。

佛教道德观,彻始彻终,着重在内心思想上加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各人自己转化自己内心世界的阴暗面,使成光明藏,转烦恼成菩提。故五明之中,特重内明,称为内学,亦称心学。此是佛学专业,舍此便无佛教特点可言。世间罪恶渊薮,皆由我法二执,佛教断惑证真之道,实为擒贼擒王。为了社会稳定,国家昌盛,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佛教徒应学修如来圣慧所证的道德观。(摘自《法音》1991年第四期)

如来十种名号

所谓如来十种名号分别是1.如来、2.应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间解、7.无上士、8.调御丈夫、9.天人师、10.佛、11.世尊等十一个,在这十一个中除去第一号“如来”,就是如来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一说。另一种说法是将最末两号:佛与世尊合称为一号,这样也是如来十号。第一种说法是原始经典等书所说的十号。以下依次解释上述的十一名号。(摘自《佛教手册》宽忍编著)

民主、平等、和不讲权威

《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佛将入涅槃)阿难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惧,忧结荒迷,不识方面,气息未绝,犹少醒悟。默思:如来未即灭度,世眼未灭,大法未损——何故今者不有教令于众弟子乎?”佛告阿难:“众僧于我有所须耶?若有自言:‘我持众僧,我摄众僧’斯人于众应有教命。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岂当于众有教令乎?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

悟道的人如沤灭归海、华灭于空,贪爱我慢永尽无余。世尊一生不以“领袖”自居,惟以“身教”、“言教”导引众生;乃至临将涅槃,犹自谦若是。今世高唱“民主”、高唱“平等”;实则民主平等的真义,唯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窥到全豹。如果尊世尊是民主、平等的鼻祖,并非过誉!(摘自《法海点滴》惟明法师编)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