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129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129)

还有一种效果。就是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你自己没有得到力量,人家不信你,不听你的话。你说出的话,人家不尽信,也不恭敬你,也不信你的话。你本来是想弘扬佛法、帮助别人,人家不信你,你有什么办法?因缘也不成熟啊!不用说我们一般人,如果因缘不成熟,大德也如是。

讲法还得有法缘,你说话要人家信仰,你得自己有点功德。什么功德呢?就是念三宝。如果你能念念三宝了,建立吹不倒的法幢,那个时候,你再救济他的困苦,你有力量了,人家求你什么,你一帮助,他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果你没力量,你也诚心诚意地帮助他,给他念经回向;当然他得到的不大,为什么?因为你力量不够,你必须得修。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参学琐谈 (129)

性悟师出生在山东即墨县,俗姓王名从善(他在军中即用此姓名),幼年便死去了亲爱的爸妈,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孤儿!

抗战期间,随乡亲辈流亡到山西五台县。为了生活,曾做过沿门托的乞儿,曾当过少见天日的矿工,也曾在大风雪中日行数十里,替旅客们挑行李做脚夫。后来不知以何种因缘到了五台山,蒙广济茅篷某长老的慈愍,为之剃度出家。受具足戒后,负起钵、瓶、三衣,辞师辗转南下,经冀、豫、鲁、皖、苏诸省,跋涉数月,备尝艰辛,始抵灵岩,灵岩山是一个专为成就真修行人而设的道场,对于这么一位不辞劳苦,由数千里外来的青年头陀,当然是欢迎之至的了!于是,他先讨单进堂念了一年佛,后又请求到钟楼敲幽冥钟兼拜法华。在拜经期间,他得过像似“灵山胜会,俨然未散”的境界,也有过灯灭而后复明的感应;因此,他的道心日益坚固,智慧也日益开朗!他本是一个一天书也没有读过的苦恼子,但由于肯学肯问,他居然能够了解许多部大乘经典的义理,尤其对法华一经,心得特多。

后来,因时局关系,他先我而离灵岩,由苏州而杭州,参礼灵隐、云栖、净慈诸名刹;复由杭州而天台,由天台而宁波,由宁波而普陀,及至我们邂逅于法雨寺之海会桥畔时,他已是一个颇有涵养的老参了!但他对区区如我,仍“您老!您老”地执礼甚恭。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谦虚而可爱的青年僧侣啊!

在普陀山住莲池庵期间,他经常同我去百子堂寿冶和尚的关房问道,也常同我去双泉庵尘空法师的关房请示,每有领悟,即欢喜若狂地唱道:

“长智慧哟,断无明哟,闻法之乐,乐无穷哟!”

现在突然传来他死去的噩耗,尽管他是无疾坐化的,毕竟未得其所。想起他以往的种种情形,我如何能不热泪直流?又如何能不感慨万千呢?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前后,我曾亲到光复公墓,去找性悟师的坟墓,想默然凭吊一番,可是,我找来找去找了半日,也没有找到。后来我与在光复糖厂工作的圣明(现在新店竹林精舍)师弟谈及,他说:“我已找了几次了,凡是有石碑木牌的坟墓,都没有发现他的姓名,而那些没有石碑木牌的坟墓,谁知道哪一座是他?”

就这样,一抔黄土,三寸白木便掩埋了性悟的一切!不,应该说他的一切,仍深深藏在我的脑海之中!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