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69)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的主要特色

事实上,佛陀没有对那些困扰人类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在这些矛盾的问题上保持了富有个性的沉默。因为这些都与他崇高的使命风牛马不相及,对个人的解脱无关紧要。

有一次,蔓童子比丘来到佛前,急不可待地要求佛陀当场解决一些玄学上面的问题,并以还俗相威胁。

“老师,”他说,“世界常非常,有限无限,生命之流与色身是一或二,如来圆寂后有或非有,如来圆寂后非有或非非有。而世尊对这些理论只字不提,搁置一边,不加任何阐述。”

佛陀告诫他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白白地浪费在这些阻碍道德提高的无稽猜测之上。

“犹如一人被毒箭所伤,他对想把毒箭取出来的医生说:我要首先弄清伤我之人是谁,我中了什么样的箭,在没有了解这些详情之前,我将不让你把箭拔出来。在这个人弄清楚这些事之前,他早已死了。同样的,在这些问题被搞明白之前,那个人也会死掉。”

解决了这些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不能导致厌离、无欲、觉悟和涅槃。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和谐中道的消费观

对于个体而言,节俭的消费观念是与其劳动观念和勤劳观念相联系的,节俭表现为对艰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的珍惜和爱惜。《长阿含经》云:“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财富是通过“修业勿怠”的辛勤和“食知止足”的节俭而来的,既勤劳又节俭,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佛教消费观的核心内容,也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观所应汲取的合理成分。亚当·斯密就曾肯定节俭在资本积累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诚然,未有节俭以前,须先有勤劳,节俭所积蓄的物都是由勤劳得来。但是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决不能加大。
                       (摘自《法音》2009年第3期 苑芳)

◇◇◇◇◇◇◇◇◇◇◇◇◇◇◇◇◇◇◇◇◇◇◇◇◇◇◇◇◇◇◇◇◇◇◇◇◇◇◇◇◇◇
正法的六种特点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1. 法乃世尊所善说

2. 是自见的

3. 无时的

4. 来见的

5. 导向“涅槃”的

6. 智者们可各自证知的

世尊正法、律中的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

1.犹如大海逐渐向下,逐渐倾斜,逐渐深入,而不会忽然陡峭。正是如此,于此法、律中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

2.犹如大海之定法是不会超越海岸。正是如此,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戒条),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虞也不违越。

3.犹如大海不与死尸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迅速运其至岸边、冲上陆地。正是如此,若有人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却自称沙门,非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僧团不与他共住,迅速集会而举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团中间,其时他也已远离僧团,而僧团也[已远离]他。(取自《伍波萨他经》)

◎◎◎◎◎◎◎◎◎◎◎◎◎◎◎◎◎◎◎◎◎◎◎◎◎◎◎◎◎◎◎◎◎◎◎◎◎◎◎◎◎◎

南隋代之佛教  ⑤

5 添品法华经

初,竺法护、鸠摩罗什、两种法华译本,文皆有阙;至开皇二十年,北天竺阇那崛多,南天竺达摩笈多,于大兴善寺,译编法华为八卷,称添品妙法莲华经,兹经乃全。然今惟什本流通。

6 炀帝之皈依佛教

炀帝皈依佛教尤笃;尝迎请智觊,设千僧会,自受菩萨戒。又尝请僧七日行道,度僧一千人;亲制疏文,自称菩萨戒弟子。并造寺造像甚夥【音huǒ,意为[书面语]多—编者注】。尝置四道场,即杨州之慧日寺,长安之清禅寺、日严寺、香台寺。又尝傍龙山作弥陀坐像,高百三十尺。(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