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谈三宝功德(9-2) (总第54)

─────────────────────
◎ 傅味琴  2006年5月14日 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
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本次提要:

  人都在寻找别人,为什么不寻找自己,去掉迷就是觉,要觉悟首先要
  认识自己
  只强调外界环境,不消除内心烦恼;只说别人是冤家,不说自己给别人
  添了麻烦,这样的修行人,怎么会证果呢
  只说别人错,不说自己有什么不是,就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
  僧团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
  外魔可怕,内魔更可怕;瞋恨他人可怕,瞋恨自己更可怕
  愚者的好心与智者的好心就不一样,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人都在寻找别人,为什么不寻找自己,
去掉迷就是觉,要觉悟首先要认识自己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的跑进树林里了,不多久一个男的追上来,问佛陀,“你刚才看见一个女的吗?”佛陀就问他:“你怎么去寻找别人,不去寻找你自己呢?”这个人听佛这么一说,愣住了,后来就觉悟过来了。凡夫众生从来不寻找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你不寻找自己,不认识自己,你这个觉悟到底在谁身上?要觉悟,首先要认识自己。去掉迷就是觉,首先你要认识自己迷的种种内在的性,外在的相。

只强调外界环境,不消除内心烦恼;只说别人是冤家,
不说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这样的修行人,怎么会证果呢

修行人遇到麻烦了,假如只是强调外面环境的错,就算你讲的有理由,可是怎么从来也不提到自己的烦恼?只讲这个人是我冤家,不讲我也给他制造了障碍;同学之间闹矛盾,总是说别人怎么样,意思就是说我受了多少欺负,受了多少委屈,也从来不说:我给了人家多少委屈,我给了人家多少欺负。像这样的修行,怎么会证果呢?

只说别人错,不说自己有什么不是,就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
僧团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

好比买了面镜子,老是去照别人,从不照自己,你这个脸怎么洗得干净呢?看问题总是只看别人错,不看自己错,只说别人不好,不说自己有什么缺点,这就形成了同学间的对立,把别人推到对立面去了,那这个团体,怎么合得起来呢?僧团合不起来,这个僧团就不清净。所以僧团的不清净,是僧团里的人不清净造成的,僧是以清净为体,你不清净,连僧的体都没有。

外魔可怕,内魔更可怕;
瞋恨他人可怕,瞋恨自己更可怕

外魔扰乱固然可怕,内魔的扰乱更可怕,就好比说,动瞋恨心伤害人要下地狱,可是对自己动瞋恨心,这人更可怕。所以自杀的人必定要下地狱,因为这个瞋恨心更厉害。

愚者的好心与智者的好心就不一样,
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世间上常说:“你别恨别人,”劝人家不要动瞋恨心,这是对的,“还是恨恨你自己吧”,这就不对了,所以世间上的学问跟佛法所讲的不一样。我们初步讲,有的地方相同,有的地方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地方,你再提高一步看,又不同了。佛都是方便说法,佛把世间上的一切全都否定掉了,世间上的人听得进去吗?众生都喜欢听好话,佛先认可世间上的善法,让世间人高兴高兴。再提高一步讲:你是好心,不过你这个好里也有问题。好比一个愚痴的好人跟一个有智慧的好人就不同,就看你的觉悟和智慧到了哪个水平。你智慧不够,觉悟不过来,就叫痴。

贪心明显,瞋心猛烈,愚痴心很隐蔽,
痴者执著深,烦恼更难断

我们讲的内魔,就是自心的烦恼,归纳起来无非是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慢,就是傲慢,疑,就是疑惑。贪心很明显,瞋恨心很猛烈,愚痴心很隐蔽。由于贪心和瞋心的关系,颠颠倒倒,醒不过来就叫痴,所以痴里就包含了贪瞋。反过来说,贪里边也有痴,瞋里边也有痴,所以常说贪心跟瞋心合起来就是痴。痴心一出现,这个人的烦恼更牢更深。痴就表现在执著上,凡是执著的人,烦恼都很难断,因为他执著烦恼,贪了,他还执著贪,瞋了,他还执著瞋。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