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谈三宝功德(25-3) (总第162)

─────────────────────
◎ 傅味琴讲于2006年6月15日

进了佛门仍保留世俗习气,
就把佛门变成了流转生死的场所

本次提要:

  “愚人节”不过愚一天,学愚的人却要愚一辈子
  进了佛门仍保留世俗习气,就把佛门变成了流转生死的场所
  苦恼说了几十年却不去改变,好比生了病只诉苦,却不看医生,这也是一种
  病态
  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要想离开生死苦海,不脱离娑婆习气能行吗?
  在抓片面上得到了一点成绩也许会更糟糕,因为他片面的知见更深了

 
“愚人节”不过愚一天,学愚的人却要愚一辈子

今天佛法如此的衰落,修行成就如此的渺茫,有的人还自得其乐。为什么会这么麻痹?因为有的人在主张学愚,愚人的快乐跟迷信人的快乐是一样的。外国有个愚人节,那仅仅是闹着玩,也不过一天。如今的人学愚,不是一天,而是一辈子,他们学愚也不是为了开玩笑,他们就是要做一个愚人,据说是因为有人说:“学愚的人容易往生。”为什么求往生啊?说:“因为末法时期不可能成就的,修行没有希望了,所以我就求往生。”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矛盾、有漏洞。往生的力量也得靠修行修出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假如在往生的力量上能够成就,难道在别的修行方法上就不能成就了?可见这本身就是愚人的话。愚人是不会去思考这里边的矛盾、漏洞的。

进了佛门仍保留世俗习气,
就把佛门变成了流转生死的场所

众生受了邪说的影响,又会产生种种的修行障碍。这些障碍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受了环境的影响造成的。人不可能离开环境,所以环境影响是个重要条件。在世俗的环境里,你受的是世俗环境的影响,进了佛门,应该是离开了世俗,可是今天佛门里有几个人离开了世俗啊?他们是带着世俗气进佛门的,在佛门里仍然保留了世俗习气,并不想改变。如果大家都这样,这个佛门就变成了充满世俗习气的佛门,变成了流转生死的场所,这怎么会不产生障碍呢?如果这样不会产生障碍的话,你也用不着进佛门了,你留在世俗里也好修了。

现在出了一个邪见,叫“在家修得好”。这句话把佛宝、法宝、僧宝的功德全推翻了,那么谁还想抛弃世俗上的一切?有的人也受了影响,进了佛门仍保留在家的一切,真像是把世俗的家搬进了佛门。如果出了家还这样,能海上师说:这不叫出家,这叫搬家。

障碍还包括佛门里边一向充满着混淆的迷雾,在这样迷雾的笼罩下,会把人看成树,也会把树看成人。再加上自身的烦恼、前世的习气,一世一世等流下来,使得我们修行困难重重。

苦恼说了几十年却不去改变,好比生了病只诉苦,
却不看医生,这也是一种病态

所以我们总是有个苦恼,“我修行没修好”,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我是苦恼人。这些人苦恼讲了几十年,仍然没有丢掉苦恼。既然你感觉到修行没修好、苦恼,那你为什么不研究研究,想办法改进改进呢?病人感到痛苦,总要吃药吧。又很痛苦,又不想看医生吃药,看见人就诉苦,这本身就是病态,这是生理病再加心理病。

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要想离开生死苦海,
不脱离娑婆习气能行吗?

为什么会这样?从心理上研究,因为大家都会同情病人,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安慰,输送种种温暖,他在这里边得到一点享受觉得蛮好嘛,乃至于会想:我病好了,就请不到病假了,最好能请到长病假,游山玩水,工资照拿,而且到处都会得到人家的同情怜悯,这多好啊。从前有个戏,叫《病美人》,以生病的苍白为美,(众笑)这种心态就叫“娑婆”。娑婆意思就是堪忍。释迦佛很奇怪,这个世界这么苦,可是众生没有决心跳出来!娑婆众生想成就,想离开生死苦海,不脱离娑婆习气能行吗?以这样的心态进佛门,伟大的佛教就成了他的精神安慰,结果是一场空,什么也没有。

在抓片面上得到了一点成绩也许会更糟糕,
因为他片面的知见更深了

那天跟大家说,这些障碍我初步归纳了一下有三点。讲这三点,是为了我们学教理能修得起来,能得到修证。要修得起来就要排除干扰、纠正错误。

哪三点呢?一是要学圆满的法,不能抓片面,更不能抓点点滴滴。如果你在搞片面抓点点滴滴上得到了一点成绩,从另一面讲,你会更糟糕。外道就是如此,外道在片面上得到了利益,他外道知见会更深。所以要度外道是很难的,因为他心里想:难道我这条路子错了?如果错了,我为什么会得到好处啊?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