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律海十门】

明智觉观存念门第十(16-5) (总第116)

───────────────────────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1999.12.5)

 

平凡的人完成不平凡的事业,那才稀奇

提要:
 ·听宣传要上当,只有根据法,才不会上当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就应对三宝起欢喜心,执著于名利、烦恼,
  欢喜心就起不来了
 ·道场的规章制度都是戒的活学活用
 ·有世俗气的学生都不收,那岂不是一个学生都没有?
 ·把每个学生身上的世俗气洗干净,这就是培训的内容
 ·平凡的人完成不平凡的事业,那才稀奇


听宣传要上当,只有根据法,才不会上当

如果讲法的人一个在宣扬自己功德,一个在隐藏自己功德,你对宣扬功德的人崇拜,你对隐藏功德的人看不起、不欢喜,你到底是对还是错?你只有根据法,你才不会上当,你根据人就要上当。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就应对三宝起欢喜心,
执著于名利、烦恼,欢喜心就起不来了

讲到这儿,有人还想了解了解:傅老师这个培训到底根据什么原则、根据什么方式、根据什么内容?很简单,你是皈依三宝的人,就应该对三宝恭敬,深信无疑,我讲的是能海上师的法,这是法宝,能海上师是僧宝,我们的宗派是大般若宗,大般若为佛母嘛,佛从哪里出生?从大般若出生。作为一个皈依三宝的弟子,哪有对三宝不起欢喜心的?你执着于名利、执着于功德、执着于烦恼,是这些使你起了障碍。

道场的规章制度都是戒的活学活用

还要以戒为师,不管你受没受过五戒,全都以戒为师。那么管理的根据是什么?根据学员守则,学员守则就是根据戒来订的,也不过更现实、更具体、更结合生活罢了,学员守则就是戒的活学活用。我听你们同学告诉我,演信师就说过:傅老师订的学员守则全是佛门的戒律。因为她到五台山学过戒,你们不懂,但她懂的,连我讲的话也全是符合戒律。

有世俗气的学生都不收,
那岂不是一个学生都没有?

还有呢,“不准把世俗气带到文教部来。”那么说“傅老师,你既然是这个原则,凡是来的人,你首先要看看他有没有带来世俗气,带来的就不收。”那么我一个学生也没了,来的人都是从世俗上来的,当然会带来世俗习气的。这种想法到底是不是科学、辩证的?到底是不是度众生的想法?

有的人就这么说过的,当然是极个别人,我是没听到,说话的人从来不敢在我面前说的,只是在我背后说,他怎么说?“文教部这些学生世俗气很重,都有世俗气的。”那么你要我收一个没有世俗气的学生,那岂不等于叫我等了一百年也等不到一个?一个学生来报到了,“你从哪里来?”“我从家里来。”“没好样子,家是世俗气最重的地方。”再观察观察,一看,世俗气,不收。那岂不是我一个学生都没有?

说“傅老师,假如有一个呢?你应该收啊。”你从哪里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那么我收了一个神经病、夸大狂,你当我的老师吧,别当我的学生了。

把每个学生身上的世俗气洗干净,
这就是培训的内容

所以我们培训的原则、内容是什么?把进来学生的世俗气每天洗、洗、洗,把他洗干净,是做这个工作的呀。当然我们的学生有世俗气,但是总比过去好得多了,至少从前抽烟的现在不抽了,从前喝酒的现在不喝了,从前打牌的现在不打了。那么细的东西呢?细的东西多得很呢,一下子扫不干净的,逐步逐步来,培训么就是培训这个。

平凡的人完成不平凡的事业,那才稀奇

还有其它的种种内容,这三十五条都是我们培训的内容。现在讲到这一条,那么凡是文教部的同学都要隐藏自己功德,也要隐藏同学们的功德,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修行人,做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一个不平凡的人完成了不平凡的事业,这个不稀奇的噢,因为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譬如说吧,一个打电脑非常灵活的高手,打起电脑来比别人快,他能够完成一个更快速度的打电脑,有什么稀奇?你本来就是高手。哪个才稀奇?一个平凡的人能够完成不平凡的事业,那才稀奇。

你们来的都是平凡的人,如果有一个学生说:“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只好朝你拱拱手:你另请高明吧。为什么?我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叫我一个平凡的人来培训你一个不平凡的人,我怎么培训啊?你另请高明吧,你去找戴高帽子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明知觉观存念门第十

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
  见否?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
  发动否?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
  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
  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
  觉否?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
十一、成为不识父者否?
十二、成为不识母者否?
十三、成为不识沙门者否?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
十七、于法成为不恭敬否?
十八、于僧伽成为不恭敬否?
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
   不恭敬否?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
    否?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结
    党厚密、与大臣等为友,
    能作远离之成就否?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
    否?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
    否?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
二十七、成为完全抛弃正法者否?
二十八、成为完全抛弃惭愧者否?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
    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
    否?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
   气现行否?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
    教,有不依教住否?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
    悬远之见者否?
三十三、成为颠狂作事,而且积累
    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
    道、邪倒堕落、地狱有
    情,是我受生处否?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
    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
    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
    白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